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伐克在9月30日举行国民议会选举,菲佐领导的亲俄政党 “方向党”胜出。这场选举被视为该国继续亲西方路线还是转向亲俄罗斯的关键。斯洛伐克作为欧盟和北约成员国,若菲佐及其领导的“方向党”成功组建政府,斯洛伐克的外交走向将面临变量。一方面,加入匈牙利的行列将挑战欧盟在支持乌克兰问题上的共识;另一方面,也将标志着该地区地缘政治立场的进一步转变。
斯洛伐克前总理罗伯特·菲佐一直巧妙游走于亲欧主流、反美欧的民族主义立场之间,并且善于根据民意或政治现实变化而改变路线。他在长达30年的政治生涯中摸索出了自己的路线,通过迎合民意获得了选民青睐。菲佐强调了对通过斯洛伐克前往西欧的移民人数增加的担忧,反映了许多斯洛伐克人传统上对俄罗斯的热烈情感。自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这种情感在社交媒体上逐渐升温。
选前,菲佐承诺停止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并努力促成和平谈判,这与匈牙利领导人欧尔班·维克托的路线接近,但遭到乌克兰及其盟友的反对。如果菲佐成功组建政府并加入匈牙利的行列,将挑战欧盟在支持乌克兰问题上的共识。然而,“声音-社会民主党”可能成为组建下届政府的“造王者”,最终斯洛伐克政府的走向以如何组建联合政府为关键。
斯洛伐克政治生态中,亲欧、亲美和亲俄力量相互博弈,目前亲俄力量得势,但也不排除其他力量对其进行制衡调整。在现今快速变化的国际形势下,斯洛伐克面临的问题不仅是外交路线的选择,同时还有民主治理、经济发展、社会矛盾升级等问题。这次选举是斯洛伐克政治生态变化的缩影,更需引起各方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