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香港一日》的第1519期
香港17岁少年失踪7天后获救 搜救人员披露细节
香港拔萃男书院中六(高三)17岁学生曾宪哲,自上周三(4日)午膳离校后失踪,连日来经官民多方搜救后,于昨(11日)午沙田区一个山坡寻回。消防人员指他当时神志清醒,没穿衣服和赤脚。男生失踪期间,香港曾发出9号风球讯号和经历黑色暴雨,其母表示,儿子只是靠喝溪水维生,得以生还,“这是神迹”。
香港教育局局长蔡若莲今日(12日)表示,对于此次营救非常感恩,呼吁社会给予有关同学及家人空间好好处理事情。
蔡若莲表示,感谢各个部门无惧恶劣天气,日以继夜搜寻,很明白一个妈妈要找儿子的心情,现时知道事件中的同学及家人需要时间处理相关事情。

失踪男生曾宪哲在4日午膳时离开位于九龙旺角区的学校,但没有携带手机,难以追踪其定位,凭支付工具知道他最后出现的地点是新界沙田区的石门地铁站。经消防、警方、飞行服务队、民安队及民间的义务寻人组织和失踪者就读学校的旧生会连日搜救,最终由消防处人员于昨午约2时15分在沙田区马鞍山郊野公园范围内的大輋陂近老鼠田坑草丛发现事主。
消防员给他换上一件消防处T恤以及能量饮料,随后用直升机将他送下山,并送院检查。

高级消防队长张天瑜事后表示,搜索范围占地约10平方公里,消防曾派出搜索犬,又出动无人机在搜索范围拍摄过万张照片,再用人工智能(AI)系统分析,以了解经季节变化的山上环境,例如地图未有显示、但在风暴后才出现的水坑等,借此收窄搜索范围,终于在其中一个重点搜索范围、即水源附近发现事主,该处距离行山主路径约100米。
对于曾宪哲距离主路径只有100米但却没有呼叫求助,张天瑜今早在电台目表示,现场的丛林有成年人般高,而且非常茂密,视野容易被遮挡,而且山上没有灯光,事主未必能看到附近地方。
曾宪哲另一获救原因是他本身体能不俗,有运动习惯和基本野外求生技能,消防处助理消防区长周焯峰指,这令他们估计,曾宪哲可以支持到被人发现。而曾的母亲今早在脸书贴文,指儿子迷路被困林中期间,“凭着惊人的意志力和喝溪水求生”,曾因暴雨而全身湿透,知道继续穿着衣服会生病,故决定脱下衣服,尽量躲在草丛中避风雨。“虽然他完全没有进食,仍然在生,这是神迹。”她感谢各界协助,指事件令她深感香港市民的友爱和温暖。
根据公开资料,一般人若不进食只饮水,可生存1至2周;若不饮水则难以生存超过4日;有科学家实验3天不喝水,脸色已变得紧绷苍白,而最长可以不喝水的天数是18天。

至于事主为何独自上山又不携带手机,成功救人的消防员表示,仍须等待事主接受治疗后由警方查问。不过,曾母之前曾经表示,为应届中学文凭考试DSE(“香港高考”)考生的儿子,透露过有学业压力,近日受胃痛及情绪困扰,未能入眠,原定当日下午复诊。另据了解,事主曾透露上山“散心”,其间晕倒,醒来因已天黑而找不到下山出路,之后靠饮溪水、吃野果求生。警方只表示,初步调查相信,事件不涉及刑事成分。
事主的同学更关心曾宪哲的安危,有他的同级同学表示,获悉同学获救时,“全班都激动到弹起”,希望对方休息后回校,再一起上课。而事主所属学校的校长郑基恩昨日向家长发信,建议家长们在这艰难时刻,要与子女多沟通,了解他们的需要和情绪和需要。
事实上,在事发翌日,其母亲就在社交网站发文寻子,呼吁市民提供资料。其后,学校旧生会及亲友在马鞍山及沙田一带张贴寻人启事,民间搜救队亦协助展开搜索。及至上周六(7日),执法部门根据“天眼”片段等资料,锁定事主经沙田大老山隧道旁的行善里往花心坑方向上山,救援人员随即展开大规模搜救,但因台风“小犬”于本周日及周一袭港而令现场搜救行动一度暂停,直至风球除下后,现场搜救再持续。
事件中,消防处出动122名消防员、28辆消防车、24名救护员及9辆救护车;至于警方则出动100名警员、民安队动员50人、民间团体香港守望者服务团每日派出4至5人上山搜索。
据香港01报道,香港攀山专家钟建民就认为事件仍有谜团。他指出,一般未接受过野外求生训练的人,若在恶劣天气下迷失方向,其实在山野“挨一晚”,虽然基本上“未至于死”,但事主当时什么都没有带上,亦不是野外求生专业,在野外要生存到第8日形容为“几乎不可能”,中间还遭遇恶劣天气和环境,指事件原因需待警方调查。
香港入境处接40名在以港人查询 26人已脱险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爆发新一轮大规模冲突今天已经进入第六日。香港入境处表示,截至昨日(11日)下午5时,共接获40名在以色列的香港市民查询,当中16人已抵港,10人已安全离开当地。入境处会继续与其余14人保持联系,并就他们的行程和航班资讯,提供适切意见和协助。
入境处早前得悉一个身处以色列的旅行团,其大部分团员已安全离开当地或抵港。入境处会继续与该旅行团保持联系,按其意愿提供可行协助。

香港特区政府8日提升以色列的外游警示级别至红色,香港国泰航空随即取消由11日起至29日,所有往来以色列特拉维夫的航班。入境处表示,已整合其他航班的资讯,并向相关香港市民发放,包括主动为原定于较后时间回港的香港市民,提供较早回港的转机航班资讯,处方会与有关方面保持密切联系,继续留意事态发展及积极跟进事件。
香港旅游业议会总干事杨淑芬表示,身处以色列的旅行团,原本有30人,当中20名团友已于早前抵港,余下的10人昨日离开以色列,会经其他国家陆续返港,预计下周日(22日)前全部抵港。杨淑芬指,由于当地出现战乱,旅游保险可能不受保,未来两周,香港前往以色列的旅行团已全部取消,直至另行通知。
香港入境处呼吁,身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港人应注意人身安全,留意当地就最新情况的公布及中国驻当地大使馆和办事处发布的信息。在当地的港人,如需协助,可致电小组24小时热线电话“(852) 1868”求助,亦可使用“入境处流动应用程序”以网络数据致电“1868”热线;或发送讯息至1868 WhatsApp求助热线;或提交网上求助表格求助,或与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972) 3-5459520)或中国驻巴勒斯坦国办事处(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970) 595776516)联络。
林卓廷等7人涉元朗暴动案 押后至10月16日再讯
2019年7月21日元朗站暴动案,香港警方经调查证据确凿下,向前“揽炒派”立法会议员林卓廷等7人控以暴动罪。案件原定于今天(12日)上午在区域法院开审,不过控方表示,控辩双方就同意案情等方面仍须时再处理,故法官决定将案件押后至下周一(16日)再讯。

7名被告依次为林卓廷、庾家豪、陈永晞、叶鑫升、邝浩林、尹仲明及杨朗,全部同被控于2019年7月21日在港铁元朗站大堂,与其他身份不详人等参与暴动。除林卓廷因其他案件须还押外,其余被告均获准保释。
据控方透露,因应上诉庭的判例指,法庭审案时应考虑案中的大环境,因此就本案要求新增将两条片段呈堂,让法官考虑当时的大环境。该两段视频片段是有关案发当日在上环、维多利亚公园及元朗发生的事。不过7名被告均反对将片段呈堂,并质疑片段与本案的关联性。法官最终决定于下周一先处理此部分的争议,其后案件才正式开审。
作者丨陈淼松,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笔
编辑丨宋菁菁,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排版丨丘慧,深圳卫视直新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