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南:美国推崇的“国际秩序”需要中东混乱

2024年01月06日19:15:04 国际 1020

张思南:美国推崇的“国际秩序”需要中东混乱 - 天天要闻


直新闻:如何看待本周中东地区的乱局和布林肯的中东七日行?


特约评论员 张思南:2024开始不过一周,中东地区就遍地开花,仿佛全面冲突即将到来。


周二(1月2日),以色列无人机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进行“斩首行动”,杀死哈马斯二号人物;同日,以色列向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发动空袭,攻击了叙利亚的军事设施;周三,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遭遇成立45年来最惨重的恐怖袭击,两起针对已故高级将领苏莱曼尼纪念活动的自杀式爆炸,导致伊朗南部城市克尔曼84人死亡,超过200人受伤;周四,美军无人机又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发起“斩首行动”,民兵团体“人民动员组织”第12旅指挥官身亡。


再加上自2023年10月7日以来的巴以冲突仍未结束,和最近一段时间愈演愈烈的也门胡塞武装袭击红海航线,如果站在地图前,我们会发现,刚才提到的这些地点——巴以、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伊朗——已经自西向东,贯穿了整个中东地区,形成了一道“混乱的弧线”。


与此同时,本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开启了为期一周的中东之行,4日到11日将访问土耳其、希腊、约旦、卡塔尔、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埃及、以色列和以色列占据的约旦河西岸。有意思的是,如果把这些国家连在一起,也可以形成一道弧线,自西向南将刚才那道“混乱的弧线”阻拦在外,仿佛目的是将欧洲和非洲挡在身后,将混乱推向高加索和中亚地区,前者是俄罗斯的腹地,后者则是亚欧大陆桥的十字路口。


有观点认为,布林肯本周的中东之行象征着某种秩序的重塑,而美军又一次的“斩首行动”则制造着新的混乱,两者无疑是矛盾的。我倒认为其中并不矛盾,因为当所谓的秩序是某个国家或者某个排他利益集团所主导,混乱则是必要的养料。


1999年,老布什的国防部长,以及后来小布什的副总统迪克·切尼在一次公开的演讲中表示,中东地区拥有着全世界三分之二的石油和最低的开采成本,因此“终极大奖”就在中东。切尼继而表示,能源是世界经济的根本所在,海湾战争不过是这一现实的展现。作为海湾战争的核心策划人之一,切尼的这一番话让我们可以一窥美国大战略的某些逻辑:对于美国而言,一个战败的、混乱的、不得不为满足某些国家能源需求而重建的伊拉克,要远远好于一个强大的、稳定的、可以影响世界石油价格的伊拉克。伊拉克如是,整个中东亦如是。


中东的混乱滋养着美国的所谓秩序,如果说过去20年混乱的核心是能源,未来20年混乱的核心还将包括地缘战略,是阻止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自东向西延伸,经由中亚、中东,与欧洲相连接,打破自西方大航海时代以来,超过500年的世界秩序垄断。


张思南:美国推崇的“国际秩序”需要中东混乱 - 天天要闻


直新闻:你认为新的一年中东局势有进一步升级之虞吗?


特约评论员 张思南:这是一个好问题,我个人认为2024年中东局势何去何从取决于巴以冲突,或者更直接一点,取决于以色列。这倒不是说伊朗、伊拉克这些域内国家更加安定,又或是美国、俄罗斯这些域外国家没有干涉的意愿,只是当前以色列会选择怎样的道路,多少令人感到不安。


首先,请允许我引用美国《华盛顿邮报》1月5日的数据,目前,由于以色列的持续轰炸和进攻,加沙地带死亡人数已经超过2万人,并有200万人处于饥荒之中。而以色列的官方叙事则是,自2023年10月7日以来的军事行动旨在击败哈马斯,为死去的犹太人复仇。


我为什么说感到不安呢?因为在这个官方叙事之外,以色列政府内部正在不断涌现更极端的声音。据《以色列时报》报道,2023年11月5日,以色列政府部长级官员阿米哈伊·埃利亚胡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应向加沙地区投放核武器,“将那里夷为平地,消灭所有的巴勒斯坦人”;据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报道,11月12日,又一名部长级官员,这一次是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长伊塔马·本·格维尔宣称,任何同情哈马斯的人“都应该被消灭”;据路透社报道,11月14日,以色列财政部长斯莫特里奇在一份声明中强调,以色列将无法忍受巴勒斯坦作为一个独立实体存在于加沙地带。


然后本周二,2024年1月2日,据以色列媒体《国土报》报道,以色列执政党议员摩西·萨达在电视节目中表示,他认为绝大多数以色列人都支持“消灭所有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周四,以色列驻英国大使霍托维利在当地电视节目中强调,以色列没有别的解决方案,“只能夷平加沙的每一所学校、每一间清真寺、每一栋房屋”。


事实上,这样的言论还有很多,我刚刚展现的甚至不是最极端的。而这样的言论和以色列在加沙的战争行为,构成了2023年12月29日,南非政府向联合国国际法院提起的诉讼,指控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实行种族灭绝”。在此,我无意具体讨论以色列是否犯下了严格意义上的“种族灭绝”,但至少这份84页的诉讼书中我有一点完全认可,那就是自2023年10月7日以来,以色列政府从未有效压制过国内政治人物和公职人员“公开且直接地煽动实行种族灭绝”。


好消息是,即便如此,以上这些极端的认知也许不反映以色列核心政治人物、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真实立场,我刚才提到的这些人也都不在当前以色列的战时三人内阁之中,理论上不具备最终决定以色列如何结束这场冲突的权力。有匿名的以色列军方人物对《华盛顿邮报》透露:“专业人士都知道,不可能消灭所有巴勒斯坦人,没有加沙人和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就没有未来。”


但坏消息是,至少到今天为止,内塔尼亚胡对最终的结局仍然模糊其词,那些持极端立场的官员虽然不在战时内阁之中,却也是内塔尼亚胡维持权力的保障。如果说一开始,以色列对加沙的激进战争行为还只是在大选季不得不迎合选民,目前的走向则开始变得荒谬,让人感到不安。以举国体制,公然对数百万平民犯下战争暴行,瓦解的也许不仅是中东的和平与安定,更是自二战之后,文明世界对于“整体战”“全面战争”等概念的摒弃,让全人类再次面对某些不堪回首的历史幽灵。


张思南:美国推崇的“国际秩序”需要中东混乱 - 天天要闻


张思南:美国推崇的“国际秩序”需要中东混乱 - 天天要闻


作者丨张思南,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海报制作 | 朱兰静

编辑丨刘立平,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排版丨苏瑞雪,深圳卫视直新闻编辑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关注旗下公司 马斯克称其恢复全天候工作状态 - 天天要闻

关注旗下公司 马斯克称其恢复全天候工作状态

当地时间5月24日,马斯克在社交媒体X平台发文称,由于X、xAI 和特斯拉正处于关键技术发布期,下周还有星舰发射,他目前已回归全天候工作状态。此前,马斯克旗下社交平台X在24日早间发生大规模宕机,目前服务已基本恢复。
离谱!英企将3吨铀倒入受保护河口 - 天天要闻

离谱!英企将3吨铀倒入受保护河口

据英国《卫报》网站5月22日报道,据披露,英国环境局在过去9年中允许一家公司在英格兰受保护力度最大的地点之一倾倒了3吨铀。专家针对这些排放行为的潜在环境影响敲响了警钟。
杭州临平区委书记陈如根当选市政协副主席 - 天天要闻

杭州临平区委书记陈如根当选市政协副主席

5月2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杭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完成各项议程,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闭幕。闭幕会前,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举行大会选举。其中,杭州市临平区委书记陈如根当选政协第十二届杭州市委员会副主席。
土耳其总统与叙利亚政权领导人就双边关系等举行会谈 - 天天要闻

土耳其总统与叙利亚政权领导人就双边关系等举行会谈

当地时间24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伊斯坦布尔会见了到访的叙利亚政权领导人艾哈迈德·沙拉。双方就土耳其与叙利亚两国的双边关系、地区与国际局势等议题展开会谈。 埃尔多安在会谈中表示,相信叙利亚将迎来更加光明与和平的未来,土耳其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叙利亚。土耳其与叙利亚的双边关系与合作将在各领域持续深化,特别...
国家级荣誉!长治这些村镇、单位、家庭、学校上榜! - 天天要闻

国家级荣誉!长治这些村镇、单位、家庭、学校上榜!

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召开。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决定,授予202个城市(区)全国文明城市(区)称号,授予3316个村镇全国文明村镇称号,授予4688个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授予798户家庭全国文明家庭称号,授予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