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欧盟主席冯德莱恩一同访问中国,是近几天最受关注的新闻之一,不过两人虽然是同行,但中方却给出不同的外交措辞。中国外交部的通告中,马克龙是应中国领导人“邀请”访华,而冯德莱恩访华是“经中欧双方商定”。那么这其中巨大的区别,欧盟能看的明白吗?
(应中方元首邀请,法国总统马克龙将于4月5日至7日对华访问)
法国,作为欧盟领头羊,在欧洲的地位举足轻重,甚至有着“风向标”的作用。中国和法国都拥有灿烂的文化、广阔的市场、巨大的国际影响力,因此中法的交流和碰撞,对两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积极的作用。而欧盟则是代表包括法国在内的大部分欧洲国家,本应该站在更理智的立场上看待中欧关系,但是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却总是仇视中国,使中欧关系在政治上走下坡路。
(经中欧商定,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将于4月5日至7日访华)
在4月3日当天,也就是马克龙和冯德莱恩在启程访华前进行了商讨,之后冯德莱恩向媒体表示,希望中方采取手段制止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行动。这个说法的另一层意思是,中国有能力制止俄罗斯,只不过中国还没那么做。这个意思很直接就把中国推到了俄乌冲突的“当事人”的角色上。
冯德莱恩的说法与马克龙不同。消息人士称,马克龙确定访华之后强调,中方参与劝和俄乌的努力是“好事”,并希望中国继续发挥作用。这个说法虽然也很隐晦,但至少肯定了中方的作用。
(马克龙和冯德莱恩的对华态度有微妙区别)
所以二者的主观区别非常明显。另外,中国和法国在贸易上取得了长足进步,光2021年,中法两国的贸易规模达到800亿美元,创造了历史新高。未来在核能、农业、绿色能源、科技创新等方面还会有深入的合作。中法的合作,有机会成为中欧合作的“教科书”,但冯德莱恩的态度却比较消极。
此前,冯德莱恩公开讲话称,中欧虽然贸易合作紧密,但却是“不平衡”的,因此她鼓励欧洲对华做出“更大胆”的行动,而且还表示,由于过去三年,中国和世界发生巨大变化,所以《中欧关系协定》需要重新评估。西方媒体认为,这是在暗示欧盟可能会退出该协定。
(《中欧关系协定》对中欧双方有着重大意义)
在中方看来,《中欧关系协定》对中欧关系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冯德莱恩在这个文件上做文章,将对双方关系造成严重打击。即便冯德莱恩是故意通过这个方式给中国施压,那中方也不得不警惕欧盟的做法。
那么,冯德莱恩这个态度来华访问,还有资格接受中方的高级别外交待遇吗?
对于中国来说,已经是给出了最大的诚意。中方明白,现在的欧洲正面临着重大的抉择:要么是继续跟随美国狐假虎威,忍着经济危机、能源危机的“剧痛”充当美国的打手;要么是借助美国自顾不暇的机会,重拾战略自主权,与中国合作,构建多极化世界格局。中方自然是会全力帮助欧洲选择后者。所以即便冯德莱恩来者不善,中方也很珍惜与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不少欧洲人认为,冯德莱恩很多时候代表着美国的利益)
当前的趋势是,欧洲的经济正在面临困难,美国也正处在“四面楚歌”的困境中,反倒是中俄互相扶持着,创造出不一样的新气象。如果欧洲人有勇气站出来,对美国霸权说不,那就有可能彻底摆脱美国的控制,拥有真正的战略自主权。反之,欧洲会成为俄乌冲突真正的牺牲品,成为美国恢复经济的“供血者”,陷入无尽的灾难循环当中。
中国此次对马克龙和冯德莱恩不同的态度,马克龙很清楚,而冯德莱恩代表的欧盟,能不能想清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