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毛骨悚然的人骨工厂!在贫穷之下,人性能散失到什么地步?

2024年04月07日19:35:13 国际 1791

人骨当做商品来卖,你敢想象吗?在印度就萌生了这么一个奇葩产业,据说连政府也管不了。情况真的有这么夸张?

印度毛骨悚然的人骨工厂!在贫穷之下,人性能散失到什么地步? - 天天要闻

自杀率奇高,演生离谱产业

关于印度人骨买卖这个问题,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印度自有国情在”。在此之前,我们先来讲讲印度人骨贸易的形成背景。

在印度,每年都有一些人因为债务过多,被人强行逼债,最终因忍受不住压力而自杀。光是印度农民,每年就有3万人死于自杀。

至于小商贩、手工业者、流浪汉、绝望主妇等,也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步入了自杀行列。正因如此,所以印度是全球自杀率最高的一个国家。

印度毛骨悚然的人骨工厂!在贫穷之下,人性能散失到什么地步? - 天天要闻

比如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里面,就阐述了这个事实。里面两个大学生,因为对未来失去希望,一个跳楼,一个上吊。

总之,在印度,自杀已经成为了年轻人和中年人的主要死因之一。

那印度每年死这么多人,都是如何处理的呢?

其实印度人都有自己的特殊处理渠道。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印度除了自杀率全球第一,它还是全球器官移植供应大国。每年印度都会把境内死者的有用器官,全部出口海外。

印度毛骨悚然的人骨工厂!在贫穷之下,人性能散失到什么地步? - 天天要闻

在此期间,这些器官贩卖商会低价从死者家属那里收购器官,然后高价卖给海外客户。一番交易下来,往往可以赚取几十倍的利润。

有些商人,为了能把“商品”卖出最高价,甚至还采用活体运输。

啥叫活体运输?就是在那人濒死之际,以最快速度将其送到客户那里去,把他身上的器官摘下以后,几分钟就死了。主打的就是一个新鲜。

印度毛骨悚然的人骨工厂!在贫穷之下,人性能散失到什么地步? - 天天要闻

当然,在光怪陆离的印度,除了器官买卖以外,还发育出了一个人骨产业。跟器官买卖相比,人骨产业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

印度人骨贸易的“货源”

2001年,加尔各答的卫生部门,曾接到一个投诉电话。投诉人表示,在当地的墓地和停尸房之间,有个破落厂房,里面每天都散发着难闻的气味。

接到投诉以后,卫生部门赶紧派工作人员过去查看。这不去不知道,一去吓一跳。他们发现在厂房里面堆满了人骨,有些人骨还用不明液体泡在玻璃缸中,看起来特别瘆人。

此外,在厂房外的空地处,还有整整5卡车的人骨。这些人骨已经打包完毕,准备发货。至于买家的话,则来自全球各地,尤其以欧美居多。

印度毛骨悚然的人骨工厂!在贫穷之下,人性能散失到什么地步? - 天天要闻

像这些人骨的来源,刚才也提到过,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那些自杀者的身上。此外,还有像病死的、意外死亡的,都有可能成为人骨工厂的原材料。

根据印度有关部门的调查,那些人骨贩子,往往会雇人去恒河里捞尸体。毕竟许多印度人都会把死者的尸体扔进恒河里,以便于让逝者得到往生。在这种情况下,捞尸人的业务就越来越广泛了。

印度毛骨悚然的人骨工厂!在贫穷之下,人性能散失到什么地步? - 天天要闻

除了去河里捞尸以外,有些人骨贩子,还会去村里进货。

因为贫穷的缘故,印度农村的一些人,因为付不起安葬费或火葬费,所以无法给逝者下葬。

现在人骨贩子刚好可以提供一条龙服务。他们会给逝者家属一笔钱,然后帮人家收尸,就跟前面提到的器官贩子一样。当这一套业务做的炉火纯青以后,人骨贩子的原材料就不用愁了。

印度毛骨悚然的人骨工厂!在贫穷之下,人性能散失到什么地步? - 天天要闻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问了,印度人对尸体的处理就这么草率吗?

有一说一,确实就这么草率。以前印度农村如果死了人,家属可以随意处理。有些家属就会在村里摆个火垛,然后把尸体放在上面烧。一边烧,一边吃席,以送逝者最后一程。

这时候可能很多小伙伴又有疑问了,印度人做这些难道不害怕吗?

其实在印度人的观念中,围观烧尸体是一件“有益身心”的事儿。因为这样就能吸取逝者的灵魂,让自己活的更长久。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围观人数也就越来越多了。

印度毛骨悚然的人骨工厂!在贫穷之下,人性能散失到什么地步? - 天天要闻

印度出口的人骨干啥?

在印度,人骨贸易究竟有多夸张?除了去农村收尸以外,有些人骨贩子还会跟火葬厂的人串通一气,在那里对尸体进行“进货”。

往往尸体被烧一半的时候,火葬场的工作人员就会把他给拖出来,然后拼拼凑凑,这样又形成一具完整的骨架了。

更有甚者,某些丧心病狂的人骨贩子,还会雇人去猎杀流浪汉,或者乡村留守儿童,以补充货源。也正因如此,所以印度每年的失踪人口才这么多。

印度毛骨悚然的人骨工厂!在贫穷之下,人性能散失到什么地步? - 天天要闻

比如在1985年的时候,印度海关就在某个集装箱里,发现了1500具儿童骨骼。可见,印度的某些商人,早已把人性忘得一干二净。

说到这里可能又有人会问了,这些打包出售的人骨,究竟都去了哪里?难道在这个世界上,真有人会花大价钱买人骨?

其实人骨的作用多了去了。像那些医院和医学院,都需要真实的人骨作为医学标本,这样就能对人体骨骼进行一个更清晰的认知了。尤其是一具完整的人体骨骼,堪称医学院的镇院之宝。

印度毛骨悚然的人骨工厂!在贫穷之下,人性能散失到什么地步? - 天天要闻

当然了,由于各大单位都推崇真实人骨,所以这些骨骼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一般来讲,一具完整的人骨,价格可以卖到2000-3000美元不等,贵的可能还得上万美元。

除了用作标本以外,像一些艺术家,还会把人骨做成饰品,用来售卖。

比如某国外小伙,就开了一个名叫JonsBones的人骨网店。他每天都会利用tiktok直播带货,全职卖骨头。这些骨头包括人的头盖骨、肋骨趾骨等,应有尽有,价格从100美元到2000美元不等。

印度毛骨悚然的人骨工厂!在贫穷之下,人性能散失到什么地步? - 天天要闻

如果买家有额外需求的话,他还能对人骨进行雕刻、绘画和喷漆。总之,只要你能提供他们想要的产品,钱根本不是问题。

从以上的介绍中也能看出,“贫穷”才是万恶之源,真正把人变成鬼的,无非就是一个“穷”字。

可见,什么样的土壤,就滋生出什么样的惨状。无论印度人怎样挣扎,最终都逃离不了这个残酷的环境。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欧盟反补贴税堵得住中国车吗? - 天天要闻

欧盟反补贴税堵得住中国车吗?

一些车企将加快本地建厂,一些车企将退出欧盟市场文|顾翎羽编辑|尹路 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如无法与中方达成解决方案,将从2024年7月4日起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该公告称,对抽样的三家企业——比亚迪、吉利汽车和上汽集团,将分别征收17.4%、20%和38.1%的反补贴税;对参与调查但未被抽样的...
汴梁审判|发错种子,红瓤西瓜变黄瓤,咋赔偿瓜农? - 天天要闻

汴梁审判|发错种子,红瓤西瓜变黄瓤,咋赔偿瓜农?

西瓜是人们夏季解暑的一种必备水果,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夏日炎炎,本该是西瓜销售的旺季,可瓜农老李却犯了难,眼瞅着地里的西瓜一天比一天烂的多,承诺收瓜的小孔也不再到瓜地来收瓜了,心急如焚的老李无奈到法院寻求解决。
【八五普法进行时】网贷刷流水可能涉嫌帮信罪! - 天天要闻

【八五普法进行时】网贷刷流水可能涉嫌帮信罪!

看到“无抵押、免担保、当天放贷”的短信后,为提高银行卡流水,将银行卡交由对方使用,没想到却被犯罪分子利用,近日,肃南县检察院就办理了这样一起案件,被告人曾某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缓刑一年八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
酒泉金塔:以数字赋能司法办案 开启轻罪治理新模式 - 天天要闻

酒泉金塔:以数字赋能司法办案 开启轻罪治理新模式

为深入推进数字检察战略,推动主动创稳工作提质增效,实现执法司法工作与社会治理互融互促,近日,金塔县检察院正式上线运行“金检慧公益监管平台”,开启“不起诉+社会公益服务+数字化监管”轻罪治理新模式。
女市长落马始末:注重保养 包养十几名“小鲜肉”  女婿也在其中 - 天天要闻

女市长落马始末:注重保养 包养十几名“小鲜肉” 女婿也在其中

俗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现实生活中,很多官员都忘记了为民做主,两袖清风的美好品质,这些官员的眼睛只看得到金钱和权利。我国广东省曾有一位女市长名叫李启红,这位女性官员既贪财又好色,包养了十几个情夫,其中有一位居然还是自己的女婿。
中国女游客在泰国被性侵!监控画面曝光!男子为惯犯,不少于5人受害 - 天天要闻

中国女游客在泰国被性侵!监控画面曝光!男子为惯犯,不少于5人受害

据《曼谷邮报》6月12日报道,一名泰国男子因涉嫌伪装成摩的司机性侵一名中国女性游客而被捕。警方透露这名男子是惯犯,他穿着橙色的摩的司机背心,伪装成摩的司机,每晚都会寻找那些喝醉的女性下手。警方称,案发当天,受害女子在酒吧喝醉后在曼谷闹市区通过某网约车平台叫车,嫌犯冒充摩的司机接走受害女子,将女子带至旅...
韩国火鸡面被指会辣到人中毒,丹麦卫生部要求紧急下架 - 天天要闻

韩国火鸡面被指会辣到人中毒,丹麦卫生部要求紧急下架

6月11日,丹麦兽医与食品监管局(Fødevarestyrelsen)发出通告,要求紧急召回韩国三养食品生产的三款畅销火鸡面,原因是这三款火鸡面含有过高的辣椒素,存在让人辣到中毒的健康风险。据丹麦兽医与食品监管局公告,涉事的三款火鸡面包括三
确保健康安全是前提 巴黎奥运会迎高温挑战 - 天天要闻

确保健康安全是前提 巴黎奥运会迎高温挑战

今年北半球的夏天,或将接受极端高温的考验,对于将要举办奥运会的法国巴黎来说,高温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据法国气象部门的预测,法国今夏的气温将高于正常水平。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将有10500名运动员和30万名观众抵达巴黎,应对炎热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