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之后,此前,因为美国众议院议长洛西窜台,而冰冻近三个月的中美关系,似乎重新出现了缓和的迹象,双方高层之间的互动,也开始多了起来。
当时,就有不少媒体认为,美国方面看上去,并非是真的要跟中国彻底“脱钩”。
而这也确实存在一定的事实依据,美国总统拜登一方面承诺“不支持台独”,“不支持一中一台”和“两个中国”;另一方面,又是说要寻求与中国在可以合作的方面合作,并且,还确定了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即将访华的消息。
美国总统 拜登
基于以上信息,看上去,拜登政府似乎是在践行,所谓的“激烈竞争+寻求合作”的对华战略。
换句话说,只要美国的行为,真能跟上他们的表态,那么,中美关系确实很难走向“脱轨”,所谓的新冷战格局,自然也就很难形成。
但问题是,如果仔细观察最近这几个月,美国的对华种种行为,就会发现,他们根本没有在任何方面,做出有利于促进双方合作的事情。
包括美国常常挂在嘴边的气候合作和经济方面,也没有积极的表态,只是重复的要求中国可以“做更多”,而自己却毫无诚意、无所作为。相反,还加大了竞争力度。
美国气候特使 克里
总起来看,最近这段时间,美国可以说在三个方向重点发力,来挑衅和打压中国。
首先,是经济领域方面。此前国内有学者认为,美国会在政治和军事上,继续打压围堵中国,但在经济层面,迫于自己国内的经济压力,难以跟中国彻底“脱钩”。
因此,美方或能会寻求中美在经济领域的合作。但现在看上去,对于美国而言,经济发展的利益远比不上其政治利益来得重要。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针对中国企业出台多项禁令,联合日本、荷兰等国,发起对中国半导体技术和生产的封锁,还与印度启动关键与新技术伙伴关系。
荷兰光刻机龙头企业 阿斯麦
现代大国在经济层面的竞争,本质上就是技术的竞争。如果美国在相关技术上,对中国实行如此疯狂、无底线的封锁和制裁措施,那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自然也就阻碍重重。
在这种背景下,所谓的中美贸易,就变成了美国单方面的向中国倾销农产品,以及能源等低端产品。
很显然,一旦真形成了这种局面,这根本就不是双边贸易,而是美国完全出于自身利益而展开的,对于美国而言政治、经济“双赢”的合作。
因此,在美国政府现行的这种经济政策之下,中美两国想要寻求在经济上的合作进一步加强,可能性已经逐渐减小了。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左)美国总统拜登(右)
其次,是地缘政治方面的“进攻”。近日,美国和日本方面的“互动”明显增加。同时,双方增加军费,以及积极推行北约全球化,试图把欧盟纳入亚太地区事务。
这种合力打压中国的心态,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另外,中国的近邻——韩国方面也在蠢蠢欲动,不仅邀请北约秘书长访问韩国,而且,韩国外长朴振下月将访问美国,重点讨论加强全球全面战略同盟关系。
同时,美国防长奥斯汀访问菲律宾时,又提出要在菲律宾新建四个新的军事基地。
凡此种种动作,都表明了美国要在中国周边,重新打造“第一岛链”的构想。虽然说,从中美两国现在军事实力对比来看,在西太平洋地区,美国就算再怎么折腾,也不可能完全压过中国。
美国防长 奥斯汀
但是,这种故意制造对立和对抗格局的行为,都充分表明了美国的对华敌意,也稀释了中美合作的机会。
最后,关于中美关系最基本,也是最敏感的话题——台湾问题。现在拜登政府一边承诺不支持“台独”,而另一边又大量的对台湾地区出售武器装备,并积极的研究如何跟台湾地区进行所谓的“防务合作”。
另外,美国国会同民进党之间的互动,也表明了,此前美国总统所谓的承诺都只是空话、谎话。中美两国在该敏感问题上的矛盾,难以解决。
两个国家之间的交往,需要听其言,但更重要的是观其行。现在美国政府的所作所为,完全不能体现他们所谓的“竞争+合作”战略。因为,他们没有给“合作”留下任何空间和契机,剩下的全是“竞争”。
中美关系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美国政府出台的对华政策,是否完全真实。所谓“竞争+合作”的本质,是否就是“全面对抗”。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首先要对中国自身的实力,有足够的自信。
现在的美国政府,包括美国国内一些比较清醒和理智点的政客,一再强调不愿意与中国对抗。
根源不是他们不想跟中国对抗,而是中美对抗的结果,对于美国来说,也是不可承受之重,这一点毋庸置疑。
美国国会大厦
由此可以推断,美国想要跟中国既竞争,又合作的想法,其实也并非全是空话。那么,拜登政府现在的行为,又该如何解释呢?
这个问题得从现在美国这些针对中国的政策,所取得的效果层面去分析。
首先,是科技方面。美国从几年前就在大范围、全面的布局对中国的科技封锁。
但时至今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认为,美国这种在技术上封锁和遏制中国的策略,最终一定会失败,而且,反倒会促使中国更加的独立自主。
菲律宾总统 马科斯
这一说辞并非没有依据,此前,美国在原子弹、超算等领域对中国的围堵、封锁不可谓不疯狂,但结果显而易见,中国已经依靠自身的努力,取得了突破,甚至做到了世界前列。
因此,尽管美国现在技术封锁的手段很极端,但是,这个策略所能取得的效果注定是有限的。
而地缘政治和台海议题上的问题就更加明显了,美国想要拉拢菲律宾,让菲律宾重新担当美国的炮灰。
但是,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此前访问中国的时候,就已经明确表示:南海问题并非中菲两国关系的全部,相关问题南海周边国家完全能解决,用不着域外国家插手。这实际上,就是明确的拒绝当美国的棋子。
佩洛西
至于台海议题,去年,佩洛西窜台,弄得声势很大,但最终的结局,却是彻底唤醒了台湾民众的民意,让他们在“九合一”地方选举中,放弃了一心“谋独”的民进党。
很显然,美国的种种打压制裁措施,最终都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结果。这才是眼下美国,为什么一边嘴上说着要寻求合作,但实际做起来却全是竞争和对抗,根本没有为双方合作,留下任何空间和窗口的原因所在。
道理很明显,因为到现在为止,美国始终没有找到他们可以拿捏住中国,然后再与中国进行“不平等合作”的筹码。
说的直白一点,就是现在美国正在用很极端的攻击手段,全面的制裁打压和封锁围堵,实际上,是想要逼中国露出他们需要的“破绽”。
美式霸权的衰败
只有当中国露出“破绽”的时候,美国才能够抓住这个“破绽”当做筹码,来跟中国进行谈判,逼中国服软,然后,按照他们想要的方式进行合作。
所谓天要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美国现在针对中国,表现得越疯狂,说明他们在中美博弈的大局上越焦虑、越无奈,因为,时间和空间并不站在他们那一边。
这或许才是最近这段时间,美国一边说要寻求合作,避免冲突对抗,一边又疯狂围堵打压中国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