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请点击下方链接:
本以为青岛四方这波稳了,可谁料,欧盟突然跳出来说不行,怀疑中国给了巨额补贴,说你这是不公平竞争,中国就是来搅局的。据欧盟的估算,补贴高过17.5亿欧元。这事儿就有点离谱了,先不论补贴金额到底对不对,中车虽然有补贴,那也是国家整体战略,跟青岛四方竞标保加利亚高铁有啥关系?这补贴也不是专门为了保加利亚项目定制的。欧盟这是抓住了补贴这个点,直接把青岛四方拉黑了。
欧盟的逻辑简直让人哭笑不得,看到低价就认为是不正当竞争,认这背后有国家补贴在撑腰。但他们怎么就不想想,给本土企业补贴,那不是惯常操作吗?而且咱中国高铁能给出这样的价格,那是因为咱有真才实干!从设计到制造,再到后期的运营维护,背后都有完善产业链和高端技术的强力支撑。
欧盟的这种想法,可以说是受了之前咱们在电动车、家电、光伏领域的影响。以往咱们的产品走到哪儿,价格优势就体现到哪儿,让不少行业都感受到了巨大压力。这不,保加利亚一看咱们的报价,直接就想到了“补””,想到了不正当竞争。而且,你说因为报价低,保加利亚直接就把咱排除在外,这处理方式也是够极端的。他们怕啥呢?怕咱们的高铁一旦进去,他们的本土产业就得受到冲击。说白了,就是害怕竞争嘛。保加利亚原本有机会薅羊毛的,结果因为欧盟的一纸指令,这机会就这么溜走了。这不仅仅是青岛四方的遗憾,更是整个保加利亚的损失。
但有一说一,半价竞标,真的很难赚到钱,甚至还可能亏钱。国内有人开始吐槽,中国高铁说这不是自找苦吃吗?甚至有点自取其辱。还有人就纳闷了,这高铁不是高端技术吗?怎么还玩这种低价竞标的把戏?我们费劲心思搞研发,不就图个技术领先,让国货能卖个好价钱,大家都能沾光么?其实,这不是中国第一次赔本赚吆喝了,中国高铁修建沙特麦加轻轨,全长18.25公里,结果41亿打了水漂。咱们为啥还要一错再错,非得把自己往火坑里推呢?其实都不是,关键还是想借机把中国企业的技术带到国外去。
高铁只是个药引子。高铁出海不仅仅是把个火车卖出去那么简单,后面还跟着一大波中国制造呢,比如说工程机械、空调设备、桥梁隧道施工技术这些。就拿沙特阿拉伯麦麦高铁来说,虽说修这个高铁自己是没赚到钱,但沙特的各种大项目都差不多变成了中国的囊中之物。这就是咱中国人做生意的一套哲学——先做人情。第一单生意可以亏,关键是要把门撬开,再靠后面的单子把钱赚回来。
这次中车不管怎么报价,人家是铁了心不让我们中标。不管怎么说,保护本地企业都已经变成了潜规则。WTO的规则在欧盟和美国面前,那就是纸老虎。在他们占据绝对优势的时候,自由贸易挂在嘴边,等到自己企业没竞争力了,贸易保护主义就搬出来了。这种趋势,说白了就是西方国家走向衰落的标志!
这也是给我们中国企业一个提醒,在外面做项目,就要符合国际思维,国内那种拼命卷的做法眼国外就会水土不服。卷来卷去,最后损失的是企业的利润和技术进步,牺牲的是员工的福祉和健康。这种做法对国家的长期发展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中国产品长久以来都被贴上了“
低质低价”的标签。但等到我们的企业能在西方那边也卖出天价,让他们把中国制造当做身份和品质的象征,那才真的是制造业大国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