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情况表明,美方近期不断排出高官和权威人士访华,应该不是来缓和双边关系的,而是来对我们进行威胁和劝降的。
美国财长耶伦回国后,在7月17日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即将完成对华征收关税的四年期审查,她在最近的访华之行中也讨论了这一问题。
中方肯定希望美方能够取消关税,但是耶伦明确表示,任何取消关税措施的举动都将激起美国国内的政治反应,共和党议员及总统候选人会寻求加大对拜登政府的压力。
所以,耶伦称“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是一个我们可以取得进展的领域,但我要说,至少在目前将其作为一个缓和的领域还为时过早。”
解读一下,那就是耶伦已经明确表示,就是短期内,美国人不会取消对我们的关税了。
尽管这些言论让人失望和反感,但是耶伦说的是个大实话。这些言论也反映了中美关系目前的残酷现实,那就是反华排华,是如今美国政治领域的主要基调和氛围。
关税的问题属于老生常谈了,在一年前,美国通货膨胀最严重的时候,拜登政府就曾经考虑过取消加征关税的事情。但是来自财政部的这个提议,遭到了贸易代表戴琪激烈的反对,最终没有落地。
如今,美国的通货膨胀已经明显回落,取消关税的迫切性更没有那么重要了。
我们回顾一下,从特朗普上台以后,美国对我们所进行的各种制裁措施,几乎都没有被取消过,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显而易见,民主党政府不敢轻易取消任何一个对中国的制裁措施,因为取消任何一个,都会遭到共和党的猛烈抨击。同样的,共和党要想赢得大选的胜利,也只有更加反华,才有可能增加上台执政的机会。
反华已经成为美国当前政坛的基本路线。任何反华的行为和政策,都属于政治正确,而任何与中国缓和关系的努力,都会被认为有损国家利益。
包括美国军方在内,即使十分希望跟我们恢复军事层面沟通,以避免发生正面冲突,但是也很难通过解除制裁来表明缓和的意图。
所以,美国方面目前还是站在实力的角度,居高临下的来和中国谈判。近期,美国频繁地排出布林肯,耶伦和百岁老人基辛格来出访,这些人来中国,主要的目的和基调,看来不是为了缓和关系,而是为了威胁和劝降我们的。
估计拜登政府是希望采取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迫使我们能够做出让步和妥协。比如对弯弯的态度,比如发展高科技的方向,比如和俄罗斯的关系等问题,美方肯定希望我们能够按照他们的立场和想法,来做出一定的变化和调整。
但是他们太一厢情愿了,在底线原则和核心利益面前,我们绝对不会有半点让步。双方走到今天,各种较量也都进行过了,各种结果也都体验了,所以即使美国继续采取变本加厉的制裁措施,我们也不会妥协的。
当然了,面对美方的制裁和各种威逼利诱,我们自己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做好自力更生的打算,做好长期对抗的打算,做好尽可能依靠自己走出经济困难的打算。因为,暴风雨有可能来的会更加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