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尔发生政变,阿卜杜拉哈马尼成为新领导人,财政部长遭通缉
【今日非洲新闻】美国总统乔·拜登在一份声明中宣布,美国将撤离尼日尔,结束对该国的干预。这一消息引发了全球各地的关注,并导致了地缘政治格局的重新洗牌。
根据来自美国情报机构的消息,7月26日,尼日尔发生了一起政变事件。政变军人扣押了总统巴祖姆,并宣布实施宵禁。随后,政变部队宣布阿卜杜拉哈马尼为新领导人,并对前财政部长展开通缉,要求其解释国库资金的去向。
尼日尔的政变在非洲并不罕见,然而这次政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尼日尔位于非洲中心地带,被认为是法国的"心头肉"。法国曾长期殖民统治尼日尔,并将其视为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基地。
尼日利亚、西非经济共同体和法国等利益相关方对政变事件表态不一。尼日利亚威胁将对尼日尔发动攻击,而西非经济共同体则决定对尼日尔实施全面经济制裁。法国警告称,如果尼日尔的局势不能改善,将不排除发动空袭的可能。
布基纳法索、利比亚、几内亚、马里等国则表示绝对支持新政府。其中,布基纳法索和马里更宣称任何对尼日尔的侵略都将视为对自身的侵略。阿尔及利亚明确表态,愿随时武装支持尼日尔。
尼日尔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地缘位置,还在于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铀矿。尼日尔的铀矿是供应法国核能发电所需的关键资源。根据尼法双方协议,尼日尔只能将矿产单方面出口给法国,并由法国确定价格,尼日尔仅获得矿产收益的8%。这一情况多年来引发了民众的不满和反抗。
尼日尔政变引发了对地区稳定和国际利益的担忧。欧盟关注尼日尔的"叛变",因为该国在天然气供应方面具有重要地位,一条从尼日尔至阿尔及利亚再运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计划受到威胁。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在政变后宣布撤离尼日尔,并召回了部分驻军。这被解读为美国对地区局势的漠视。中国则发表声明,希望尼日尔军队不要为难前总统巴祖姆,并称巴祖姆为"中国人民的朋友",展现了对巴祖姆的支持。
此次政变让法国丧失了对尼日尔的控制,后续局势难以预测。法国在萨赫勒地区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尼日尔成为其仅存的存在。同时,该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也因政变而发生变化,各国势力重新洗牌。
对于尼日尔来说,政变后的局势依然面临挑战和不确定性。国内局势动荡,而世界各国对于新政府的态度也不一。接下来,关注尼日尔的发展将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以上为《今日非洲新闻》的最新报道,将继续关注尼日尔政变事件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