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每月有1.5亿活跃用户在使用tiktok,占全国人口的近一半。(新华社/图)
美国当地时间2023年3月23日,短视频巨头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出席美国国会众议院能源和商务委员会听证会,接受52名委员会成员的质询,回应国会议员们所关注的数据隐私安全、未成年人保护以及外国势力影响等问题。这是他第一次出席美国国会为tiktok作证。
听证会前一天,数十名tiktok创作者在美国纽约民主党众议员马尔·鲍曼主持的新闻发布会上反对美国禁止tiktok,支持者们站在国会大厦前,手上举着的标语写道:“keeptiktok”“tiktok helped grow my business”。
正式作证之前,周受资提交了一份书面证据。在这份书面证据中,他言辞恳切地介绍自己的家乡新加坡与其美籍华人妻子,介绍tiktok在国会关注话题上所做的各种努力并做出四点承诺。他提到,出于对国会的重视,tiktok已经提供远远超出法定义务的信息量。
尽管如此,美国人并不买账。《华盛顿邮报》报道,委员会主席罗杰斯支持美国封禁tiktok,她的助手最近表示,周受资在作证中所说的任何话都不会改变她的想法。在长达五个小时的听证会中,周受资接受了四十多轮的质询。
多名议员要求周受资表态他和tiktok与中国政府的关系,但他们没有听到想象中的答案。一名议员在听证会中表示,他听到的问题比答案多。
“我们也注意到tiktok公司的有关表态。”3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此事时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依法保护数据隐私与安全,从来没有也不会要求企业或个人以违反当地法律的方式,为中国政府采集或提供位于外国境内的数据信息和情报。
听证会现场。(央视新闻/图)
“mr.chew,yes or no?”
周受资是新加坡人,平时都在新加坡办公室为tiktok服务。正如新加坡在世界中扮演着中西文化桥梁的角色,周受资被tiktok创始人张一鸣寄予平衡中西文化冲突的厚望。他长着一张年轻的东方面孔,其履历显示他是典型的西方精英。
但这些背景并没有让周受资在听证会“好过”一点。
近五个小时的听证会中,焦点更多集中在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与中国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否会受中国政府影响为其从事“间谍”活动,且大多数的设问为假设性提问。
提问时,议员们会大篇幅陈述背景信息,但周受资多数时候被要求只做是非回答。一旦他想做更多阐述,立马会被议员们用“mr.chew,yes or no?”来打断。
在美国人关注的国家安全问题上,周受资强调字节跳动是一家全球性的私人企业,60%股权由全球投资者持有,且董事会五名成员中有三名是美国人,而tiktok总部位于新加坡和洛杉矶,tiktok在中国大陆不可用,不会受到中国政府影响。
回答中,周受资尽力淡化tiktok与中国的渊源,并呼吁“所有权并非解决问题的核心”。但他的解释并未赢得国会议员的认可,他们对tiktok独立性的怀疑始终如一。
数据安全是美国议员关注的另一核心议题。多名议员怀疑tiktok用户数据会提供给中国政府用于监视美国人。他们依据的是美国媒体此前的报道,字节跳动的员工不当访问了几名美国公民的个人信息,美国政府已对字节跳动展开刑事调查。
周受资回应数据安全问题时介绍,tiktok正耗资15亿美元建立“防火墙”,名为“得克萨斯计划”,这一计划能够保障美国用户数据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并受美国人监督。一名得克萨斯州共和党众议员当众表示,“得克萨斯州不是合适的名字。我们支持自由和透明度,我们不想要你的项目。”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他们曾在2020年与隐私研究人员合作,深入研究tiktok后发现,这一应用程序所收集的用户数据与其他主流社交媒体大致相同。2021年,多伦多大学公民实验室的台湾研究员pellaeon lin对tiktok的用户数据收集进行了另一项技术分析,得出类似的结论。
根据周受资的说法,美国用户创建的新tiktok数据已经存储在美国科技巨头甲骨文运营的基于云的服务器上。
还有多名议员提及tiktok不良引导伤害美国未成年人事件,指责tiktok并未像抖音那般做严格的内容审查。对此,周受资亦表示,这些问题并非tiktok独有,是整个行业共同面对的挑战。这一说法也未被国会议员接受。
“听证会本身没有听取意见的意思。”中国现代关系国际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峥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美国国会举办听证会的目标还是在于对美国民众进行公众教育,渲染tiktok对美国人民的威胁,以便推进国会相关立法。目前美国国会最为激进的一项立法是禁止联邦政府雇员在通讯设备安装tiktok,暂时还没有禁止美国民众使用tiktok。
tiktok发言人布鲁克·奥伯维特(brooke oberwetter)在听证会结束后向cnn发布声明,周受资准备好回答来自国会的问题,但不幸的是这一天被政治上的哗众取宠所支配,无法说明进行中的真正的解决方案。
美方出台禁止性规则概率较大
从特朗普政府起,tiktok就面临着两个选择:出售或者被封禁。在拜登政府时期,这一问题再次被摆到tiktok面前。
特朗普在2020年8月颁布全面禁止使用该应用程序的禁令,2021年6月拜登撤回特朗普的封禁行政令,并全面审查由外国控制的app。
在周受资出席听证会前,拜登政府向字节跳动发出警告,要求它必须出售tiktok,否则tiktok有可能被禁止使用。
对此,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回应,出售或剥离tiktok,涉及技术出口问题,必须按照中国的法律法规履行行政许可程序,中国政府将依法作出决定。
这一消息在听证会中被引用,美国国会议员将其作为tiktok无法摆脱外国政府干涉的一项证据。
剥离和封禁都不是周受资所希望看到的结果。他在提交给议会的书面证据中明确表达这一立场:“我不相信伤害美国企业、压制1.5亿美国人声音、设置市场竞争禁令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样地,剥离也不能解决我所听到的问题。”
从听证会的情况来看,周受资的作证未能让国会议员打消对tiktok的顾虑,反而让两党实现近三四年来少有的团结,整场听证会没有一个立法者声援tiktok。
“从美方的盘问方式来看,他们并没有给tiktok足够机会澄清和展示,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和倾向性。”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沈括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从目前观感来看,美方出台禁止性规则倾向明显,概率较大。
听证会举行的同时,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华纳在cnbc一档节目中讨论他的两党法案——限制法案。该法案将允许联邦政府监管甚至禁止包括抖音在内的属于国家安全领域的外国生产技术。他介绍,他的法案仅讨论通信技术,还谈论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合成生物学等领域,这些领域现在也由技术定义。
除美国政界以外,美国社会也不乏封禁tiktok的声音。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近期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超过90%的美国公众曾听说或者阅读过tiktok的内容,在听说过tiktok的美国人中,61%的人赞成美国政府禁止该app,反对者仅有39%。
《华盛顿邮报》最新发布的民意调查也显示,41%的人支持封禁tiktok,25%的人反对,余下34%的人不确定。有71%的美国人表示他们对tiktok母公司位于中国一事感到担忧。
“不能认为(这次听证会)是tiktok的最后一次机会。”吴沈括说,这场听证会将成为后续美方决策的依据之一,但国会通过相关法案的最终签署权还是在美国总统;其次,国会通过相关法案也只是授权式立法,是否落地实施还是由美国总统决定。
对于这场听证会是否将影响到tiktok在美业务,李峥表示,目前较难判断,在过去两年中,tiktok发展一直较为顺利。尽管美国多次传出对tiktok的禁令,但也没有实际上终止tiktok在美国的业务,对其业务影响不一定会那么大。
听证会前两天,穿着黑色卫衣外套和浅蓝色牛仔裤的周受资发布了一条tiktok短视频,语气兴奋地向tiktok用户问好,向所有人宣布美国每月有1.5亿活跃用户在tiktok分享、创造、学习,近500万家美国企业用户使用tiktok开展业务。
南方周末记者 周小铃 南方周末实习生 柯昕煜 李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