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9日,美国联合韩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等11国在华盛顿成立“多边制裁监测组”运营委员会,并召开首次会议,旨在绕过联合国框架强化对朝制裁。这一动作迅速引发朝鲜强烈反弹,朝方不仅谴责该组织“非法”,更警告将采取“战略手段”反制。
这场围绕朝鲜问题的博弈,不仅折射出美俄关系转向后的微妙影响,也揭示了朝鲜在多重压力下的外交抉择。
美国“双重施压”与朝鲜的“战略反制”
美国近期的对朝策略呈现经济与军事双重施压的态势。
军事层面,美韩于2025年2月在朝鲜半岛南部边境举行联合实弹演习,并派遣核潜艇进驻韩国釜山基地,同时计划于3月启动“自由之盾”大规模军演,进一步升级对朝威慑。
经济层面,美国主导的“多边制裁监测组”试图通过追踪违反对朝制裁案例,切断朝鲜与国际市场的联系。
然而,此举因缺乏联合国授权而备受争议,被朝方斥为“拉帮结派的非法工具”。
朝鲜国防省新闻室长在2月21日的谈话中直指美国“双标逻辑”,批评其一面强化核武库,一面指责朝鲜自卫能力“不正当”。朝方更明确表示将以“战略手段”应对威胁,这一表述在朝鲜语境中通常指向核威慑或导弹试射等军事反制措施。朝鲜的底气既源于其近年来核导技术的突破,又体现于近年导弹试射频率显著增加,从而一定程度上震慑了美方的行动。
俄罗斯的“沉默”与战略权衡
作为朝鲜的“全面战略伙伴”,俄罗斯在此轮博弈中的态度耐人寻味。
尽管俄朝于2024年11月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承诺在安全与经贸领域深化合作,但面对美国的新一轮施压,俄方既未公开声援朝鲜,也未批评美方行动。这种沉默背后可能存在多重考量。
其一,俄罗斯当前战略重心仍在俄乌冲突,无暇顾及朝鲜问题;
其二,美俄关系近期出现缓和迹象,双方在能源合作、乌克兰停火等问题上试探性接触,俄方不愿因朝鲜议题破坏这一进程。
不过,俄罗斯的“低调”并不意味对朝支持减弱。
2024年4月,俄方在联合国安理会否决延长“朝鲜制裁委员会专家小组”任期,直接导致该机制解散,迫使美国转向“多边制裁监测组”这一缺乏国际法依据的替代方案。此外,俄朝贸易额在西方制裁背景下逆势增长,俄罗斯能源出口成为朝鲜经济的重要支撑。
这种“实质性支持”为朝鲜提供了对抗外部压力的关键筹码。
中朝关系强化与半岛局势的未来
在俄罗斯态度模糊化之际,朝鲜迅速转向中国寻求战略依托。
2025年2月18日,朝鲜副外相朴明浩主动会晤中国驻朝大使,强调“遵循两党领导人意志,深化中朝传统友好关系”。
中方回应称将“坚定不移发展中朝合作”,并呼吁通过对话维护半岛稳定。
此举被解读为朝鲜在美俄关系变动下的“外交自救”,旨在通过经济与安全绑定巩固对华关系。
然而,半岛局势的复杂性远超双边关系调整。
美国试图将朝核问题与台海、南海议题联动,在2025年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联合日韩施压,迫使朝鲜进一步倒向中俄。
在会间,美国主导的“多国阵营围攻”与朝鲜的坚决反制,本质是东北亚地缘格局重塑的缩影,而朝鲜的强硬表态,则是小国在大国夹缝中维护生存的无奈选择。
这场博弈都已表明——单边施压无法解决朝核问题,唯有均衡各方利益的对话机制,方能避免半岛滑向不可控的冲突。
参考资料
北京日报网:《11国联合开会,朝鲜发声:坚决反制》,2025-02-24,
央视新闻:《韩美举行联合空中演习》,2025-02-20,
人民网:《朝鲜谴责特朗普政府军事挑衅》,2025-02-24,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俄外交部:《俄朝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正式生效》,2024-12-05,
联合国:《安理会朝鲜制裁委员会专家小组任期延长决议草案遭俄罗斯一票否决》,2024-03-11
新华网:《朝鲜副外相:强化发展朝中友好是朝方一贯立场》,2025-02-19,
央视新闻:《朝鲜谴责美国涉朝表态:将坚持核力量强化路线》,2025-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