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乌冲突爆发后,乌克兰屡次声称,不接受中国的中立立场,希望中方能彻底站在西方这一边,近日其还又发出了威胁,称如果中国再买俄罗斯石油,将会让美国对中国企业进行严厉制裁,那么,乌克兰威胁中国不准买俄石油,哪来的底气?拿美国制裁当令箭,乌克兰想把中国拖下水?美国会听取乌克兰建议,对中企实施制裁吗?关于以上三个问题,我将从乌克兰高官言论说起,来为您深入分析。
当地时间2月1日,乌克兰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亚历山大·梅列日科访问美国,呼吁美国向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施压,他强调,对俄罗斯石油销售事务采取强硬态度,不会将中国推向俄罗斯,梅列日科甚至表示,“中国会害怕美国制裁”,事实上,除了梅列日科之外,乌克兰很多政要都对中方采取中立立场有很大意见,他们认为中国应该像西方一样,为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而不是仅仅送一些人道主义物资,为此其不断呼吁中国应该“肩负世界大国的责任”,但中方始终保持客观公正立场,并未对俄乌任何一方进行实际的军事支持。
第一个问题:乌克兰威胁中国不准买俄石油,哪来的底气?
乌克兰多位高官先后放话,威胁中国不准买俄石油,这究竟是哪来的底气?
乌克兰最大的底气自然是西方国家的支持。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美欧出于自己的利益考量,不遗余力地为乌克兰站台,这让乌克兰政府有一种“国际社会领导者”的错觉,此前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更是公开表示,乌克兰已经是西方国家的“精神引领”,再加上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在这种时候,乌克兰自然会不吝于在国际上发出更多反俄声音。
此外,乌克兰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也是其可以进行外交斡旋的工具。事实上,早在2021年,乌克兰方面就曾在“制裁俄防长绍伊古”的问题上要求中国发声,其总统顾问阿列斯托维奇甚至公然拿中乌之间的相关协议进行威胁,表示“如果中国不对乌克兰进行支持,那么乌方将会寻找新的合作伙伴”,眼下俄乌冲突对乌克兰造成了严重破坏,其战后重建工作自然也成了国际社会的关注重心,而这恰恰成了乌方对国际社会“提要求”的底牌之一。
但说到底,乌克兰要挟中国的底气并不充裕,其在此时提这种要求,还是担心中国与俄罗斯站在一起,提升西方援乌成本。中国与俄罗斯的经济状况截然不同,中方不仅自身工业体系完备,经济运转能够自洽,而且在国际上也是很多国家的重要经贸合作伙伴,影响力远非俄罗斯可比,如果中国公开“站队”俄罗斯,那么很多国家的援乌意向恐怕会大幅减弱,这才是乌克兰有此言论的根本原因。
第二个问题:拿美国制裁当令箭,乌克兰想把中国拖下水?
乌克兰不断拿美国制裁当令箭,逼迫中方对俄乌局势“选边站”,难道是想彻底把中国拖下水?
一方面,正如前文所言,乌克兰不断对中国发声,主要目的是想避免中国为俄罗斯提供军事及经济的大力支持。从现实层面来说,乌克兰国内的担心不无道理,毕竟,虽然中国屡次声明,将会持续秉持中立立场,不愿在俄乌局势中站队,但中俄关系存在深厚的历史基础,两国还是牢固的战略合作伙伴,尤其是中方还曾形容“中俄关系合作无上限”,这难免引起乌克兰的担忧。
另一方面,攻击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也有利于让乌克兰将自身与美国做更深度绑定。就像此前的马达西奇事件,中企在已经完成了对马达西奇公司56%股份的收购后,就因为美国政府提出异议,乌方就叫停了交易,甚至还要制裁中国企业,如今其更是直接将马达西奇收回国有,中方的45亿美元就此打了水漂,同时,乌克兰在台湾问题上也是屡屡发声,在佩洛西窜台时,乌克兰议会也成立了一个小组,意图加强与台湾的经贸联系,其最高议会的负责人还扬言要效仿立陶宛,设立所谓的“台湾代表处”,这些举措显然更符合美国的遏华战略。
最关键的是,美国也丝毫不掩饰想将中国拖入俄乌冲突中的意图。就在今年1月底,美国政府声称中国企业在为俄军的行动提供支持,为此其还对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提出制裁,公开资料显示,这是中国首家运营sar遥感卫星的商业航天公司,美方给出的理由就是其与俄罗斯的卫星公司有商业往来,并为俄军拍摄战场图片,这明显是试图将中国卷入俄乌冲突的泥潭中,以遏制中国高速发展势头,乌克兰也只能说是这一大计划中的一部分。
第三个问题:美国会听取乌克兰建议,对中企实施制裁吗?
美国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已不是一天两天,现如今乌克兰又给了其一个针对中国的“充分理由”,那么,美国会听取乌克兰建议,对中企实施制裁吗?
首先,美国当下虽然采取了制裁行动,但这显然与乌克兰的建议没有什么关联。可以看到,美国当下制裁中国的企业,多以高新技术行业为主,即便是以俄乌冲突的由头,美国的目光也只是在与军工有关的方向,毕竟,如果拿与俄罗斯进行贸易就进行反制的话,印度及一些欧洲国家也难免受到波及,更何况乌克兰自己也没有完全停止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其仍背靠着俄罗斯的输欧能源管道收取不菲的“过路费”,要是细细追究下来,乌克兰恐怕得先制裁一下自身。
其次,如果盲目在经济与能源领域向中国发难,对美国自身而言也会产生极大影响。正如中国外交部警告的那样,制裁手段无法解决问题,尤其是没有国际法支持的单边制裁,其不仅会产生新的矛盾,还会在经济上造成双输局面,要知道,在一些西欧国家断绝与俄罗斯的能源交易后,其很大一部分都依赖从印度和中国进口,此时美国贸然制裁中国,只会对本就因以疫情影响的国际经济造成更大冲击。
最后,当前美国还没有走到与中国彻底“撕破脸”的境地。大国博弈本就十分复杂,从美国当下的举动来看,其正在试图拉拢亚太地区的其他国家,试图将“乌克兰模式”复制,但这一进程极为缓慢,可以说,美国尚未做好彻底与中国对抗的准备,如果此时发起制裁,再打一场“贸易战”和“能源战”,美国的胜算并不乐观,因此,乌克兰的建议大概率不会被美国所采纳。
综合来说,乌克兰此次的行为的确是搞错了逻辑,世界格局的整体走势向来是大国决定,乌克兰作为美国的“代理人”,其主观想法本就很难盖过美国的自身利益,更何况,当下真正能帮到乌方的,恰恰是如中国一般对俄乌冲突持中立态度的国家,如今俄乌双方已彻底失去互信,而普京也不再信任西方国家的所谓“调停”,如此一来,想要和平解决冲突,就少不了各个中立国家的协调,如果乌克兰仍旧保持这种“非黑即白”的思维,那其未来只会更难以回到健康发展轨道之中。
作者:小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号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