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西班牙“最致命”洪灾超200人死亡:暴洪是洪水警报的一大挑战

2024年11月05日15:22:09 国际 1352

界面新闻记者 | 蔡星卓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路透社2024年10月31日报道,当地政府上周三(10月30日)表示,西班牙东部巴伦西亚自治区遭遇暴雨袭击,桥梁和建筑物被冲毁。《卫报》11月4日的报道称,洪水已造成至少214人死亡。11月2日,报道称,官方报告称仍有数十人下落不明,但由于交通和通讯网络受损严重,确定具体失踪人数十分困难。报道表示,这是2021年以来欧洲“最致命洪水”,也可能是该国现代史上最严重的洪灾。

欧洲新闻电视台,死者大部分都在巴伦西亚地区(超过200人)。另据央视新闻客户端11月3日报道,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领侨处负责人说,在本次洪灾中,已确认有2名中国公民遇难,还有2名中国公民下落不明。西班牙上周四(10月31日)开始举行了为期3天的全国哀悼期。

据报道,西班牙国防部长Margarita Robles告诉当地媒体,一支专门从事救援行动的军事部队将于周四(10月31日)开始在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带着嗅探犬在泥浆和废墟中开展搜寻工作,这支队伍带来了50间流动停尸房。当被问及受害者人数是否可能增加时,她表示“我们并不乐观”。另外,西班牙首相Pedro Sanchez承诺重建被毁的基础设施,并在电视讲话中表示:“对于那些此刻仍在寻找亲人的人,整个西班牙都与你们一起哭泣。”

11月3日的报道称,首相Sanchez表示,应巴伦西亚自治区政府主席Carlos Mazón的要求,总共增加了1万名士兵加入救援行动。大约有5000名士兵从马德里和西班牙其他地区赶来,协助搜救发生致命洪灾后失踪的人,人数比已经在那里的4500人增加了近一倍。预计还有5000名士兵即将抵达。半岛电视台的报道提到,当局担心会有更多的遇难者遗体从地下车库被发现。据欧洲新闻电视台(Euronews)11月3日的报道,“军队和消防队员联合起来,将地下车库的水和泥土排干,以便救援队能够继续寻找遗体”。

“最致命洪灾”背后或为气候异常

气象学家称,巴伦西亚部分地区上周二(10月29日)8小时内的降雨量达到了全年的水平,造成高速公路的交通堵塞,并淹没了该地区的农田。值得一提的是,西班牙是全球主要柑橘出口国,巴伦西亚的柑橘产量约占西班牙柑橘产量的60%。受灾最严重地区的居民描述说,他们看到人们“爬上自己的车顶,汹涌的棕色潮水冲过街道,把树木连根拔起,并拖走了建筑物上的大块砖石”。

居住在巴伦西亚自治区某小镇的华人Ondine告诉界面新闻,10月中旬左右,巴伦西亚就断断续续地开始下雨。Ondine回忆,10月27日,大雨下了整整一天都没有停,28日白天雨势渐小,但晚上又开始下起倾盆大雨,持续一整夜。Ondine说,她的孩子在10月29日和30日分别收到了停课通知。

居住在非灾区,对Ondine来说最大的影响是交通。“我出行基本依赖地铁,截至11月4日中午,地铁还未恢复通车,部分高速路和公路也没有恢复。”Ondine居住的小镇距离最近的重灾区有不到15公里的直线距离,近几天,她看到不少从灾区救灾回到小镇的人,他们或步行,或借助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下半身全是泥巴”。

是什么导致了如此严重的洪水?从自然原因来讲,专家认为有两种可能的因素。首先,导致洪水的直接原因是DANA。DANA是西班牙语 “Depresión Aislada en Niveles Altos”的缩写,意为 “高空孤立低压系统”。路透社的报道对其解释称,当冷空气吹过温暖的地中海水域时,会导致热空气迅速上升,形成密集的、充满水的云,这些云可以在同一地区停留数小时,从而提高了它们的破坏性。西班牙的东部和南部,由于位于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间,特别容易受到这种现象的影响。

另一个因素是温暖的空气会带来更多的雨水,即地中海异常的高温。英国布鲁内尔大学洪水风险和恢复中心的Carola Koenig说,2024年8月中旬,地中海的表面温度达到了28.47摄氏度,是“有记录以来最高的”。高温增加了水蒸气产生的能力,从而导致更强的降雨。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极端天气事件发生之前,西班牙刚刚结束与2022年、2023年长期干旱所作的斗争。关于此次洪水,西班牙高级气象学家Ernesto Rodriguez Camino说:“这类事件过去每隔几十年才发生一次,现在变得越来越频繁,破坏力也更大。”

专家:暴洪是洪水警报的一大挑战

不过,尽管首相承诺将部署1万名士兵和警察,“改善”灾后恢复工作,人们对政府的反应依旧“越来越失望”。BBC11月4日的报道称,洪水发生后,人们对当局缺乏预警和支持不足感到愤怒——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在访问遭受洪水侵袭的巴伦西亚期间,“被愤怒的抗议者向其扔泥土和其他物品”。

据BBC报道,当地时间10月29日晚上20点,巴伦西亚自治区政府下属的民防机构向巴伦西亚市内及周边地区居民的手机发出了紧急警报,此时,许多地区的洪水已经迅速上涨,有些地区已经造成严重破坏。洪水来袭时,大量遇难者正在路上,其中许多人刚刚下班回家。

因此,也有观点认为,官员“规划不善”也是导致此次洪水如此“致命”的原因之一。巴伦西亚自治区Paiporta市市长说,该市镇“在规划方面准备不足”,比如一家养老院的6名老人还在一楼时,洪水就冲进了大楼,这导致了他们的死亡。她还表示,这其中存在“自满”的因素。“Paiporta不容易发生洪水,人们也不害怕。”她说。

“巴伦西亚市一年中约有300天的日照时间,巴伦西亚地区以晴朗的好天气著称。今年这样的雨天对当地人来说很不寻常,普通人很难对更大灾难的防范意识。”Ondine说。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地理学副教授邵琬云,常年从事环境和社会关系的研究。她告诉界面新闻,灾害不是仅仅只有自然原因,灾害程度更多取决于社会因素:人口密度、短期防洪警报、长期防洪设施。“这一次西班牙的洪水是百年一遇的,而且是暴洪(flash flood)。洪水爆发时间非常短,在人口密度大城市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暴洪发生时间太短会对洪水警报系统带来巨大的挑战。”

生活在巴塞罗那的华人林女士告诉界面新闻,当地时间10月29日凌晨两三点时,她还未入睡,能听见窗外“雷就像劈在脑袋上一样”。林女士说,11月4日上午9点30分左右,巴塞罗那又开始下雨。一小时后,她几天来第一次收到“公民保护警报”。警报所用语言为她看不懂的加泰罗尼亚语,通过翻译软件可知,警报称“加拉夫(巴塞罗那海边)和巴塞罗那未来3小时持续暴雨,请注意防范”,并提醒了可能发生的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

截至11月4日上午11时30分,林女士观察到雨有越下越大的趋势,她还听到朋友说,已经有高速路被封闭。她已动员家人买一些必备的生活用品,这也是生活在西班牙20年的她第一次为洪水做物资储备。

【现场】西班牙“最致命”洪灾超200人死亡:暴洪是洪水警报的一大挑战 - 天天要闻

2024年10月30日,西班牙沿海城市瓦伦西亚(巴伦西亚自治区首府)及其周边的城市和农业用地被大面积淹没(左图)。与之相比的是2022年10月25日同一地区的图像(右图)。(图片来源:NASA)
【现场】西班牙“最致命”洪灾超200人死亡:暴洪是洪水警报的一大挑战 - 天天要闻
2024年10月30日,西班牙Castilla-La Mancha自治区Albacete省的Letur,受强降雨天气影响的地区。
【现场】西班牙“最致命”洪灾超200人死亡:暴洪是洪水警报的一大挑战 - 天天要闻
10月30日,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马拉加,DANA过后,居民正在家中进行清理。
【现场】西班牙“最致命”洪灾超200人死亡:暴洪是洪水警报的一大挑战 - 天天要闻
10月31日,西班牙瓦伦西亚,一家受洪水影响的超市。
【现场】西班牙“最致命”洪灾超200人死亡:暴洪是洪水警报的一大挑战 - 天天要闻
10月31日,西班牙巴伦西亚Paiporta市,墙上显示出的洪水水位。
【现场】西班牙“最致命”洪灾超200人死亡:暴洪是洪水警报的一大挑战 - 天天要闻
11月1日,在西班牙巴伦西亚的Alfafar市附近,汽车在山洪中被冲走,散落在铁轨上。
【现场】西班牙“最致命”洪灾超200人死亡:暴洪是洪水警报的一大挑战 - 天天要闻
11月2日,西班牙巴伦西亚郊区,志愿者和居民在山洪暴发四天后进行清理。
【现场】西班牙“最致命”洪灾超200人死亡:暴洪是洪水警报的一大挑战 - 天天要闻
11月3日,西班牙巴伦西亚Paiporta,志愿者们在洪水过后搬运泥浆。
【现场】西班牙“最致命”洪灾超200人死亡:暴洪是洪水警报的一大挑战 - 天天要闻
11月3日,西班牙巴伦西亚Alfafar市,潜水员进入一个住宅停车场寻找失踪人员。
【现场】西班牙“最致命”洪灾超200人死亡:暴洪是洪水警报的一大挑战 - 天天要闻
11月3日,西班牙巴伦西亚Sedavi,志愿者们前往进行救助,重型机械正在进行修复工作,以恢复因洪水受损的铁路轨道。
【现场】西班牙“最致命”洪灾超200人死亡:暴洪是洪水警报的一大挑战 - 天天要闻
11月3日,西班牙巴伦西亚Paiporta,一辆汽车上感谢志愿者的文字。
【现场】西班牙“最致命”洪灾超200人死亡:暴洪是洪水警报的一大挑战 - 天天要闻
11月4日,西班牙巴伦西亚,两栖舰“加里西亚”号搭载陆军成员抵达巴伦西亚港,协助正在进行的针对受强烈气旋“达纳”影响地区的救援工作。
【现场】西班牙“最致命”洪灾超200人死亡:暴洪是洪水警报的一大挑战 - 天天要闻
11月4日,西班牙巴伦西亚Paiporta,国民警卫队在被洪水淹没的室内停车场检查车内是否有遇难者。

*除特殊标注外,文中图片均来自视觉中国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关税大棒下的生死选择,越南为何在最后关头,投向中国怀抱? - 天天要闻

关税大棒下的生死选择,越南为何在最后关头,投向中国怀抱?

前言几天前还在向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低头,转眼间却主动投向中国怀抱,越南这波操作让所有人都看懵了。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选择——在金砖峰会上,范明政的表态格外坚决。从被动挨打到主动出击,越南到底看清了什么?这个选
山东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职业技能竞赛在青州举办 - 天天要闻

山东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职业技能竞赛在青州举办

大众网记者 刘臻臻 通讯员 孙琦 潍坊报道7月8日至10日,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2025年全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职业技能竞赛在青州成功举办。竞赛主题是“提升调查监测技能,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支撑自然资源管理”,竞赛项目主要结合城市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探讨为AI设置“伦理围栏” - 天天要闻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探讨为AI设置“伦理围栏”

参考消息网7月11日报道(文/陈向阳 张熠柠)7月9日下午,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分组对话会——“人工智能(AI)发展与人类文明走向”在山东曲阜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温海明在发言中说,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要“以人为本”,为人工智能设置“伦理围栏”,确保技术真正服务于提升人类福祉。在韩国釜山大学占毕斋研...
72岁杜平太,敛财数额特别巨大 - 天天要闻

72岁杜平太,敛财数额特别巨大

据最高检7月11日消息,日前,安徽省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杜平太(副厅级)涉嫌受贿罪一案,由安徽省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经安徽省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由淮南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向淮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
美国男女囚犯肢体0接触竟有了娃!监狱:男方从通风管道投递的 - 天天要闻

美国男女囚犯肢体0接触竟有了娃!监狱:男方从通风管道投递的

说到监狱,大家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印象肯定是高墙电网、铁窗铁门,囚犯们被关得严严实实,啥自由都没有。可你听说过吗?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所监狱里,两个压根没见过面的男女囚犯,竟然通过通风管道搞出了一个孩子!这事儿听起来跟天方夜谭似的,但偏偏是真
区委主要领导调研城市建设管理和基层治理工作 - 天天要闻

区委主要领导调研城市建设管理和基层治理工作

7月11日上午,区委书记石运本深入堆龙大道城市家具优化提升(二期)项目、堆龙大道管网改造项目、堆龙德庆区综治中心,调研城市建设管理和基层治理工作。在堆龙大道城市家具优化提升(二期)项目、堆龙大道管网改造项目点,石运本详细了解设计规划、施工组织、项目进度等情况。强调,要抢抓施工黄金期,倒排工期、挂图作战...
美企集体大逃亡!印度断电断供+黑社会勒索,莫迪颜面扫地 - 天天要闻

美企集体大逃亡!印度断电断供+黑社会勒索,莫迪颜面扫地

印度曾经放出豪言壮语,要成为新时代的世界工厂,要全面取代中国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地位和作用。莫迪的印度梦,一度让成千上万的印度人沉醉其中。可是这才过去多久,美妙的印度梦就破碎不堪,美国企业大量退出印度市场,外资流进又流出,把印度当成了一个可怜的
推行24小时退房制14年,愿创新者不孤|九派时评 - 天天要闻

推行24小时退房制14年,愿创新者不孤|九派时评

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伍里川 有网友发帖称,目前武汉有一酒店实行“24小时退房制”,且这一制度已经稳定执行了14年。“我们从2011年开业起,就按照24小时入住制执行,即从客人入住到退房,住满24小时算一天。”武汉丹枫白露酒店市场传讯经理张玲告诉九派新闻 ,他们允许所有顾客住满24小时,且不增收额外费用。例如,如果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