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说】美媒:入侵伊拉克20年后,美国给伊拉克人带来的创伤仍挥之不去

2023年03月21日18:27:13 国际 6891

中国日报网3月21日电 20年前,美国及其西方盟友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在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不顾国际社会强烈反对,大举入侵伊拉克。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0日刊文称,美军入侵伊拉克,在这里部署军事基地、检查站和军队,实施长达8年的占领。随之而来的并不是和平,而是令伊拉克陷入内战,被暴力冲突和分裂所淹没。虽然已经过去了20年,但美国发动的这场战争所带来的创伤依然萦绕在伊拉克人的心头。

【世界说】美媒:入侵伊拉克20年后,美国给伊拉克人带来的创伤仍挥之不去 - 天天要闻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截图

在入侵伊拉克之后的几年时间里,美军扣押了2万多名伊拉克战俘。此外,根据英国非政府组织创办的“伊拉克死亡统计”(iraq body count)网站的数据,在美军入侵和撤军期间,约有12万伊拉克平民丧生。

文章提到了一位名叫萨拉赫·赛义夫(salah nsaif)的伊拉克人。2003年,在他32岁的时候,他被美军囚禁在臭名昭著的阿布格莱布监狱。尽管现如今他和妻儿远离家乡,但战争的恐怖仍时时刻刻困扰着他。

对于赛义夫和他的家人而言,被囚禁的伤疤至今仍在身体和精神上挥之不去。“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极为痛苦。”他说,这对他产生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不再做噩梦”。

赛义夫告诉cnn,在被囚禁期间,他多次被剥光衣服、被抢走食物,看守监狱的美军甚至用狗来恐吓他,还把他单独监禁。

在2008年针对负责阿布格莱布监狱审讯工作的美国政府军事承包商的诉讼中,来自美国宪法权利中心(center for constitutional rights)的凯瑟琳·加拉格尔(katherine gallagher)担任赛义夫的律师。据她透露,赛义夫根本没有被指控犯有任何罪行。

文章称,对于无数伊拉克人来说,虽然一些身体上的创伤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合,但战争及其后果给他们心理上造成的伤害却一直留存到今天。

2004年,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事件被曝光,整个世界为之震惊。在许多伊拉克人眼中,这场战争的残酷是“赤身裸体、被皮带绑着的囚犯们像胎儿一样堆在一起,而美军士兵却对着镜头微笑”。

被称为“酷刑备忘录”(torture memos)的文件在之后几年里被披露,其中显示这些审讯手段是由美国布什政府授权的。人权观察组织表示,这些手段通常是指酷刑、性侵和强奸。

对于赛义夫而言,逃离这些痛苦的回忆仍然非常困难。20年之后的今天,他依旧等待着正义到来。

【世界说】美媒:入侵伊拉克20年后,美国给伊拉克人带来的创伤仍挥之不去 - 天天要闻

文章还表示,2011年,当美国从伊拉克撤军时,很多伊拉克人认为这是一个新时代到来的黎明,一个将使战争留下来的伤害得到治愈的时代。但美国的入侵导致了“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的创建,2014年底,伊拉克和叙利亚的“伊斯兰国”组织(isis)已经占领了大片地区。

文章提到了一位名叫阿巴斯(abbas al duliami)的孩子,美军占领伊拉克时,他才只有5岁。2007年,为了躲避大屠杀,他随家人逃到了叙利亚。虽然年纪还小,但阿巴斯也表示自己的童年被夺走了。

英国创伤专家亚历山德拉·陈(alexandra chen)表示,这样的情况在伊拉克年轻人中很普遍。科学研究表明,孩子出生后的最初5年是大脑发育最敏感的时期。

2011年,阿巴斯同家人回到了巴格达,希望重新开始。然而,“伊斯兰国”组织带来的动荡威胁着他们的新生活,迫使他们再次搬家。如今,虽然阿巴斯完成了学业,但他说战争的噩梦还在持续困扰着他。

“在那些年里成长很艰难,因为我当时还是个孩子,那么多年来一直看着人们在街上被绑架或者遭到杀害。这一直伴随着我。”阿巴斯说。

而对那些没能成功逃离的人来说,创伤永远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现年28岁的古夫兰·穆罕默德(ghofran mohammed)回忆说,每天都能看到美军在街上抓人。“我的父母了解到我的精神创伤之后,告诉我要忘掉一切,鼓励我继续生活和学业。”她说。

创伤专家亚历山德拉·陈认为,虽然治疗能够帮助弥合创伤,但并不是解决办法。“这并不是难事,除了防止创伤之外,制止战争才是解决之策。”

(编辑:高琳琳 编辑:韩鹤)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克里姆林宫谈特朗普与普京的潜在会面 - 天天要闻

克里姆林宫谈特朗普与普京的潜在会面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5月5日表示,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和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之间的会晤在许多方面都是必要的,但尚未安排。
延斯·施潘当选德国联盟党新任主席 - 天天要闻

延斯·施潘当选德国联盟党新任主席

当地时间5月5日,德国联邦议院联盟党议会党团选举延斯·施潘接替弗里德里希·默茨担任新任主席。延斯·施潘已在德国联邦议院任职20多年,2021年大选失败后,在联盟党作为反对党时期,延斯·施潘担任议会党团副领袖之一。施潘主要参与经济政策制定。此前,他还曾担任卫生部长、财政部议会国务秘书。 (总台记者 康玉斌) ...
美民众日常生活遭关税无差别冲击 特朗普:不担心经济衰退 - 天天要闻

美民众日常生活遭关税无差别冲击 特朗普:不担心经济衰退

美国政府滥施关税,从护肤品到服装,从家具用品到药品,美国民众日常生活各个方面遭受无差别打击。近日,美国媒体就分析了关税政策是如何影响美国普通民众生活的。美国媒体主持人:《纽约时报》近日分析了如果没有中国制造的产品,美国家庭会是什么样。报道指出哪些日常用品可能面临价格飙升或短缺,简而言之,那太多了。事...
法国宣布投资1亿欧元吸引外国科研人员 - 天天要闻

法国宣布投资1亿欧元吸引外国科研人员

新华社巴黎5月5日电法国总统马克龙5日宣布,在美国减少对科学的资助之际,法国政府将通过“法国2030”国家投资计划额外提供1亿欧元来吸引外国的科研人员,特别是来自美国的科研人员。当天“选择欧洲科研”大会在巴黎索邦大学举行,旨在鼓励全球的科研人员选择欧洲和法国作为工作地点。马克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以及欧...
特朗普:不排除动武 - 天天要闻

特朗普:不排除动武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5月4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播出的一档节目中,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就其“夺取格陵兰岛”提议进行说明。针对“使用军事力量吞并格陵兰岛”的说法,特朗普表示“不排除”这种可能。他在采访中表示,他对武装夺取格陵兰岛这件事情的发生仍持“怀疑态度”,但他表示这种可能性“肯定”存在。“我们非常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