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宋敏 实习生 王银娜 通讯员 周强 王浩源 陈露露
1月15日上午,全国自然资源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京召开。大会宣读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关于表彰全国自然资源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授予146个单位“全国自然资源系统先进集体”称号,147名同志“全国自然资源系统先进个人”称号。河南省地质局生态环境地质服务中心国土空间规划研究所所长、党支部书记郑琳被授予“全国自然资源系统先进个人”称号。

郑琳政治立场坚定,对党忠诚,勇于担当,敢挑重任,在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和转型发展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她柔弱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勇敢笃定的心,她用实际行动证明女同志不仅能做地质,也能做好地质。
争做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排头兵”
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是地质部门的主责主业,也是地质人当前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郑琳牢记地质报国初心使命,紧紧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的新需求,提供地质技术服务,助推河南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承担济源市矿调时,她带领项目组连续六个月、从“三伏”战到“三九”,跋山涉水、披荆斩棘。当时她的孩子才两三岁,一打电话就哭着闹着想妈妈了,听着孩子的哭声她她的内心充满了思念与愧疚。但她深知,工作一刻都不能停,她的团队在等她、工作进度在等她,她整理好心情,带队继续奋斗。
郑琳积极落实《河南省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方案(2021-2035年)》,以濮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为依托,查清了濮阳市地热资源家底,估算新近系馆陶组、古生界奥陶系两套热储水量2700亿方,折合标准煤63亿吨,为河南省推进濮阳市千万平方米地热供暖规模化利用示范区建设奠定了基础。
争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先锋队”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郑琳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站位大局、服务大局,积极做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
她带领团队积极参加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第三批试点),负责完成部分地区山水林田湖草前期调查、核查,参与完成汤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承担了安阳市林州铁矿塌陷区生态环境治理、红旗渠沿线生态环境治理、汤河流域水生态治理等勘查设计工作。带领项目组积极学习山水林田湖草相关理论、政策、规范等,带领大家统一思想认识、统一工作要求。她白天跑野外、晚上整资料,荆棘扎破了手、酸枣刺挂破了脸,晚上休息时才发现酸枣刺还卡在皮肉里。最终她带领项目组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了各项任务,获得专家的一致认可。

她负责实施了《鹤壁市全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在全国地市级城市属于率先启动实施。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她带领团队加强学习、不断调整思路,对照生态环境现状问题、对标生态高质量发展需求,完成了规划文本、编制说明、图册、专题研究等一套成果,科学建立了8类、总投资约350亿元的项目库,得到了傅伯杰院士等专家团队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本规划科学识别生态环境问题、合理部署生态修复工程,助推《鹤壁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示范工程,奖补资金3.2亿元。
她积极参与生态修复项目谋划。参与申报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南阳片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入选国家示范工程,中央奖补资金超过3亿元。积极谋划三门峡沿黄万亩生态梯田规划项目,投资约9亿元,致力打造北方“龙脊梯田”,领跑沿黄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她带领团队助力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了《南太行地区地下水污染变化趋势调查评价项目》,申报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淇县段)保护区划内农村污水治理项目》等中央环保投资项目成功入库,申请中央资金1.2亿元,为河南省水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做出了较大贡献。
争做服务自然资源管理的“勤务员”
郑琳先后选派20余名技术骨干人员到省自然资源厅相关处室提供服务支撑,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的公益职能,持续为省厅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技术力量。
她协助厅空间规划局,参与了《河南省开发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规程(试行)》、《河南省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导则(第二次修订)》等政策规范制定,以及《河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等重大规划的编制工作,参与承担河南省“三区三线”划定和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审查报批等重大任务,为河南省“多规合一”的推进贡献了技术力量。她抽调技术人员到省自然资源厅生态修复处,配合处里开展南太行山水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秦岭东段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治理全过程监管、鹤壁和南阳片区两个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示范工程申报、实施等监督管理工作。
为维护人民合法权益、防范化解社会风险,规范有序开展土地征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郑琳带领技术团队支撑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处开展本项业务。历经10余次省外调研、50余次的研讨论证,历时半年编制了《河南省土地征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试行)》和《河南省土地征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技术指南》,目前已经省政府同意后印发实施,为全省该项工作开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争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奋斗者”
郑琳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面向”的殷殷嘱托,厚植家国情怀,时刻牢记总书记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要求,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在工作中,郑琳善于钻研、敢于创新、乐于助人,积极培养年轻人,做好“传帮带”、当好“领头羊”,努力争做地质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排头兵。她主持完成《煤矿注浆堵水技术系统研究》等省级自然资源科技攻关项目5项,负责完成的《河南省济源市1:5万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报告》等30余项成果获局科技一等奖,获评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十大成果”2项。
基于工作实际,郑琳积极探索开展行业标准制定,负责完成《河南省市县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指南》、《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环境调查技术规范》、《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技术规范》和《城市河流湿地水生植物群落建植技术规程》等行业标准4项,为全省开展此类工作提供了引领示范作用。她还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合作出版《济源市矿产资源集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等专著3部,获得专利2项。

岁月如歌,青春不悔。郑琳坚守在地质一线已经17个年头,在平凡中耕耘、在历练中成长。她牢记地质报国初心使命,以国家功勋李四光为楷模,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无畏艰难险阻、敢于拼搏奉献,积极为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支撑自然资源管理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