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间的科技较量正愈演愈烈,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近期,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再次实施出口限制,这已是三年来的第三次。
美国这一次准备将大约140家中国芯片设备制造商列入出口限制名单,意图明显:阻止中方在半导体领域的进一步发展。这些公司被拉入实体名单后,美国供应商必须获得特别许可才能发货。这一举措不仅针对中国,还波及到新加坡、马来西亚、以色列、韩国等国制造的半导体设备,这无疑是把“限制”之网撒得更广。
(美限制芯片对华出口)
拜登上任以来,对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可谓是严防死守,这一策略与90年代以来,美国的对华科技政策相比有了极大的转变。分析认为,美方此举是拜登卸任前,对中方相关领域的最后绝杀之一,拜登不仅是出于当前利益考量,也不排除其意图为未来可能上台的特朗普铺路,加大对中方的压力,以彰显美国在科技领域的“领导地位”。
(特朗普)
事实上,中美两国在科技领域的较量不仅仅是表面的制裁和反制裁,而涉及更深层次的战略意图。美方希望通过封锁高端芯片和半导体设备,削弱中方在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发展潜力。尤其是在即将引爆下一波技术革命的人工智能领域,高带宽内存芯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美国选择对中国进行封锁,无疑是为了在新一轮科技竞赛中抢占先机。
面对这样的挑衅,中方没有选择坐以待毙,在另一方面迅速采取了反制措施。中国外交部宣布对13家美国军工企业和6名高级管理人员实施制裁,这不仅是一次反击,更是从经济上给予对方沉重打击。冻结相关企业和个人在中国的资产,禁止我国境内机构与其交易,这些动作剑指美国对台军售,传递出明确信号:一个中国原则不可侵犯。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回应此事时,明确指出美国对台军售,严重违反了一个中国原则,并用“三个严重”强调了事件的严峻性。更直白地说,中方的这一反击,就是要揭示美方打“台湾牌”的不可接受性。
实际上,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方不止一次的对美方出手,中方近期还加强了对相关敏感材料的出口管制。这种策略,不仅是捍卫自身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同时也是对美国试图围堵中国的一次有力回击。
(商务部宣布,加强镓锗锑等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管制)
从中方针对美国挑衅作出的反制之举来看,总结下来就三个字:稳准狠。对于美方的恶意和挑衅,我们的反制很精准,也很周全,丝毫就不给美方喘息的机会,另外,从实际效果上看,也是打在了美方的痛点上,打消了美方“既要和我们合作,还要对我们打压”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