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正酣之际,土耳其将要出兵叙利亚,有意思的是美俄对此态度一致,埃尔多安的政治斡旋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土耳其宣布对叙利亚境内的库尔德武装组织进行空袭后,埃尔多安明确表示会在适当时候出动地面部队。
对此,俄方特别作出提醒。
据俄塔斯社11月28日报道,俄罗斯总统叙利亚问题特使亚历山大·拉夫伦特耶夫表示“土方应履行在叙利亚伊德利卜的所有承诺。”
众所周知,在现代军事中空袭往往是侵占性最弱的手段,只有出动地面部队是才表示对领土的一种占领。
叙利亚虽然在战火中民生凋敝,满目疮痍,但好歹也是联合国所承认的主权国家。
换作其他时候,国际社会肯定要跳出来谴责的,可偏偏这次大家都出奇表示谅解,让人有些匪夷所思。
美俄态度出奇一致,其原因无非有以下三点。
第一点,土耳其师出有名。
在伊斯坦布尔发生的特大恐怖袭击事件,令土耳其举国震怒,加之类似的恐袭事件时有发生,埃尔多安终于能对周边国家的库尔德武装进行肃清工作。
反恐行动是国际社会一致认可并大力支持的行动,五常都有自身的“反恐任务”,没理由不赞同土耳其的反击行动。
尤其是西方一直在暗中支持库尔德工人党的活动,如果此时立场鲜明反对土耳其的军事行动,只会适得其反。
第二点,土耳其自身拥有强大的独立性,美俄很难干涉。
在俄乌冲突中,土耳其发挥的作用无疑是积极地。同时在北约扩张的程序中,美国也不得不有求于土耳其对北欧国家入约投下赞同票。
土耳其虽然身为北约国家,但在许多事务上都保持着自身的独立性。
在政治上的独立性,体现在2016年土耳其国内军事政变失败,埃尔多安从此稳固统治政权。
在经济上的独立性,则表现在美联储疯狂加息的背景下,土央行则不断降息。土耳其的农业、畜牧业也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基本民生不存在问题。
所以埃尔多安能够完全出于土耳其的战略利益考虑,不至于太受国际形势的影响。
第三点,美俄难以抽出手去钳制土耳其。
俄军虽然在叙利亚有驻扎的军事基地,但根本无力震慑土方的行动。
美军就更别提了,该基地动不动就遭受火箭弹的袭击,而且美军的根本任务是“偷油偷粮”。
在叙利亚的伊德利卜地区,存在着多方势力角逐的局面。
现在俄罗斯最担心的是土耳其出兵后,会实际控制该地区,从而打通阿勒颇、拉塔基亚、哈马之间的通道。
牵扯其中的不单单是俄罗斯,伊朗也十分担忧土耳其影响力日益俱增,会影响地区稳定的现状。
可惜俄乌冲突将全世界的注意力都吸引在东欧地区,就连美国也不敢贸然出手制止土耳其的扩张,这个便宜让埃尔多安捡到手也在意料之内。
总而言之,土耳其若真的出兵占据伊德利卜地区,将被外界视为扩张的第一步。
其实我个人认为,鉴于当前形势,埃尔多安执意要吞并伊德利卜并非是明智之举。
首先是土耳其国内形势吃紧,叠加明年进行的总统大选,埃尔多安并不希望搞出些节外生枝的事情。
今年以来,土耳其的通胀率高达80%以上,民众的基本生活虽得以保障,但这种明显的货币贬值不可能感受不到。
经济问题永远在决定着选票政治,如果因战争预算而导致民生进一步滑落谷底,埃尔多安的大选只能说前景黯淡。
所以这场战争的烈度与时间都不可能太长,而土军也不会驻扎在该地区,引发矛盾。
其次是地区形势不允许,埃尔多安必须从长久利益出发。
俄罗斯同伊朗是土耳其解决叙利亚问题最大的难题,一方面是这两个国家军事力量都不容小觑。另一方面,土耳其的持续发展需要更多国家的支持或宽容。
强行吞并伊德利卜只会引起俄伊以及叙利亚的反对,恶化土耳其地缘政治的处境,并不有利于长远发展。
尤其这三个国家还是典型的资源出口型国家,如果对土耳其形成能源困境,反而会反作用于国内经济形势。
当然,这一切还要看埃尔多安的胃口有多大,敢不敢顶着巨大的国际压力强吞下这块肥肉。
最后还是希望在这场军事行动中,可以少一段无辜生命的希望,尽早结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