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峰会结束后,德国第一个出手,要在中国面前重新定义德国

2023年07月13日22:26:01 国际 1164

北约维尔纽斯峰会期间,该组织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曾对外表示,31个成员国已商定共同对付中方。本以为他的话只是做做样子,未曾想峰会刚结束,德国便第一个对中方出手,要在中国面前重新定义德国。于是,德总理朔尔茨亲自背书,出台了首个“中国战略”,直言要降低对华经济依赖。

环球网报道,德国做出此举的原因在于,该国认为与中方具有“系统性竞争”,故而要在关键领域避免对中方产生“依赖”。简单来说,就是以后德国与中方的经贸往来,将受到德政府的管控。一旦其认为存在所谓的不合理之处,便有权叫停相关合作。

北约峰会结束后,德国第一个出手,要在中国面前重新定义德国 - 天天要闻

其实,降低对华经济依赖这个词不止朔尔茨用,德外长贝尔伯克也在用。只是,相较于朔尔茨委婉的说法,贝尔伯克直接很多。在她看来,此前德国大量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结果俄乌冲突一来,立马暴露了德严重依赖俄能源的问题。本着“宁肯杀错,不可错放”的原则,贝尔伯克将之套用在德中经贸关系上,也就有了经济上不能过度依赖中国的说法。

贝尔伯克的观点完全是生搬硬套,中德贸易规模庞大不假,但跟天然气的事沾不上边。一方面,涉及产品不同。德国贸易产品为天然气,属于生活工业必需品,且德国是需求方,自然会承受主要伤害。反观中德贸易产品,一般为高端机床、医疗器械和各类汽车等高附加值货物,且中方为需求方。按照德国的说法,中方才是依赖的一方,哪里轮得到德国叫苦。

另一方面,天然气的事主要责任在德国,若非朔尔茨政府执意跟随美国“援乌抗俄”,又怎会被俄罗斯“断供”。中方与德国不存在类似的复杂关系,朔尔茨又何必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担忧。

北约峰会结束后,德国第一个出手,要在中国面前重新定义德国 - 天天要闻

事实上,降低对华依赖只是一个借口,之所以一再拿中方做文章,归根结底还是朔尔茨扛不住国内、欧盟和美国的压力。与国际上主流的一党执政不同,朔尔茨政府是多个党派联合执政,其中不少是“亲美反华”分子。换句话说,朔尔茨无法掌握全部权力,也就逃不过处处受制于人的困境了。欧盟和美国则很好理解,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是坚定的“挺美者”。在美国喊出与华“脱钩”的背景下,她自然要逼迫德国这个欧盟最大经济体响应号召。否则的话,德国的降低依赖为何仅针对中方,而非美国?

北约峰会结束后,德国第一个出手,要在中国面前重新定义德国 - 天天要闻

今年6月,美国某知名半导体企业获得德国许可,可在德东部城市马格德堡市建设两座芯片制造厂,涉及金额约300亿欧元。若按照某些德国人的逻辑,美国此举难道不会影响德本土半导体企业成长?当然会,只是德国不敢说而已。不但不能说,还得给对方好处。据外媒披露,对于美企在德投资建厂的行为,德国将向其发放100亿欧元补贴。有意思的是,这个时候德国却没人站出来喊降低经济依赖。

其实,在欧盟跟德国处境相同的国家不少,共同点是与华经济联系密切且涉及高技术设备,因此他们大都承受着来自美国的压力。不过,并非所有国家都会按美国的意愿办事,法国就不搭理,坚持“我的事情我做主”。然而,仔细观察会发现,坚持走自主道路的法国,并未因为与华来往受到影响。相反,靠着中方送出的订单,法国经济数据还涨了一波。因此,本文认为,朔尔茨真按“中国战略”中的内容执行,非但不能给德国所谓的安全带来保障,还会使当前经济发展本就不顺的德国雪上加霜。

北约峰会结束后,德国第一个出手,要在中国面前重新定义德国 - 天天要闻

顺势提一下,降低对华经济依赖只是德国人的说法,在欧盟是对华“去风险”,在美国叫与华“脱钩”。无论哪一种,本质都是相同的,即以行政权力强行干预正常贸易。对于这种明显违反规则的操作,本文只能说“在中国面前重新定义德国”可谓想得太多。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部分全国和山东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调研山东法院工作 - 天天要闻

部分全国和山东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调研山东法院工作

为认真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和民主协商有关要求,做实主动接受监督工作,5月12日至15日,山东省法院邀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调研山东法院工作。视察调研期间先后在潍坊和青岛召开工作汇报会和征求意见座谈会,听取法院工
米价居高不下 日本新农相承诺投放低价储备米 - 天天要闻

米价居高不下 日本新农相承诺投放低价储备米

日本新上任的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24日说,政府计划直接将储备米卖给零售商,而非像之前一样拍卖给中间商,希望以此平抑米价。 小泉进次郎当天在札幌市发表演讲时表示,政府将绕过那些阻碍政府控制价格的拍卖机制,与零售商“直接签合同”,同时调低米价,以一袋5公斤装大米2000日元(约合101元人民币)的价格出售。 日本...
世乒赛:王楚钦/孙颖莎混双夺冠 - 天天要闻

世乒赛:王楚钦/孙颖莎混双夺冠

5月24日,冠军中国组合王楚钦/孙颖莎(右)在颁奖仪式上。当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2025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混双决赛中,中国组合王楚钦/孙颖莎3比1战胜日本组合吉村真晴/大藤沙月,夺得冠军。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5月24日,冠军中国组合王楚钦
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提请审议 专家:全链条监管与大数据+AI结合是趋势 - 天天要闻

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提请审议 专家:全链条监管与大数据+AI结合是趋势

据新华社报道,5月23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决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会议指出,要按照急用先行的原则完善有关法律规定,构建更加科学严谨的食品安全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体系。要进一步推动食品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变,强化全链条监管。要突出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治...
突发坠机,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 天天要闻

突发坠机,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来源:央视新闻 新华社美国圣迭戈坠机事件中机上六人全部死亡当地时间5月23日,据央视记者消息,美国圣迭戈小型飞机坠毁事故造成机上六人全部遇难。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官员表示,飞行员可能并未得知其计划降落的机场跑道灯已停止运行。据NTSB调查员介绍,这架小型飞机于22日凌晨试图降落在蒙哥马利-吉布斯行政...
济南市总工会举办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事迹报告会 - 天天要闻

济南市总工会举办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事迹报告会

5月23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事迹报告会在职工剧院举行。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一级巡视员吕灿华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聆听新时代奋斗者的感人故事,汲取榜样的力量。
美联邦法官叫停限招令,能阻止特朗普的禁令实施吗? - 天天要闻

美联邦法官叫停限招令,能阻止特朗普的禁令实施吗?

先说结论,特朗普的限制招生令,大概率是实行不下去的。这项政策得罪了美国太多的人和利益相关群体,特朗普政府的限招令势必会引起极大的反制,最终结局,只能是像禁穆令那样被地方法院的判决所推翻。加利福利亚州联邦法院发布的临时禁止令,只是阻止特朗普政
2025年耶鲁大学模拟联合国大会中国会议在深启幕 - 天天要闻

2025年耶鲁大学模拟联合国大会中国会议在深启幕

5月23日,2025年耶鲁大学模拟联合国大会·中国会议(YMUN China 2025)在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高中部正式开幕。来自广东、江苏、辽宁等14个省份及港澳地区92所学校的参会代表以及蒙古国、俄罗斯等海外代表近500名青少年齐聚鹏城,围绕全球治理议题展开深度对话,展现中国新生代的世界担当。本届会议由美国耶鲁大学国际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