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最近几个月美国在印太政策中发生了显著变化,美媒称去年后半年拜登多次尝试拉拢莫迪放弃购买俄罗斯能源、和西方共同执行限价协议包括对俄罗斯发起谴责和制裁,印度方面则予以强硬拒绝。现在美国却摇身一变“不再苛求印度对俄态度”,美媒也转变风向不提印度和俄罗斯合作的事情。一些解读则认为拜登颇有将重心转移回亚洲的打算,这种情况下印美必须不能产生分歧。
1月30日,美印双方40多位高级官员、企业领袖、知名学者在白宫举行圆桌会议,共同商讨“美印关键和新兴技术倡议”会议。印度的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在it技术领域以及软件技术、代工和医药方面印度在全球居于前列,所以美印合作的关键事项之一就是新技术层面上。但两国现状发展天差地别,美方垄断了全球大部分软件科技和ai等领域的专利,印度近年来人才流失非常严重,大部分国内培养的尖端技术人员都选择去欧美工作和定居,所以双方可以谈论的合作确实不多。
但在这场会议上,重点内容却转向了“应对中国”。美媒报道称在会议上美方官员频繁提到中国话题,向印度解释称“过去十多年来,与中国的地缘政治竞争背景一直是美印关系中的一个特点”,期望印度能配合美方的立场。此外美官员还挑拨称中国技术发展、经济实践、军事行动等事情在都会在未来供应链等方面给印度的思想带来转变。最终在会议上美印双方确定了新的方向:将在国防工业与技术、太空等六个领域合作,沙利文也不避讳地承认协议有“与中国进行地缘政治竞争”的背景。
对此有分析认为,美国和印度的这次会议主要突出两个方面:第一是在印度目前较为擅长的ai等少数领域利用其挤压中国市场,以及挑动中印两国实现竞争;美方可以利用印度的劳动力市场等从中获取一些利益,但这与对华竞争相比不值一提。其二是美国还和印度许诺了诸如国防(也就是武器)、太空等短板合作,这无疑是向莫迪承诺对其移交一部分技术或者帮助他们发展科技,以便印度更加依赖美国。
值得一提的还有,印度在接受了美方提出的条件后,未来对华采取何种程度的竞争以及态度就变得难以琢磨了,这是可大可小的事情,就看印度政府的“控制”如何。之前俄媒也提醒印度称美国正在哄骗莫迪政府“一起做朋友、抗衡中国”,不过印度不应该听信这种煽动,一旦和邻国不和平就不可能有发展的机会。对此有评论称:“从现在来看印度更偏向于‘火中取栗’的方式,夹在中美竞争之间从各方获利;他们会为了利益而做出一些挑衅举动,比如中印边境的事情来取得美方的信任,不过莫迪需要小心一旦‘玩脱’,将面临何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