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韦路等:重大主题报道的“浙江探索”

2024年10月12日07:40:25 国际 7536

关注我们





摘要

“第一视点”专栏注重塑造思想引领能力,坚持“基层视角”的共情表达,用多元融媒产品拓展传播空间,以“浙江故事”透视实践伟力,开创“1+n”新闻报道矩阵,探索重大主题报道新打法,发掘丰富新“习语”,为进一步构筑思想伟力引领当代实践提供了浙江智慧。

2023年8月,在“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之际,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和浙江广播电视集团联合制作的“第一视点”专栏正式开始运行。一年以来,“第一视点”专栏坚守“两个维护”的本质要求,发稿量总计250余篇,传播超37亿次,在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面形成了强大的影响力和引领力,既为如何做好总书记报道、传播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累了鲜活丰富的浙江经验,树立了国内重大主题报道的省域典范,也为进一步构筑思想伟力引领当代实践提供了浙江智慧。
本文全面回顾 “第一视点”专栏运行一年来的成果,总结其创新突破路径,提炼其“破圈”传播逻辑,并围绕重大主题报道如何进一步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提出未来发力方向。


“第一视点”专栏的四大创新突破
深入“循迹溯源”,以“浙江故事”透视思想伟力。一年来,“第一视点”栏目“循迹溯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频、高质量输出习近平总书记的浙江故事,在客户端、社交媒体平台和短视频平台产生了较大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教授曾庆香表示,该栏目“最大特色就是追根溯源,将‘全过程人民民主’和‘中国式现代化’等抽象概念给予了具象呈现”。截至2024年7月,专栏刊发近60个主题、200余篇形式多样的报道,紧扣“八八战略”“两山理论”等重要思想,重磅推出《记者再访余村手记:绿水青山变成幸福靠山》《“莫名其妙”“无中生有”“点石成金”——义乌故事:何以勇立潮头》等多篇爆款文章,生动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伟力。
引领省域同类专栏,以“浙江模式”探索重大主题报道新打法。通过对全国30多家主流媒体,尤其省级媒体同类专栏的比较分析发现,“第一视点”专栏虽然起步不是最早,但一年来探索形成了重大主题报道的“浙江模式”,呈现出三方面的优势和特征。一是原创度高。“第一视点”无论是栏目还是文章,都是完全原创的,选题深刻,立意高远,内容丰富,可读性强。二是涵括性大。专栏在深入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方面既有很强的地方特色,又能从浙江故事切入,讨论具有全国性意义的现象和问题。三是延展性强。不局限于一时一地,视野有纵深,既追溯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的故事,也聚焦浙江贯彻“八八战略”的当下实践和未来发展。
开创“1+n”新闻报道矩阵,以“浙江体裁”推动主流话语“破壁”出圈。一年来,“第一视点”专栏坚持探索,摸索出独特的“1+n”新模式。“1”为蹲点报道,“n”为多媒体协同、多屏联动创作宣发。网络时代,受众被碎片化信息包围,很难抽出10多分钟来读完一篇深度报道。专栏因势利导,从大屏到小屏,从横屏到竖屏,从通讯到手记,从新闻到话题,不断探索主流话语“破壁”出圈的方法和路径。如《消失的“挡板”》,以2分钟视频报道的形式推出,因吸引人的标题和关系民生的话题率先引爆全网,被中青在线、央广网等多家央媒转载。随后推出的《消失的“挡板” 调低的“座椅”》文字稿件进一步描绘细节,讲述习近平同志施政理念,再次被光明网、扬子晚报等转载。再如#99年小伙在制造业工作两年买新房#、#衢州阿姨逆袭从保姆变老板#等冲上微博热搜的话题,都以“非典型”主流报道形式席卷网络,带动主题深度报道的传播扩散,循循善诱地阐释新思想,既传播了好声音,也收获了大流量。
发掘丰富新“习语”,以“浙江引语”诠释新时代新思想。“第一视点”专栏收集、整理和披露了习近平同志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在基层的大量讲话。这些“习语”富有个人特色,展现了习近平同志的品格,既是对重大主题报道写作的一次尝试,也将积淀成为阐释和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资源与载体。“发展”“优势”“问题”“特色”等高频关键词凸显了“八八战略”两大关键:“如何发挥优势、如何补齐短板”。新“习语”不少是“沾着泥土味儿”的,如《“莫名其妙”“无中生有”“点石成金”——义乌故事:何以勇立潮头》一文写道,在横塘村村委会举行的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总结说:“义乌的发展,简直是‘莫名其妙’的发展、‘无中生有’的发展、‘点石成金’的发展。”这段“似非而是的隽语”堪称经典,既表现了习近平同志对义乌发展的深刻思考,又展现了他丰富精彩的群众语言,更是总书记重要思想一以贯之的体现。


“第一视点”专栏的四重传播逻辑
经过一周年的“破土生根”,“第一视点”专栏的品牌影响力和思想引领力不断提升,形成了自身鲜明的传播逻辑。根植于“八八战略”深厚的思想底蕴和时代价值,探寻中国式现代化精彩纷呈的浙江生动实践,是专栏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的前提下,不断探索全媒体时代新闻产品发展规律的结果。
坚守价值逻辑:以宣传价值为旨归,兼顾新闻价值与用户价值。时政报道是检验主流媒体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做得好不好的一块“试金石”,而重大主题报道更是体现了省域主流媒体克难创新、拓展舆论引领力和影响力的勇气。一年以来,“第一视点”专栏牢牢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面宣传,这是其政治担当的重要体现,更是专栏赖以生存的根基。在此基础上,专栏兼顾重要性、显著性和接近性等新闻价值,不断探索能被更多受众接受和认同的传播价值,从以广大党员干部为对象的组织传播扩大到以普通公众为对象的公共传播,这一传播路径的优化是“第一视点”专栏不断成长的驱动力。
遵循策划逻辑:以主题策划为核心,注重塑造专栏思想引领能力。“第一视点”专栏坚持以“内容为王”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通过鲜活丰富的高质量内容不断“出彩”“出圈”。专栏没有片面迎合“流量至上”取向,而是坚持通过主流价值影响人心,努力将互联网的“变量”化为“增量”。专栏中的“硬核主题”获得了年轻受众的认同。
在海量信息观点扑面而来的新媒体环境中,新闻产品要与话题运营意识相匹配。专栏在新的注意力竞争生态中,既要“高站位”,又要“占c位”。“第一视点”专栏正在通过树立“先行一步、乘胜追击”的策划意识,不断强化议题设置,加强传播力建设,谋划一批极具历史重量、时代分量的新闻报道。
创新叙事逻辑:重视公众情感,坚持“基层视角”的共情表达。新闻报道只有在情感上直抵公众内心,才能真正做到舆论引导。在“新闻受众”已转化为“情感公众”的当下,“第一视点”专栏擅长将厚重主题进行柔性表达,通过情感叙事激发受众共鸣、加强受众认同。
“第一视点”专栏逐渐出圈的过程既是一个传播、交流的过程,也是共同或相似情绪、情感、态度、思想等形成、表达、传递、分享的过程。讲好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在浙江的生动实践,激发广大受众的情感共鸣是一年来专栏不断进步的经验。凭借记者的脚力和眼力,“第一视点”专栏做到了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因此更接地气、更具特色、更具说服力。
践行融媒逻辑:推动媒介形态创新,用多元融媒产品拓展传播空间。“第一视点”专栏在坚持“内容为王”的同时,持续锚定传播力建设这一突破口,努力让内容“出彩”又“出圈”。专栏借助浙江日报和浙江广电两大集团旗下的各大渠道进行传播,并结合渠道传播特征进行“个性化定制”,一个主题,全媒体宣发,形成图片、文字和音视频相融合的集纳式专栏特色。记者深入新闻现场进行蹲点调查,收集文字、图片、视频等素材,与后方编辑默契配合,产出了一批适合移动端社交传播的融媒产品。如,中国蓝新闻原创短视频《你的期盼 有人记得》以总书记2024年新年贺词中的话为主线,将4位百姓的生活变化对比呈现,结合20年来的大数据展现浙江大地的变迁,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300余家主流媒体转发,取得良好传播效果。


“第一视点”专栏的四维发力向度
未来,专栏要从话题热度、话语黏度、共情厚度、场景宽度四个维度继续发力,进一步突破现有的传播圈层,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进一步提升话题热度。在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中贴时事、切热点,让选题策划“更热一点”,热点追踪“更多一点”,舆论共振“更强一点”。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彭兰认为,“人们在朋友圈分享内容时会考虑各种不同类型朋友的需求,而热点事件和话题是不同类型朋友的‘交集’所在,希望在栏目的选题上与公众关注热点相关的内容、稿件再多一些”。
进一步增强话语黏度。在表述角度、表达方式等方面充分吸收优质稿件的长处,积极尝试更“亮眼”、更“抓人”的语言风格。如,作为文章的“眼睛”,标题和导语可以更加鲜明,更有力量,增加短导读进行重点提示,标题导语更“放开一些”,或许更能将读者“抓得牢一些”。
进一步增加共情厚度。通过小切口,贴近老百姓,展现大时代,用微叙事增进与公众的情感共通。复旦大学教授廖圣清认为,“重大历史背景和时代精神的题材固然重要,身边的好人小事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总书记思想落地生根的生动体现。”
进一步拓展场景宽度。“第一视点”栏目未来可不断丰富专栏的传播渠道和场景,形成主流媒体与社交媒体协同、线上与线下融合的全媒体传播生态。在现有省级媒体客户端基础上,继续拓展各类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路径。“因地制宜”设置线下传播场景,如,在当年治理故事的发生地,策划主题活动,推出系列报道,形成生活化、交互式、可持续的舆论引导机制。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了6个年头,给浙江留下了“八八战略”这一宝贵财富,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实践的集中体现与重要标志。“八八战略”的形成与实施的故事,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各地调研擘画战略宏图的故事,在现场留下的种种生动形象的话语,是“第一视点”专栏取之不竭的素材来源,也是浙江进行重大主题报道最宝贵的新闻资源。期待“第一视点”专栏不断积累重大主题报道经验,为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韦路系浙江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黄敏系该学院浙江省社会治理与传播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宋哲系该学院浙江省社会治理与传播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原文刊发于《新闻战线》2024年9月(下)。
责任编辑:曹雅芳
新媒体编辑:曹雅芳

浙江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韦路等:重大主题报道的“浙江探索” - 天天要闻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微软拟裁员大约九千人 - 天天要闻

微软拟裁员大约九千人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 美国微软公司2日确认,拟裁员大约9000名员工。这将是微软自2023年以来最大规模裁员。微软一名发言人说,本轮受裁员影响的员工数量不到员工总数的4%。这是2021年11月13日在英国伦敦拍摄的微软品牌标识。
与印尼格格不入!西巴布亚,为什么想脱离印尼独立? - 天天要闻

与印尼格格不入!西巴布亚,为什么想脱离印尼独立?

全文共6219字 | 阅读需13分钟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较为独特的国家,集众多头衔于一身。占人口近90%的穆斯林(约2.8亿)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伊斯兰国家。1.7万座岛屿组成的庞大国土让印尼成为全球最大的群岛国家。其领土东西跨度超过5100公里,是东南亚唯一地跨两大洲(亚洲、大洋洲)的国家。而西巴布亚就是印尼唯一位于大洋洲...
橙色!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发布 - 天天要闻

橙色!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发布

【来源:晋中日报】晋中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晋中市气象局2025年7月3日17时35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受较强降水影响,预计2025年7月3日20时至4日20时,太谷、榆社、和顺、昔阳、祁县部分区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级为二级(橙
(体育)网球——温网:王欣瑜对阵森梅兹 - 天天要闻

(体育)网球——温网:王欣瑜对阵森梅兹

当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的2025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第二轮比赛中,中国选手王欣瑜对阵土耳其选手森梅兹。 7月3日,王欣瑜在比赛中回球。 新华社记者 赵丁喆 摄7月3日,王欣瑜在比赛中庆祝得分。 新华社记者 赵丁喆 摄7月3日,王欣瑜在比
刚刚!绵竹发布山洪黄色预警、中小河流洪水3级气象风险预警 - 天天要闻

刚刚!绵竹发布山洪黄色预警、中小河流洪水3级气象风险预警

【来源:今日绵竹】绵竹市水利局和绵竹市气象局7月3日17时联合发布山洪灾害风险黄色预警、中小河流洪水3级气象风险预警:预计3日20时至4日20时,受上游降水和本地降水的影响,我市山区及沿山区,发生山洪灾害可能性较大;受上游降水和本地降水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