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辞职潮”席卷,韩国医疗系统危机升至最高级,事件因何而起?

2024年03月09日17:12:12 国际 7099

医生“辞职潮”席卷,韩国医疗系统危机升至最高级,事件因何而起? - 天天要闻

连日来,韩国被一场声势浩大的医生“辞职潮”席卷。由于尹锡悦政府宣布医学生扩招计划,大量担心钱袋缩水、行业内卷的年轻医生集体辞职,并举行集会表示抗议。

22日,在超过9000名医生提交辞职报告后,韩国政府将医疗系统危机级别提升至最高级“严重”,这也是韩国首次因医生大规模离岗而发布最高级别预警。23日,韩国政府组建总理领导的中央灾难安全对策本部应对医疗危机。

要加薪,怕内卷

韩国政府本月早些时候宣布,为解决医生短缺问题,2025学年高校医学院招生规模将从现阶段的3058人增至5058人。

政府之所以计划扩招医学生,主要基于韩国的社会现实考虑。

众所周知,韩国是世界上老龄化最快的国家之一。这就带来两个问题,第一,韩国民众尤其老年群体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将日益增长。第二,更多老年医生会退休。

而韩国高校医学院的招生配额,自2006年以来基本原地踏步。韩国卫生部门测算,如果维持现有招生规模,到2035年,韩国医生缺口将高达1.5万人。

经合组织(oecd)去年11月数据显示,韩国每1000人中有2.6名医生,是发达国家中医患比例最低的国家之一。而韩国人均门诊就诊次数在oecd成员国中排名第一。

对于政府的这一计划,多数韩国民众表示拥护。民调机构“盖洛普韩国”16日民调显示,76%的受访者——无论政治派别——对计划予以积极评价。

不过,该计划在医生团体和医学院学生中引发巨大反对声浪。理由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目前韩国的保险和支付体系,只允许整形外科等少数科室的医生过上体面的生活。

反对者,尤其是年轻医生,对医科学生人数增加感到担忧。因为这意味着在这个“非常卷”的行业中,竞争将更加激烈,医生的生存环境将进一步恶化。

oecd数据显示,韩国专科医生的平均收入在发达国家中名列前茅,2020年平均年薪约19.2万美元。但相比之下,全科医生的收入较低。此外,在医疗体系高度私有化的韩国,皮肤科和整形外科属于高利润领域,儿科、妇产科、急诊等科室往往与风险高、工作忙、利润低画等号。

第二,有反对者认为,医生短缺的问题并非全行业都存在,而是局限于急诊等特定专业。也就是说,是医疗制度和资源分配出了问题。

抗议者表示,韩国有足够的医生。一方面,政府需要在招收更多医学生之前,提高儿科、急诊等关键岗位上医生的薪酬,减少其工作量。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在这些关键岗位上聘用更多资深员工,扩招医学生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年轻医生看来,不解决薪酬和过度工作的根本问题,就没有动力让更多医生在基本学科上执业。据统计,实习医生通常每周工作5天,工作80到100个小时。

第三,“医学生扩招”导致的行业竞争加剧,还可能引发过度医疗,并使医保系统资金更趋紧张。反对扩招计划的医生们还认为,政府未就这一问题进行充分磋商,并可能影响医学教育和服务质量。

第四,有抗议者质疑,政府拒绝公开医学院扩招的科学依据,可能是出于为国会议员选举拉票目的而草率发布新政策。不过,韩国总理韩德洙否认该计划是为选举而搏票。

患者如同被抛弃

在对新政的质疑声中,大量韩国年轻医生通过辞职、走上街头等方式对政府施压。

19日,韩国首都圈五大医院大批实习医生和住院医生集体辞职,并于20日晨起停止工作。这股“辞职潮”还蔓延至其他城市。

韩国保健福祉部数据显示,截至21日晚,全国已有9275名医生递交辞呈,其中8024人离岗。

舆论指出,约三分之二韩国年轻医生加入抗议行列。他们从事基本医疗服务工作。其中,实习医生在急诊和急症护理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是韩国卫生系统严重依赖的医护力量。在首尔的一些大医院,实习医生至少占员工总数的40%。

受此事件影响,首尔5家大型医院取消了30%至50%的手术计划,将不得不优先安排急重症患者手术。多家医院投入专科和主任医师以填补急诊和夜班岗位空缺。

有报道称,首尔各大医院附近的汽车旅馆和出租房屋,已被来自农村的病人预订一空,他们的手术被迫推迟。

一些患者对医生集体辞职不满,认为病患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受到影响或面临险境。

首尔大学医院内的一名癌症患者表示,许多患者的手术被迫取消,他也不得不按照院方建议转院。另一名病患说,“大约一半病房看上去空了”,患者如同被抛弃。

与此同时,在医生缺席的情况下,医院和诊所的病人由护士来管理。值守多日的护士们呼吁医生恢复履职,尽管护士们同样反对新政。

韩国年轻护士协会在社交媒体上呼吁医生对病人的责任感:“对于被抛弃的病人,请不要忽视医者仁心。”

对于医政对立并可能导致的医疗危机,韩国政府采取一系列举措,希望控制局势。

19日,保健福祉部向200多家医疗机构发布指令,要求实习医生和住院医生维持诊疗。该部门已向6100多名医生下达返岗指令。

21日,韩国政府发出警告:继续参加集体辞职行动的医生将受到严厉惩处,面临逮捕和起诉。据悉,大韩医师学会2名成员的执照已被暂停,二人曾对新政作出直言不讳的批评。

同一天,韩国国防部长官申源湜要求军队医院支援地方医院。韩国军队医院的急救室已向平民开放。

23日,韩国组建以国务总理为首的中央灾难安全对策本部,启动跨部门应对体系,并自当天起全面扩大远程诊疗服务。

事态何时平息?

眼下,事态暂无平息的迹象。韩国医疗界的一位郑姓专家表示,对峙的强度表明,医疗服务的中断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甚至长达一年。首尔大学医学院教授金允(音)预计,罢工短则两三个月,长则半年以上。

有分析称,韩国医生团体过往的“斗争经验”表明,集体行动很难让政府处理医生个体。由于医生是“无可替代的人力资源”,政府担心医疗崩溃而不得不向医生妥协,增加了他们的“信心”。

在过去与政府的斗争中,医生群体屡次获胜。2022年,文在寅政府曾提出10年内在医科大学扩招4000名学生的方案。但在医生们为期一个月的罢工后,该计划被搁置。2000年,医生罢工虽未阻止医改政策,但他们关于医学院招生名额减少10%的诉求得到满足。

但在这次事件中,鉴于超过七成民众站在政府一边,尹锡悦政府可能更有选择不让步的底气。

参加示威的韩国实习和住院医生协会会长朴丹(音)表示:“为了让医生们的要求得到回应,我愿意被逮捕。”但他同时表示,如果政府准备听取他们的要求,他们愿意对话。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梅德韦杰夫:西方国家“最后通牒”对结束俄乌冲突没有帮助 - 天天要闻

梅德韦杰夫:西方国家“最后通牒”对结束俄乌冲突没有帮助

据俄罗斯媒体当地时间17日报道,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警告称,西方国家的“最后通牒”对结束俄乌冲突没有帮助。梅德韦杰夫当天在社交媒体发文称,所有向俄罗斯发出“最后通牒”的人都应该记住,仅靠和平谈判并不一定能结束敌对行为。谈判失败可能导致冲突进入有新武器和新参与者的“更可怕的阶段”。此前,法...
“F-35险遭击落,美国感到恐慌” - 天天要闻

“F-35险遭击落,美国感到恐慌”

据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5月16日报道,胡塞武装险些击落F-35,美国感到恐慌。据《纽约时报》的最新报道,胡塞武装的一枚地对空导弹险些击中美国第五代战斗机F-35——美国战斗机队伍中的“皇冠上的宝石”。当时,这架参加打击胡塞武装的“莽骑兵”行动的F-35战斗机被迫采取规避动作以躲避来袭导弹。这个事件引发人们对...
3位干部(拟)履新,2人(拟)任正厅新职 - 天天要闻

3位干部(拟)履新,2人(拟)任正厅新职

任东当选宿州市市长5月16日,安徽省宿州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市政务中心礼堂召开。会议选举任东为宿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公开资料显示,任东,男,汉族,1972年10月出生,安徽舒城人,省委党校研究生,中共党员。
已致2人死亡,19人受伤!撞桥前船只疑似失去动力,墨海军帆船撞桥事故细节披露 - 天天要闻

已致2人死亡,19人受伤!撞桥前船只疑似失去动力,墨海军帆船撞桥事故细节披露

当地时间17日晚,一艘墨西哥海军大型帆船在穿越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大桥时,桅杆撞到大桥并折断,导致多人受伤。纽约警察局官员称,该船只显然失去了转向动力,被河水的水流冲向大桥。据CCTV国际时讯,纽约市长埃里克·亚当斯刚刚通过社交媒体证实,事故已造成2人死亡,其中1人是事发时从桅杆高处坠下身亡。事故还造成19人受伤...
最新!墨海军帆船撞上纽约布鲁克林大桥,已致2死19伤!撞桥前船只疑似失去动力,事故细节披露 - 天天要闻

最新!墨海军帆船撞上纽约布鲁克林大桥,已致2死19伤!撞桥前船只疑似失去动力,事故细节披露

每经编辑:毕陆名据CCTV国际时讯18日援引美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5月17日晚撞上纽约布鲁克林大桥的墨西哥海军高桅帆船——“夸乌特莫克”号训练舰是当地时间5月13日驶入曼哈顿下城的,停泊在南街海港17号码头。纽约警察局官员称,该船只显然失去了转向动力,被河水的水流冲向大桥。据悉,这艘西班牙式三桅帆船建造于1982年,...
河中现死鱼,怀化市委书记现场察看 - 天天要闻

河中现死鱼,怀化市委书记现场察看

近日,湖南省怀化市舞水河部分河段出现水体浑浊、局部死鱼现象,引发广泛关注。据《怀化日报》报道,5月17日下午,怀化市委书记许忠建到河岸边察看水质情况,强调要尽快搞清楚水体浑浊、鱼死亡的原因,认真负责地回应群众关切。
商务部:对原产美、日、欧盟、台湾地区的进口共聚聚甲醛征收反倾销税 - 天天要闻

商务部:对原产美、日、欧盟、台湾地区的进口共聚聚甲醛征收反倾销税

商务部公告2025年第25号 公布对原产于美国、欧盟、台湾地区和日本的进口共聚聚甲醛反倾销调查的最终裁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以下简称《反倾销条例》)的规定,2024年5月19日,商务部(以下称调查机关)发布2024年第18号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欧盟、台湾地区和日本的进口共聚聚甲醛(以下称被调查产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