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新冠肺炎,我们都经历过那些“疫情笼罩”的日子,每提起都心有余悸,还记得那些“排队咽拭子”的场景,以及病毒对身体的伤害。
三年疫情,我们如今告别了“新冠”,生活也回到正轨。但是其实,有一种比疫情更可怕的危机,已经悄无声息地侵入了各个城市,而大多数人却浑然不觉,还是建议大家,一定要做好防范。
1、新冠后,经济复苏遇到了一些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2020年全球经济萎缩了3.5%,是算是一次特别严重的衰退。虽然2021年和2022年全球经济有所恢复,但仍然低于预期水平。
其中,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受到的影响更大,2020年经济萎缩了5%,2021年和2022年的增长率也只有4.3%和4.7%,远低于2019年的5.5%。这意味着这些国家在消除贫困和促进共享繁荣方面,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而在国内,虽然2020年实现了2.3%的正增长,成为全球唯一实现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但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例如,内需不足、就业压力、债务风险、金融脆弱性、环境污染等。这些问题都可能影响未来的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已经过去了,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相反,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新冠后的时代,我们面临着更加复杂和艰难的经济形势,需要更加努力和创新才能应对。
2、未来就业,建议大家注意2个大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未来就业也将面临着巨大的变化和挑战。如果我们不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动,可能会错失机会或者陷入困境。因此,在这里我想给大家提出两个建议:
①、夕阳产业,一定要尽量远离
所谓夕阳产业,就是那些已经过时或者即将被淘汰的产业。例如,传统制造业、煤炭能源、纸媒出版等等。这些产业由于技术落后、市场饱和、环境污染等原因,在未来将难以继续发展或者保持竞争力。
如果我们选择从事这些产业或者相关职业,就可能面临着收入下降、工作不稳定、职业发展受限等问题。
而且,由于这些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很长的时间和成本,我们也很难在短期内转换到其他更有前景的领域。
因此,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进入这些夕阳产业,或者尽早从这些产业中跳出来,寻找更有潜力和发展空间的新兴产业或者传统产业的新模式。
②、尽量在一二线城市选择工作
一二线城市,就是那些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社会活跃的大城市。例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等。这些城市由于拥有更多的资源、机会、创新和活力,在未来将继续引领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如果我们选择在这些城市工作,就可以享受到更多的优势和便利。例如,更高的收入水平、更广阔的职业选择、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更完善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等。
当然,这些城市也有一些缺点和挑战。例如,生活成本高、竞争压力大、环境污染严重等等。但是,相比于三四线城市或者农村地区,这些问题都是可以克服或者改善的。
因此,我们应该尽量选择在一二线城市工作,或者努力争取到这些城市工作的机会。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经济形势,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生活梦想。
写在最后
总之,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是我们还不能放松警惕,因为真正的苦日子还没有到来。
我们要认清未来的经济危机和就业变化,做好相应的准备和调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冠后的时代,迎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创造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