2025年,泰国政坛正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攻防战”。
39岁的总理佩通坦·钦那瓦遭遇政治生涯最大危机——反对党领袖巴逸或发起不信任动议,矛头直指她一人。
若议会投票通过,这位泰国史上最年轻总理将被迫下台,保守势力可能重新掌权。
佩通坦能否顶住攻势?流亡归来的他信会否为女儿披挂上阵?
这场较量不仅关乎个人命运,更可能改写泰国未来十年的政治版图。
巴逸的“精准狙击”:为何非要扳倒佩通坦?
2025年3月,泰国议会或启动对总理佩通坦的不信任投票程序。
与以往针对整个内阁的动议不同,这次反对派直接将火力集中在佩通坦个人身上。
主导这场“斩首行动”的,正是前军政府核心人物巴逸。
巴逸何许人? 这位政坛老将曾与巴育联手发动军事政变,于2014年推翻民选政府,并主导泰国政局近十年。
2023年大选中,他信家族卷土重来,佩通坦凭借家族光环和年轻形象当选总理,终结了军方势力对权力的垄断。
如今巴逸卷土重来,目标明确:夺回失去的政治主导权。
佩通坦的弱势恰恰是巴逸的突破口。
她2024年8月18日才就任总理,此前仅有3年党务经验,既无部长履历,也未经过重大政治危机考验。
相比之下,巴逸深耕军方和保守派网络数十年,深谙权力游戏规则。
而巴逸的战术堪称“精准打击”:通过两份争议民调制造舆论压力。
第一份民调宣称“超六成民众不满佩通坦”,但样本量仅1300人,被质疑缺乏代表性;第二份则直接对比佩通坦与反对派领袖的支持率,用“一踩一捧”强化其“执政无能”的印象。
这种“软刀子”配合议会硬攻势,显然是要彻底瓦解佩通坦的政治威信。
他信家族的“生死局”:流亡教父会否再度出山?
但从根本来看,佩通坦的危机,本质上是整个他信家族的存亡之战。
作为泰国最具争议的政治家族,钦那瓦家族已有三人登上总理宝座:他信(2001-2006)、英拉(2011-2014)、佩通坦(2024至今)。
但每一次上位都伴随军方反扑,形成“民选上台—政变下台”的死循环。
尽管佩通坦公开宣称“独立执政”,但政界普遍认为其父他信仍是实际操盘手。
这位76岁的家族掌门人曾两度担任总理,因政变流亡海外,2023年8月回国后虽被判刑,却获王室特赦提前出狱。
如今女儿遭遇危机,曼谷街头已出现“他信复出”的涂鸦,保守派媒体更警告“泰国将重回他信独裁时代”。
而泰国军方与王室始终对他信家族保持警惕。
2014年政变后,军政府专门修订宪法,增设军方指派的上议院议员,目的就是防止他信势力再度掌权。
此次巴逸发起动议,40名上议员已公开表态支持,这几乎明示了军方立场:宁可让政坛动荡,也要阻止钦那瓦家族坐大。
佩通坦若倒台,他信只有两条路:要么推出新代理人(如妹夫颂猜),要么亲自参选。
但前者缺乏号召力,后者则可能触发军方更激烈反弹。
这场危机暴露出他信模式的致命伤——依赖家族光环却无稳固制度保障,一旦遭遇强力阻击,整个政治大厦可能瞬间崩塌。
泰国的十字路口:重回军政府还是走向新民主?
2025年3月的这场政治地震,本质是泰国民主化进程与保守势力的终极对决。
自1932年实行君主立宪制以来,泰国不断发生军事政变,被称为“政变博物馆”。
佩通坦的崛起曾被视作民主突破,但如今看来,军方从未真正放权。
军方的“复活计划” 巴逸的盟友巴育至今仍担任枢密院成员,这个由王室任命的神秘机构拥有罢免总理的权力。
宪法法院更是保守派大本营——2024年8月,正是该法院以“违宪”为由罢免前任总理赛塔,才为佩通坦上台铺路。
如今同一把“司法利剑”可能砍向她本人,凸显泰国民主的脆弱性。
佩通坦原本被寄予厚望,她通过社交媒体吸引数百万年轻粉丝,将为泰党的支持率从农村扩大到城市。
2024年大选中,曼谷20-35岁选民有43%投票给为泰党,远超其他政党。
但年轻群体的支持如同一把双刃剑:他们渴望变革,却缺乏耐心。
当佩通坦因打击电诈、旅游复苏等政策见效缓慢遭质疑时,部分支持者已开始动摇。
这场危机将测试泰国社会的真正选择:是接受军方“稳定压倒一切”的逻辑,还是继续支持民选政府的改革尝试?
东南亚第四大经济体的命运,正系于议会那一张张投票纸。
曼谷的夜色中,总理府灯火通明。
佩通坦的幕僚们仍在紧急推演投票局势,而反对党总部已挂出“国家需要真正领导者”的横幅。
当不信任动议进入倒计时,一个问题悬在所有人头顶:如果39岁的女总理倒下,谁能接住泰国的未来?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待于时间和现实给出。
看到这里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