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特派记者与阿德亚曼民众一起排队撤离震区,4小时才等来大巴,人们期待破碎的家园早日恢复

2023年02月13日22:20:03 国际 1778

极目新闻特派记者 满达 胡莉 发自土耳其阿德亚曼

后方统筹记者 李曼英 宋清影 实习生张佳怡

土耳其时间2月13日上午9时,极目新闻特派记者结束在阿德亚曼的采访,前往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受强震影响,阿德亚曼许多房屋被毁,大量民众无家可归。由于日常的交通系统整体瘫痪,人们需要集中排队报名,通过政府统一安排的大巴,才能从阿德亚曼撤离,前往新的安身之所。

土耳其时间2月13日下午1时,在阿德亚曼省政府大楼排队等待4小时后,记者终于搭上了前往安卡拉的大巴。4个小时的等待里,记者与许许多多的阿德亚曼普通民众以及难民有过短暂的交集。他们的处境让人唏嘘,他们的坚强与乐观也让人感动。

无家可归的民众排队撤离

阿德亚曼本身是有机场的,如果一切正常,从阿德亚曼就有航班直飞伊斯坦布尔和土耳其其他地方。但是震后,阿德亚曼整个公共交通系统几乎全部瘫痪,大部分居民区受到严重破坏,不少民众需要从此地撤离,交通资源变得异常紧缺。

土耳其时间2月13日上午9时,在阿德亚曼省政府大楼,记者看到,大楼大厅有一个咨询台,来咨询怎么离开阿德亚曼的民众络绎不绝。不少人带着小孩儿,还有一家好几口都在那里等待咨询。除了排队咨询、等待离开的普通民众外,还有一些此前从叙利亚过来的难民。他们来此处等待政府的安排。记者了解到,阿德亚曼的交通目前由土耳其的应急管理部门统一进行调配,有撤离需求的民众需要先向工作人员报名登记,工作人员再根据这些需求统一安排大巴。从阿德亚曼省省政府门口出发的大巴有几处目的地,其中之一是前往阿德亚曼机场,而后坐飞机离开,不过,到达机场后,不一定有机票。只能先到机场,再做进一步安排,滞留机场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担心没有机票,也可以乘坐大巴到其他周边城市,例如安卡拉。民众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由选择。

等待大巴的过程是漫长的。从上午9时开始,尽管有志愿者引导,有土耳其媒体朋友帮忙了解、沟通,记者排队登记、等候大巴还是花了不少时间。记者在阿德亚曼省政府大楼的避难处看到,在这种极度艰难的情况下,一名父亲将宝宝放在沙发椅上,而后想办法逗他开心。他想尽最大的努力,让孩子开心点,不受灾难带来的苦痛的影响。

极目新闻特派记者与阿德亚曼民众一起排队撤离震区,4小时才等来大巴,人们期待破碎的家园早日恢复 - 天天要闻

一名父亲想办法逗他的孩子开心

在等候大巴期间,一名土耳其父亲带着他10多岁的女儿爱丽丝朝着记者走了过来。爱丽丝说,她对中国很感兴趣,想和记者合照。在合照过后,她开心地笑了,却并不满足。她又通过爸爸手机上的翻译软件,问记者能否给她一个邮箱地址,她好把合照发给记者。记者把邮箱地址给他后,她又问记者要了手机号。愉快地合影和交谈,让我们几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暂时忘记了地震带来的阴霾与不便。

极目新闻特派记者与阿德亚曼民众一起排队撤离震区,4小时才等来大巴,人们期待破碎的家园早日恢复 - 天天要闻

爱丽丝问记者要邮箱地址

土耳其时间2月13日下午1时左右,记者搭上了前往安卡拉的大巴,与记者同行的,还有另外40多名乘客。这趟旅程是辛苦的,需要10多个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这样的选择却是最稳妥的,因为至少不会滞留机场,无处可去。

她家80多个熟人均在地震中丧生

尽管语言不通,肤色不同,但身处同一个时空,面对灾难,人们总能结成彼此信任、互诉衷肠的人类共同体。

等大巴期间,一名身穿蓝色衣服的小男孩闯入记者视线,他正自顾自玩耍,却突然哭了起来。记者给了他一小块蛋糕后,他朝记者甜甜一笑。随后一名男子带着一个身穿红衣的男孩走了过来。交谈中得知,男子是两个小男孩的父亲,大一点的男孩5岁,小的3岁,父亲说阿拉伯语。男子告诉记者,他们家住阿德亚曼市,在地震中,他的家被夷为平地。更让人难过的是,5岁大儿子的耳朵似乎受到影响,现在已经听不见声音了。谈话中,5岁的哥哥因为听不到声音,不断在哭闹。3岁的弟弟则开朗很多,他似乎并不清楚发生在哥哥身上的事情。

“家没有了,我们现在无家可归。”男子说,现在他和妻子最紧迫的事,就是治好孩子的耳朵。他们正在等待政府的安排,前往下一个不确定的城市。但他们最想去的是伊斯坦布尔,因为在那里孩子也许能得到治疗。

随后记者又遇到了苏黛一家,苏黛是一名15岁的高中女生,她和父母以及弟弟妹妹生活在阿德亚曼。看到记者是外国人,苏黛和爸爸先过来跟记者打招呼,于是大家聊了起来。原来,苏黛的爸爸是当地的卡车司机,妈妈是家庭主妇。苏黛的弟弟妹妹都已经上学了。在地震中,苏黛的家被摧毁,他们所认识的80多个熟人也全部遇难。幸运的是一家人都安好。但由于家乡被严重破坏,他们接受政府安排,准备前往土耳其的梅尔辛。苏黛一家表示,他们在梅尔辛没有亲戚和朋友,但他们依然需要继续学习和生活。他们希望两到三年后,家乡阿德亚曼能够恢复如常。他们到时会回归故里,再次开启新的生活。

在大厅等待时,还有两名土耳其男子和记者进行了交谈。其中一名男子戴着帽子,留着络腮胡子,和另一名男子看起来仿佛兄弟。结果询问下才知,他们竟是叔侄,都是阿德亚曼当地人,都来自萨达特家族。他们对中国很有兴趣,也很想来中国做客。当记者问萨达特叔侄,他们接下来想要去哪个城市时,他们表示,哪里都不去,就留在这儿,因为要重建自己的家乡。萨达特叔侄告诉记者,阿德亚曼在地震前是一个漂亮的小城市,他们的家就在市郊,那儿还有一个当地著名的景点内姆特鲁公园。他们认为,重建家乡可能还要两到三年,但他们相信这座城市会恢复如初。萨达特对记者说:“你还会回到这儿吗?欢迎你再回到我们的家乡来。”

极目新闻特派记者与阿德亚曼民众一起排队撤离震区,4小时才等来大巴,人们期待破碎的家园早日恢复 - 天天要闻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大而美”法案令特朗普重拾“门罗主义”路线 - 天天要闻

“大而美”法案令特朗普重拾“门罗主义”路线

7月3日凌晨,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大而美”法案的程序性投票,投票结果219票赞成、213票反对。在提交至众议院前,美国参议院1日以51票对50票的微弱优势通过了特朗普主推的“大而美”法案。关键时刻,阿拉斯加州共和党参议员丽萨·穆尔科斯基转而支持该法案,为共和党凑足票数提供了契机,最终由副总统万斯投出决定性的一票打...
这次伊朗抓到的间谍,居然有很多印度人 - 天天要闻

这次伊朗抓到的间谍,居然有很多印度人

最近这些年,以色列在伊朗,以及亲伊朗势力范围内搞“定点清除”,仿佛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随意。 远的比如2020年在伊拉克暗杀苏莱曼尼,近的像去年在德黑兰炸死前来参加伊朗新总统就职典礼的哈马斯....
为什么说颠覆伊朗政权,对美国有弊无利? - 天天要闻

为什么说颠覆伊朗政权,对美国有弊无利?

大家好,咱们再聊一下和平论坛这件事。中国的著名学者,阎学通老师说,即使美国这样强大的国家,也不能控制以色列和伊朗交战之后,所带来的一系列的后果,依然不能够主导中东的各种局势。即使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
韦韬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代主席 - 天天要闻

韦韬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代主席

韦韬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代理自治区主席。广西日报消息,7月3日下午,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在广西人民会堂举行。会议决定任命韦韬为自治区副主席,并决定其代理自治区主席。韦韬(资料图)7月1日消息,中共中央批准:韦韬同志
聂杰英,任区委副书记 - 天天要闻

聂杰英,任区委副书记

6月28日,北京市朝阳区召开全区领导干部大会。会议宣布中共北京市委决定:文献同志不再担任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员会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吴小杰同志任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员会书记,聂杰英同志任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员会委员、常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