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支援4千万,土态度变了,解除涉华负面言论,并坚持“一中”

2023年02月10日19:21:15 国际 3425

中方支援4千万,土态度变了,解除涉华负面言论,并坚持“一中” - 天天要闻

此次土耳其遭遇特大地震灾害,中方果断援助,派遣多批救援队支援土耳其抗震救灾,土方也随之改变态度,清空其此前发布的涉华负面言论,并在与中国外长的通话中明确表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那么,土耳其清除对华负面言论,真心还是为了争取援助?抗震救灾结束后,土耳其对华态度还会反转吗?中国该如何正确看待土耳其的示好?关于以上三个问题,我将从此次土耳其地震说起,来为您深入分析。

中方支援4千万,土态度变了,解除涉华负面言论,并坚持“一中” - 天天要闻

当地时间2月6日,土叙边界发生多次地震,其中2次震级甚至达到了7.8级,截至目前,强震已经造成土叙两国超2万人遇难,有分析称,当前救援的最佳“72小时”已过,未来遇难人数可能会大幅上升,据世卫组织统计,当前已有77个国家级救援队和13个国际紧急医疗队部署到土叙两国,而中国也派出了82人的重型救援队,携带特殊设备、4只搜救犬和20吨物资驰援土耳其,同时社会层面的公羊救援队和蓝天救援队也加入搜救工作,已有部分受困民众被成功解救。

第一个问题:土耳其清除对华负面言论,真心还是为了争取援助?

此次在中国出手援助后,土耳其迅速清除了对华负面言论,是真心还是为了争取援助?

中方支援4千万,土态度变了,解除涉华负面言论,并坚持“一中” - 天天要闻

一方面,当前中国对于土耳其地震已经果断伸出援手,土方必须对此举动进行正面反馈。要知道,在西方国家的影响下,中土关系较为复杂,甚至可以说是“不太愉快”,无论是在“瓦良格”号航母的运输过程,还是一些涉华言论,都对中土关系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今中国不计前嫌支援土耳其,这种“雪中送炭”的行为也使得很多土耳其民众对中国抱有感激之情,这种时刻,土政府自然要有所表示。

另一方面,土耳其也是为了争取更多援助。毕竟在面对天灾时,除了来自国家层面的协助外,民间筹集的援助物资也是重要环节,倘若土耳其一边接受中国的帮助,一边继续在涉华问题上频频发声,势必会影响中国人民的感情,这显然不利于土耳其的震后重建工作,因此其迅速清空此前的敏感言论也在情理之中。

此外,土耳其恐怕也是想借此机会,对中土关系进行修复。本身中土之间就保持着友好往来,虽说有所磕绊,但总体上是合作大于分析,然而,由于美西方炮制大量涉华谣言,对中国进行持续抹黑,土耳其也与其他穆斯林国家的表态背道而驰,在敏感问题上跟随美国脚步,这一举动难免是中土关系中的一根深刺,眼下中方在土耳其受难之际积极伸出援手,这正是改善双方关系的最佳时机,再加上当前美欧正对土耳其进行大力排挤,对土耳其而言,此时重新调整对华态度就至关重要。

第二个问题:抗震救灾结束后,土耳其对华态度还会反转吗?

土耳其一直亲近西方国家,那么在此次抗震救灾结束后,土耳其对华态度还会反转吗?

中方支援4千万,土态度变了,解除涉华负面言论,并坚持“一中” - 天天要闻

从当前国际形势来看,土耳其对华态度短时间内不会再进行反转。此前土耳其对华态度多是受到了美国影响,但现在美方却带头打压土耳其,甚至还纠结西方9国对土耳其进行强硬打压,再加上当前北约重心东移,乌克兰隐隐有替代土耳其,成为其“新前线”的迹象,在这种时刻,土耳其立场势必会更亲近中俄,因此其不会因为抗震救灾结束就和中国再度划界限。

不过,“地震外交”带来的影响也的确有限。2020年10月30日,在土耳其西部、希腊东部发生6.6级地震,并引发了小规模海啸,这次灾难发生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与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均表示,愿意给对方国家提供帮助,这曾被很多人视为两国关系即将改善的信号,然而事情并没有按照预期发展,当下土希之间依旧剑拔弩张,甚至隐有开战风险,从这一点来说,仅凭此次地震恐怕很难让中土关系出现飞跃性突破。

总的来说,土耳其最终会采取怎样的对华态度,还得看国际格局的变化。随着俄乌冲突愈演愈烈,当前的国际局势呈现出极大的不确定性,而土耳其自身受限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再加之为了本国利益最大化,其会在很多问题上左右摇摆,由此来说,尽管当前土耳其与西方的关系紧张,但大概率不会彻底放弃美欧,与中国合作,除非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已经大于美欧之和,到那时土耳其或许就会彻底转变对华态度。

第三个问题:中国该如何正确看待土耳其的示好?

面对经常摇摆不定的土耳其,中国究竟该如何正确看待此次土方的示好?

中方支援4千万,土态度变了,解除涉华负面言论,并坚持“一中” - 天天要闻

中土之间并不存在利益分歧,两国有机会成为更深度的合作伙伴。土耳其本就是“一带一路”倡议十分重要的一环,而中国也是土耳其前五大贸易伙伴之一,数据显示,仅2022年前11个月,中土之间的贸易总额就达到了353.43亿美元,同比增长15.6%,甚至已超过了2021年全年342亿美元的数据,双方完全可以在此次关系回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合作。

同时,在当前大背景下,中国也需要拉拢尽可能多的友好国家。如今美国要与中国竞争的意图已愈发不加掩饰,其不断拱火亚太,教唆日韩强军扩武,还在台海和南海频频出现挑衅举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在外交事务中,更要坚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而身为北约成员国的土耳其如今向中国释放善意,这自然是一个拉近双方关系的绝佳契机,因此我们需要积极看待土耳其的示好行为。

当然,关键还在于提升自身的综合国力。此前土耳其在很多问题上甘当西方“马前卒”,归根结底还是美欧对其影响力更高,这才让土耳其费尽心思融入西方世界,不过,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土耳其也开始将目光转向东方,在2022年9月,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更是公开表示希望加入上合组织,然而受限于其北约成员国的身份,这一提议被否决,不过这不意味着双方就此失去了合作渠道,随着美欧不断对土排挤,中国综合实力提升,相信土耳其还是会做出最有利于本国发展的选择,近期土方透露出计划退出北约正是一个关键信号。

中方支援4千万,土态度变了,解除涉华负面言论,并坚持“一中” - 天天要闻

综合来说,正所谓以和为贵,以和致远,纵然土耳其曾给中国制造过很多障碍,但中方在经济发展阶段也从未给土方“使绊子”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量从2000年的12亿美元至今已经翻了30番,更何况在2008年汶川地震时,土耳其更是援助了200余万美元的物资及款项,甚至超越了英法等国,因此面对土方遭此天灾,中国以德处之也是理所应当。

作者:小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号立场无关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俄罗斯石油大亨自17楼坠亡,加入意外死亡名单,系自杀 - 天天要闻

俄罗斯石油大亨自17楼坠亡,加入意外死亡名单,系自杀

俄罗斯石油管道巨头高管安德烈·巴达洛夫近日从莫斯科一栋公寓楼的17层坠楼身亡,成为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该国能源领域一系列离奇死亡事件中的最新一例。62岁的巴达洛夫任职于俄罗斯国有石油管道垄断企业Transneft,担任副总裁职务。事件发生于莫斯科卢布列夫斯科耶公路一处高档住宅区。值得注意的是,巴达洛夫本人的住所...
46年来首次,特朗普解除对叙利亚制裁 - 天天要闻

46年来首次,特朗普解除对叙利亚制裁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终止了美国对叙利亚持续46年的全面制裁。这个决定如同一枚深水炸弹,在中东地区激起千层浪。从1979年将叙利亚列为"支恐国家",到2019年出台《凯撒法案》层层加码,美国对叙....
阿塔前脚与中企毁约,后脚就得到了俄的认可?俄还想在中亚搏一把 - 天天要闻

阿塔前脚与中企毁约,后脚就得到了俄的认可?俄还想在中亚搏一把

2025年6月17日,阿塔单方面宣布撕毁与中企的能源合作项目。该项目原本可以帮助阿塔恢复元气,中方也能从中获利,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结果签署了25年的项目,仅仅过了2年多时间,就被撕毁了。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当中方帮他们把基础设施搞好以后,这位占了75%股份的大股东,就被阿塔给一脚踢开了。至于理由,他们列举了一堆...
“爱宠进客舱”来了,可选专属座位|西渝高铁、成渝中线高铁有新进展 - 天天要闻

“爱宠进客舱”来了,可选专属座位|西渝高铁、成渝中线高铁有新进展

不止能托运!重庆航空“爱宠进客舱”来了,可选专属座位暑运出行来临,外出旅游时想带着萌宠一起飞吗?7月4日,南航旗下重庆航空CZ2389(重庆—杭州)航班顺利完成首单“爱宠进客舱”服务。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南航旗下重庆航空从7月起推出“爱宠进客舱”个性化服务,在限定条件下允许旅客携带宠物进入客舱,并支持旅客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