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普京亲口说,国人都不知道,原来中国制造已经如此强大

2024年12月07日13:32:05 国际 1403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在过去,中国制造往往难以摆脱被贴上“廉价”以及“低质”这类负面标签的命运。

在一些高端产品和核心技术的范畴,中国制造所占的份额相当有限,在相关领域中明显缺乏话语权。

如果不是普京亲口说,国人都不知道,原来中国制造已经如此强大 - 天天要闻

而据俄罗斯《卫星社》网站12月4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于“俄罗斯在呼唤”投资论坛讲话期间“盛赞”中国。

他称,现今中国制造商在汽车制造这一关键领域已斩获“辉煌成就”,他特此示祝贺。

其实普京总统也并非第一次夸赞中国,所以当不少网友再听到普京的“盛赞”时,难免会有些心存质疑,这次究竟是夸奖,还是想扼制我们的发展,不断对我们进行“捧杀”?

现在的“中国制造”,到底配不配得上普京口中的“辉煌盛世”?

如果不是普京亲口说,国人都不知道,原来中国制造已经如此强大 - 天天要闻

曾经的“中国制造”

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新中国成立后,制造业才逐步开始发展,初期工业基础薄弱,技术和设备相对落后,生产工艺不够成熟,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如果不是普京亲口说,国人都不知道,原来中国制造已经如此强大 - 天天要闻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制造业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依赖进口,由于对国外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不足,无法掌握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难以生产出高质量、高性能的产品。

也因此,不少国家对于中国制造的产品视为“低质”“廉价”的商品。

如果不是普京亲口说,国人都不知道,原来中国制造已经如此强大 - 天天要闻

就说汽车领域,早期国产车发动机技术落后,动力输出不足且不稳定,油耗较高。像早期的国产轿车,发动机动力很难满足高速行驶或满载爬坡等需求,并且在使用几年后,发动机容易出现动力衰退、抖动、异响等故障。

即便是工艺水平,也不尽如人意。

车身的焊接、涂装等工艺水平有限,车身强度不足,容易出现锈蚀现象。一些国产车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车身底部、车门边缘等部位容易生锈腐蚀,影响车辆的使用寿命。

如果不是普京亲口说,国人都不知道,原来中国制造已经如此强大 - 天天要闻

由于早期装配环节的质量控制不严格,工人的装配技术和经验不足,导致车内异响问题频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车内常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嘎吱声、嗡嗡声等异响,严重影响驾乘体验。

与其将其称作汽车,不少外国网友更愿意将它视为“老头乐”,根本就看不上!

不过时至今日,普京之所以会在论坛上“盛赞”中国制造汽车,也有一定的依据。

很“能打”的中国汽车

根据俄罗斯权威的汽车市场分析机构 Autostat 发布的详尽数据表明,在 2024 年 10 月这个时间段,中国品牌在俄罗斯乘用汽车市场的表现极为出色,在销量前十的排名中成功占据了多达七席。

如果不是普京亲口说,国人都不知道,原来中国制造已经如此强大 - 天天要闻

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的汽车领域占据了俄罗斯市场的一半还多。

在当月,俄罗斯汽车市场乘用新车的销售总量达到了 171,179 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了 52.4%,不仅在俄罗斯带动了中国的汽车销售市场,还间接带动了俄罗斯的汽车销售市场。

具体来看,俄罗斯本土品牌拉达以 26% 的显著市场份额稳稳位居第一,其销量高达 44812 辆,而在外国品牌当中,哈弗销量达到了 23801 辆,吉利的销量为 17163 辆,奇瑞的销量达到 15140 辆,长安销量为 10973 辆。

如果不是普京亲口说,国人都不知道,原来中国制造已经如此强大 - 天天要闻

不难看出,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喜欢中国汽车,也有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爱上了中国汽车,而之所以我们的汽车品牌能够受到俄罗斯市场的欢迎,产品的硬实力就是关键!

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美日韩等西方国家的汽车企业受制裁影响,纷纷主动退出俄罗斯市场,留下了巨大的市场空白,此时中国汽车得以迅速填补这一空缺,满足了俄罗斯市场对汽车的需求。

当时许多俄罗斯人并不看好中国制造的汽车,但由于国内市场可供挑选的汽车品牌稀少,所以他们不得不选择中国的汽车。

如果不是普京亲口说,国人都不知道,原来中国制造已经如此强大 - 天天要闻

可当他们看到中国品牌的汽车后,他们可谓是看花了眼,因为我们的汽车涵盖了轿车、SUV、MPV 等多种车型,能够满足俄罗斯消费者不同的使用需求和偏好,无论是城市日常通勤、家庭出行还是越野探险等,都有相应的车型可供选择。

汽车的品类多种多样,质量也非常“能打”。

近几年来,中国汽车企业开始发力,在技术研发、生产工艺等方面不断投入,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一代又一代的性能的叠加,使得中国汽车得到了俄罗斯消费者的认可。

如果不是普京亲口说,国人都不知道,原来中国制造已经如此强大 - 天天要闻

因此在“俄罗斯在呼唤”的投资论坛上,普京专门指出,中国朋友成功吸引了最有经验、最有前途的专家,包括来自全球汽车行业曾经领先国家的专家,并成功创造出比欧洲品质更好、更便宜的商品。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采取了禁止欧洲投资者与俄罗斯合作的举措,其表现“非常不像盟友”应有的作为,不过这种无理的禁令并不会给俄罗斯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损失。

相反,那些欧盟国家将因此面临严峻的困境,他们未来将难以合理的价格获得能源供应,也将失去俄罗斯的销售市场。

如果不是普京亲口说,国人都不知道,原来中国制造已经如此强大 - 天天要闻

对于我们来说,在过去,国外对于中国汽车的看法曾经普遍较为负面,他们普遍认为中国汽车严重缺乏发动机、变速器等关键部件的自主研发技术,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而且在品质和可靠性方面,还容易出现损坏、耐久性不足,这些负面评价,无疑给中国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蒙上了一层“阴霾”!

2021 年,整个世界的汽车行业由燃油车时代迈入了电动智能化时代,在这个关键时期我国率先抓住了这一难得的机遇,开始研发和攻克,于是新能源汽车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爆发。

如果不是普京亲口说,国人都不知道,原来中国制造已经如此强大 - 天天要闻

此后,我国汽车出口量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开始一路“狂飙”。

2022 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强势攀升至 310 万辆,成功超越德国,一跃成为全球汽车出口量排名第二的国家,紧接着在2023 年,中国汽车出口量更是呈现出惊人的暴涨态势,达到了 491 万辆,力压日本,当之无愧地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的第一大国!

如果不是普京亲口说,国人都不知道,原来中国制造已经如此强大 - 天天要闻

德国著名的《经济周刊》曾表示,中国汽车在欧洲市场上的身影正变得越来越多,其存在感与影响力与日俱增。

根据欧盟极具权威性的运输与环境组织(T&E)所开展的研究显示, 2024 年结束之后,欧洲市场上销售的电动汽车中,将会有令人瞩目的四分之一的份额来自中国。

而针对这一状况,德媒不得不承认现阶段的德国汽车确实“甘拜下风”!

如果不是普京亲口说,国人都不知道,原来中国制造已经如此强大 - 天天要闻

这样“能打”的中国汽车,我想普京总统对此并非“捧杀”,而是由衷的夸奖,当然这也不乏含有羡慕的成分。

“中国制造”不再贬义

不止是中国汽车,其它的“中国制造”的商品也同样如此。

根据俄罗斯央捷科斯电商公司开展的调查结果表明,曾经俄罗斯人对“中国制造”存在着一些最为普遍的偏见,认为其质量欠佳、价格低廉,甚至存在假冒名牌的情况。

如果不是普京亲口说,国人都不知道,原来中国制造已经如此强大 - 天天要闻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他们对“中国制造”的商品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在日常生活中,俄罗斯人也会主动选择来自中国的各类商品,从电子产品到家居用品,从时尚服饰到美妆护肤,涵盖了众多的领域,调查发现,已经约有 70%的俄罗斯人会专门去购买中国商品。

这一数据清晰地表明了,俄罗斯消费者对中国商品态度的“大转变”!

如果不是普京亲口说,国人都不知道,原来中国制造已经如此强大 - 天天要闻

不仅是传统的日用百货领域强大的生产与供应能力,在制造业层面,自 2010 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成功登上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的宝座至今,这一领先地位始终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撼动!

如今我们已经连续 14 年稳定保持制造业总体规模全球第一的“辉煌成就”,不过这一成绩绝非偶然,而是我国长期坚持工业发展战略、持续加大投入以及不断推动技术创新的必然结果。

2023 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规模超过 3.3 万亿元,如果将时光回溯至 2012 年,会发现如今的研发经费竟是当年的 3.2 倍之多!与此同时,我国的研发投入强度达到了 2.64%,成功超越了欧盟国家的平均水平。

如果不是普京亲口说,国人都不知道,原来中国制造已经如此强大 - 天天要闻

不得不提的是,我国还是全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罗列的 41 个工业大类、207 个工业中类以及 666 个工业小类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这样完整且全面的工业体系,为我国制造业在原材料供应、研发、生产、销售等多个关键环节,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并逐渐形成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即便是在高要求的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领域,我国所展现出的实力也极为强劲。

当前国产大型客机 C919 已经成功实现商业运营,与此同时国产支线客机 ARJ21 不仅投入使用,还积极开展了各项演示飞行。此外我国在航天领域也不断取得新成就,如载人航天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都展现了在航空航天高端制造方面的强大实力。

如果不是普京亲口说,国人都不知道,原来中国制造已经如此强大 - 天天要闻

智能制造领域,众多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有多达 421 个示范工厂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些工厂拥有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化的生产管理系统以及高效的资源配置,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而这些也在不断证明一点,中国制造早已不再是“低质”的代名词!

不过在一些领域我国仍有不足之处,像半导体芯片、高端数控机床、航空发动机,目前来看仍然依赖进口技术和设备,所以我们既不能狂妄自大,也不必妄自菲薄。

如果不是普京亲口说,国人都不知道,原来中国制造已经如此强大 - 天天要闻

虽说我国的发展态势足以令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为之震惊,但如今我们所匮乏的,无非是时间的积淀,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定会在各个领域发挥出最闪耀的光芒!


参考资料:

2024-12-05 今日芜湖 《“中国造”质量“太能打”!70%俄罗斯人专门购买中国商品,普京:我们为中国感到高兴》
2024-12-04 参考消息 《俄媒:抛弃偏见,俄罗斯人爱上中国货》
2023-12-22 新华社 《数读中国这十年:研发经费超3万亿元 创新引领显成效》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特朗普否定中美建交,是无知还是另有图谋?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否定中美建交,是无知还是另有图谋?

当地时间5月4日,一则令人咋舌的消息从特朗普口中传出。在空军一号专机上,面对记者,他再次将中国置于指责的靶心,宣称中国在全球贸易中“多年来一直占我们便宜”,甚至大放厥词,称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与中国建交是“做过的最糟糕的事情”。此言论一出,迅速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将于5月7日恢复工作 - 天天要闻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将于5月7日恢复工作

据塞尔维亚《政治报》报道,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将于5月7日恢复工作。武契奇将于5月7日上午与俄罗斯驻塞大使、英国驻塞大使举行会晤并在当晚向公众发表讲话。武契奇4月30日抵达美国佛罗里达州开启美国之行,原计划与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特使格雷内尔在内的美国多位官员会面。美国当地时间2日,武契奇因突发健康问题,临时决定...
美国商会致信白宫:赶紧减免关税 我们被小企业的求助淹没了 - 天天要闻

美国商会致信白宫:赶紧减免关税 我们被小企业的求助淹没了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当地时间4月30日,美国商会致信特朗普政府,敦促其立即实施“关税豁免机制”,以防止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并对小企业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不过,白宫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美国商会代表全美超过300万家企业和组织,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商业组织之一。该组织要求特朗普政府...
水利部:深刻汲取教训、举一反三 - 天天要闻

水利部:深刻汲取教训、举一反三

编辑丨余晖水利部网站消息,5月5日上午,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国英主持召开党组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毕节市黔西市游船倾覆事故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政府现任主要领导干部 - 天天要闻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政府现任主要领导干部

上虞区作为浙江省绍兴市重要区域,其领导班子肩负着引领地区发展、保障民生福祉等多方面的重要职责,现将上虞区现任主要领导班子成员信息介绍如下:余丹,女,汉族,1985年4月出生,浙江绍兴人,现任区长,主持区政府全面工作,兼管区财政局、区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