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就在几周前,印度与美国签署的半导体协议,引发了全球瞩目。作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印度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印度制造业增加值从2000年的746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4508.6亿美元,翻了整整6倍,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五,超越了韩国。
那么,印度经济究竟是如何实现这般跨越式发展的?美国为何如此青睐印度?这个被寄予厚望的经济体又存在哪些隐忧?
印度经济崛起之路
近几年,印度正以惊人的速度腾飞。从2014年莫迪上台执政以来,印度经济就打了鸡血一样,一路狂奔。
这九年间,印度GDP年均实际增长率达到5.3%,名义增速更是突破了10%。去年,印度以3.4万亿美元的经济体量一举超越法国和英国,跃居全球第五大经济体。这样的成绩单,着实让不少人刮目相看。
说到印度经济的腾飞秘诀,人口红利可谓是最大的法宝。现在的印度,不得不说是一座正冒着热气的人口火山。14.25亿人口中,年轻人占了大头,25岁以下的小伙子小姑娘就占了一半,35岁以下的更是占到六成。
人口中位数才28岁,这意味着印度正处在黄金发展期。这么多年轻劳动力,不仅能给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还能带来巨大的消费潜力。有预测说,到2031年,印度的消费市场规模,会从现在的2.3万亿美元猛增到5.2万亿美元。
不过,光有人口红利还不够,印度还玩了一手高明的外交牌。这些年,印度和美国的关系可谓是蜜里调油。
美国把印度当成了亚洲的新宠,不仅给了"主要防务伙伴"的头衔,还把它提升为"战略贸易授权1类"国家。这样一来,印度可以买到美国最先进的技术,这种待遇也是只有最铁的盟友才能享受到的。
在美国的力捧下,外资蜂拥而至。从2013年到2022年,印度吸引的外资从243亿美元飙升到710亿美元,涨了近三倍。不少跨国巨头都在印度大举投资,比如苹果、特斯拉、三星这些响当当的公司都在印度安营扎寨。
单是美国企业从2000年到2023年,在印度投资就超过了600亿美元,在班加罗尔、金奈这些印度大城市,美国公司的招牌随处可见。
印度自己的产业实力也不容小觑。它的制药业在全球都是响当当的,药品产量排在世界第三,疫苗产量更是占了全球的六成。在航天航空和电子技术领域,印度也是一匹黑马。
北京时间2023年8月23日,印度的月船3号成功登陆月球南极,这可是全球第一个完成这一壮举的探测器。
而印度的服务业,也可以说正在成为印度的一张王牌。现在印度的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60%,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和软件外包领域,简直就是巨无霸,占据了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60%。
眼下莫迪政府也没闲着,正在大力推进数字产业转型,计划在未来五年推出100多个数字化变革项目,还准备投入10万亿卢比支持数字科技创业。
不过,印度也清醒地认识到,要想真正成为经济强国,制造业必须要跟上。莫迪政府推出了"印度制造"计划,目标是把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从现在的10%提升到25%。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印度政府可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一方面提高进口关税,另一方面给外国企业和本土初创企业各种优惠政策。这些措施还真见效了,现在印度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手机制造国,国内智能手机市场90%以上都是本土生产的。
美国对印度打的是何等算盘?
美国对印度的青睐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这背后有着深思熟虑的战略考量,说白了就是在全球博弈中找到一个能唱对台戏的主力军。
要说印度这块料子确实不错,14亿人口的大市场,自称与美帝相媲美的“民主制度”的金字招牌。
而且印度工人的工资才423美元,这可比中国便宜多了。印度人从小就学英语,跟欧美企业打交道完全不在话下,说英语的年轻劳动力大军不尽其数,这样的组合在全球可不多见。
美国这些年也是没少给印度开绿灯。2017年就把印度捧上了"主要防务伙伴"的宝座,还破天荒地给了"战略贸易授权1类"国家的特权,这待遇在全球可是凤毛麟角。
现在美印之间有40多个政府间对话机制,从太空探索到海上安全,从通信技术到军事物流,合作领域可谓是遍地开花。
半导体领域的合作更是叫人眼前一亮,美国跟印度在加尔各答合建的半导体工厂,专攻国防设备、电信和可再生能源这些高精尖领域。这一手棋下得妙啊,既能帮印度提升科技实力,又能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可谓是一箭双雕。
美国这么捧印度,说到底是看中了印度在印太地区的战略价值。印度可不是一般的角色,它是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的重要成员,在印太地区的话语权不容小觑。美国正琢磨着通过印度这个支点,在亚洲构建一个新的力量格局。
别看印度现在跟俄罗斯还有些藕断丝连,美国对这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美国眼里,拉住印度这个盟友比追究它跟俄罗斯的关系重要得多。就连乌克兰问题上,美国对印度的态度也是轻拿轻放,跟对中国的强硬态度一比,就有点双标了。
美国还积极拉拢印度入局"印太经济框架",帮助印度打造更有韧性的供应链,发展清洁能源,打击腐败问题。双方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也是热火朝天,现在有超过20万印度学生在美国留学,成为美国第二大留学生来源国。
今年,美印关系更是突飞猛进。两国领导人今年已经见了好几面,印度总理莫迪六月访美时的演讲门票都被抢购一空。美国新任驻印大使贾塞蒂更是雄心勃勃,公开提议印度申办2036年奥运会,这份热情可见一斑。
美国这波操作可不是单纯为了做生意,而是在下一盘更大的棋。通过扶持印度,美国想在亚洲打造一个能跟中国分庭抗礼的新力量,重塑地区力量平衡。这场大国博弈,印度无疑是美国手中的王牌。
印度经济的隐忧何在?
印度经济虽然在美国的扶持下快速发展,但存在诸多深层次问题。从产业结构来看,印度经济过度依赖服务业,制造业基础薄弱。
数据显示,莫迪执政后制造业对GDP的贡献率不升反降,从16.53%下滑至13.92%。虽然印度制造业增加值从2000年的746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4508.6亿美元,但与中国4.98万亿美元的制造业规模相比仍有巨大差距。
况且,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一年就超过850亿美元,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印度的外汇储备主要靠外资和海外侨汇,不像中国是靠实打实的贸易顺差赚来的。
也就是说,一旦国际市场有风吹草动,这些"热钱"随时可能跑路。
何况印度政府还有个奇葩规定,100人以上的制造企业,想裁员必须先得到政府批准,这早就把不少外国企业吓跑了。再加上印度对进口汽车征收高达100%的关税,这些政策不等于就是把投资者往外推吗?
可能有人要质疑了,印度不是有人口红利吗?别看印度人口多,可教育质量着实令人担忧啊!
全国5.7亿人还不识字,这数字够吓人的。有意思的是,在印度只要能写出自己名字就算识字了,这标准也是没谁了。
教育质量更是一言难尽,印度高等教育入学率才31%,连中国的一半都不到。中国的二本院校都能培养出靠谱的工程师,印度除了几所名校,其他学校培养出来的工程师水平堪忧。
2009年印度参加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时,在73个国家中倒数第二,这成绩可真是不忍直视。从那以后,印度就再也没参加过这个考试。
基础设施落后也是印度的一大软肋,全国停电那叫一个家常便饭,工厂动不动就得停工。据纽约大学调查,印度制造业企业35%的电力都得靠自己解决。
而印度还自称拥有世界第二大公路网,可真相是75%的所谓"高速公路"就两条车道,40%还是土路。反观我国,英国雷丁大学的研究显示,中国20年建的高速公路比美国整个州际公路系统还多20%,这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产业结构方面,目前印度有60%的人口还在种地,工业产值才占GDP的23%。这就导致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全国失业率在7%左右徘徊,城市里15到29岁的年轻人失业率更是高达20%。这么多人找不到工作,社会矛盾可想而知。
所以,别看印度现在是全球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可要真想在全球经济舞台上唱主角,这些短板得一个个补上。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的印度问题专家贾恩就说得很实在:"本世纪初大家都在谈'中印崛起',可现实是印度制造业基础太薄弱,短期内根本不可能取代中国成为制造业中心。"
结语
说到底,印度经济现在就是个青春期的少年,有劲儿使不好,有钱花不对。要想真正强大起来,还得在基础教育、基础设施、产业升级这些硬骨头上下功夫。这可不是美国撑撑场子就能解决的问题,得靠印度自己真刀真枪地干。
信息来源:
《印度在努力学习中国,我们要正视印度经济崛起》2024-02-04 20:28 来源:观察者网
《内部人详解,印度经济有哪些致命弱点?》2022-04-29 来源:南亚研究通讯
《美印半导体协议或开辟与中国“芯片战”新战场》2024年10月7日 10:35 来源:中信经济导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