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知道,此前10月底,欧盟委员会发布了针对中国电车的最终征税结果,决定在原有10%关税的基础上,对中国电车出口生产商征收17.0%至35.3%不等的反补贴税。这就意味着,欧盟对中国电车合计一般关税后最高税率将达到45.3%,最终关税自当地时间10月31日生效之日起开始征收,为期5年。值得注意的是,欧盟单独对美企特斯拉“开绿灯”,在提出单独审查请求后,特斯拉仅被征收7.8%的税率,这显然是在给特斯拉特殊照顾。
在欧盟宣布最终关税结果的同一天,我外交部第一时间发声表示,中方多次指出,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存在诸多不合理、不合规之处,是以“公平竞争”为名行“不公平竞争”之实的保护主义做法。中方对裁决结果不认同、不接受,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捍卫中国企业的合法利益。注意到,中方连用4个不,“不合理”、“不合规”、“不接受”、“不认同”,可以说已经将态度和立场讲的非常清楚了。而在中方表明严正立场后,此前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透露,欧盟已决定派遣官员前往北京举行更多会谈,旨在找到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替代方案。
客观来讲,欧方既然选择派人来华磋商,肯定是也希望同中方展开进一轮的磋商与谈判。但令人意外的是,欧盟没直接到中国来,而是选择先去了日本,并且在日期间,欧日双方还正式签署了新安全防务伙伴关系协议,将矛头完全指向中国。
综合观察者网、俄卫社等多家媒体报道,11月1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博雷利访问日本,并与日本外相岩屋毅在日本东京举行了首次欧日外长级战略对话。在此期间,欧日双方宣布建立欧盟-日本安全与防务伙伴关系,并签署了一系列包括加强安保合作等内容的“安全保障及防卫伙伴关系”协议文件,引发外界高度关注。
据悉,日本是欧盟在“印太地区”首个签署类似政治框架的国家,这也是欧盟、日本首次签署“安全与防务伙伴关系协议”。博雷利以签署协议为契机,将此次访日定位为“欧日关系的新篇章”,强调欧日双方将在海上安全领域的“打开紧密合作的大门”。不仅如此,博雷利还污蔑称,中国在东海、南海以及台海展示军事力量,影响了欧洲安全保障和繁荣。显而易见,博雷利这话代表欧盟接下来将更加频繁的与日本合作,在中国周边刻意挑起争端。
至于欧盟方面为何早不去晚不去,偏偏在访华前前往日本,并且升级了新的欧日安全防务伙伴关系,这明显是想给中国下马威。对于欧盟的行为,我们还是那句话,要想和中国谈,那么大门随时敞开,要是铁了心的要给中国使绊子,那么中方也一定会奉陪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