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汉文化的中国印迹

2024年03月11日15:45:11 国际 1446

中国文化,中国文字,深深影响着亚洲文明。特别是在东亚,“日朝韩三国”。今天,我们聊聊,朝鲜半岛韩国的中国印迹。

首都:“首尔”原名“汉城

韩国:汉文化的中国印迹 - 天天要闻

现今的韩国政府,以在上海成立临时政府的1919年作为“大韩民国”开国元年,1948年8月15日半岛南半部建立大韩民国,李承晚出任首届总统。首都,“汉城”。2005改称:首尔。“汉城”已经沿用600多年了,是由朝鲜王朝的开国之君李成桂命名的。李成桂建国时,中国正值朱元璋统治的明朝时期。请求朱元璋赐予国号,以表忠心。朱元璋根据“朝日鲜明”,即:国在东方,先受朝日光辉,赐名为:朝鲜1394年,李成桂将都城开京迁移到汉阳,正式改名为汉城,以表示对中原文化的崇拜。

韩国在2005年正式宣布将汉城的中文名改为"首尔",同时,正式要求中国再不使用"汉城"这个名字。


韩国:汉文化的中国印迹 - 天天要闻

韩国国会的徽章。韩国国会会徽呈五角型,中心直接镶嵌了一个繁体汉字的国字。在木槿花叶中刻入繁体汉字“国”的韩国国会徽章历史悠久,自1950年首届国会起就已确定下来。2014年4月8日,韩国国会运营委员会召开会议,通过了修改国会会徽和旗帜的相关法案,若此项提案在国会全体会议上获得通过,原有的汉字“国”将被改为韩文“国会”。


韩国:汉文化的中国印迹 - 天天要闻

韩国宪法法院的徽标,也是五角型,中心镶嵌了一个繁体汉字的宪字。韩国人还在2017年10月9日换掉了韩国宪法法院徽标中的汉字。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宪法法院从1988年起使用的汉字徽标,到2017年已有29年,这个徽标中间刻有一个宪字(繁体的宪字),但有韩国学者认为,韩国宪法法院的徽标用中文欠妥,因此就改成了韩字。

公元前108年到公元313年,汉字和中国典籍传入朝鲜,在朝鲜书写系统形成的早期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许多朝鲜古籍都是用汉字写成的。直到15世纪,朝鲜世宗大王颁布《训民正音》,创造了韩文书写体系。

1894年,民族意识觉醒的朝鲜开始致力于“国文”的推广,但汉字系统仍被用于编写官方文件、法律协议等。二战结束后的1948年,韩国政府为清除日本的外来词,制定《韩文专用法案》,禁止公开使用汉字。几十年的“去汉字化”并没有如韩国人所愿,让韩文更加纯粹,反而让传统韩国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该国知识分子对恢复汉字的呼吁始终没有停止。

1999年,时任韩国总统金大中宣布官方文件开始施行“韩汉并用”,公民可以在身份证上登记汉字名字。到2005年,韩国政府宣布在所有公务文件和交通标志上,全面恢复消失多年的汉字。


韩国:汉文化的中国印迹 - 天天要闻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青海省黄南州党政代表团来通考察 - 天天要闻

青海省黄南州党政代表团来通考察

5月25日,青海省黄南州委书记朱战民率党政代表团来通考察,进一步增进友谊、深化合作,推动两地对口协作再上新台阶。南通市委书记吴新明陪同考察,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彤参加相关活动。与黄南州开展东西部协作,是党中央和江苏省委交给南通的政治任务和光荣使命。2021年12月,我市三个县(市、区)与黄南州相关板块开展协作...
哈马斯已“欠薪”3个月 - 天天要闻

哈马斯已“欠薪”3个月

据参考消息援引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5月24日报道,哈马斯已有三个月没有向其武装人员支付薪酬。因为以色列限制人道主义援助,截断了该组织出售物资的渠道。5月14日,在加沙地带北部杰巴利耶地区,巴勒斯坦人查看被以军轰炸后的废墟。新华社发来自该组织内部的一名消息人士对《中东报》记者说,哈马斯武装派别卡桑旅成员自...
坐着火车去越南!中越国际联运旅客列车时隔五年恢复开行 - 天天要闻

坐着火车去越南!中越国际联运旅客列车时隔五年恢复开行

这是从南宁站开行驶向越南河内的列车(5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新华社南宁5月25日电(记者黄浩铭、黄凯莹)25日,T8701次列车从南宁站缓缓开出,中越国际联运旅客列车时隔五年恢复开行。 此趟列车北京时间每天18:05从南宁站始发,经凭祥铁路口岸出境,次日6:30抵达河内(嘉林)站;每天22:20从河内(嘉林)站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