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有关粮食危机的警告就不绝于耳。据统计,在2022年的前几个月,全球饥饿人口就从2.82亿激增到3.45亿。近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又发出严正警告,称人类或将面临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在农业科学技术已经非常发达的今天,为何仍有这么多人吃不饱饭?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呢?
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中东粮食安全遭受了严重冲击。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全球重要的粮仓,生产了世界55%的葵花籽油,32%的大麦,30%的小麦和20%的玉米。冲突爆发后,由于供应链中断,俄罗斯和乌克兰对中东的粮食供应大幅减少。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阿拉伯国家约有5500万人面临饥饿威胁,非洲粮食短缺了三千万吨,整个非洲大陆的粮食价格上涨高达40%。据联合国的数据,2021年全球受饥饿影响人数已达8.28亿。
7月22号为恢复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问题,俄罗斯、乌克兰与联合国和土耳其签署了协议,以确保俄粮食和化肥畅通无阻地进入世界市场。然而10月29号一声炮响,俄罗斯黑海舰队遇袭,俄罗斯宣布无限期暂停《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西方立即将威胁全球粮食安全的大帽子送给了俄罗斯。欧盟最高外交负责人博雷利发推特指责莫斯科的决定危及到应对全球粮食危机所需的粮食和化肥的主要出口路线。然而俄罗斯总统认为《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已经偏离了初衷。11月2号,俄罗斯国防部发表声明说,已收到乌方书面保证,不会利用海上粮食走廊和乌克兰港口对俄方发起军事行动,俄方将恢复执行《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
2021年俄罗斯小麦产量在全球占比9.7%,出口量占比16.9%,出口粮食能为俄罗斯带来收入,俄罗斯会自断财路吗?如果俄罗斯不会,那么谁会要断俄罗斯的财路呢?
由于美欧施加制裁俄罗斯的船只被禁止前往地中海港口,外国船只也被禁止前往俄罗斯港口运输食物和其他货物。今年七月和八月,俄罗斯小麦出口量同比下降了22%。今年三季度,俄罗斯小麦的买家仅有24个国家,而去年同期则有54个。同样从事粮食出口的企业数量也从88家降至49家。而明年的粮食危机极有可能更为严重,因为制裁,俄罗斯的化肥同样无法运输到世界各地。而俄罗斯是全球化肥的最大供应国,是全球最大的氮肥出口国、第二大钾肥供应国和第三大磷肥出口国。
需要指出的是,本轮粮食危机的症结并非在总量,而是价格。全球粮食并不短缺,尽管近年来小麦、玉米库存持续回落,但依然处在历史高位,全球人口增长也没有超过粮食总体供应能力。然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小麦期货价格在过去12个月时间里上涨了约12%,玉米价格上涨了约26%大豆价格上涨了约12%。价格的疯狂高涨,是因为粮食的供应链发出扭曲,粮食到不了它该去的地方,这后面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操纵!
英国《卫报》指出“只要你活着,就无法逃脱全球四大巨头。”所谓四大巨头,是指世界粮食贸易巨头:艾地盟ADM、嘉吉、邦吉和路易达孚。前面三家都是美国企业,后面的路易达孚虽然总部位于法国,但也有美国资本控股。这四家粮食贸易巨头,控制着全世界80%的粮食交易量,左右着全球70多亿人的日常生活。从表面上看,目前的格局是自然竞争的结果,但是其背后更像是华尔街产业资本和美国政府联手精心布局多年的一手棋。其本质是美国在粮食和能源这两个方面形成了对美元的支撑。它的基础三角:美元、粮食和能源,而这个设计的背后是美国资本的贪婪和美国政府之间的这种勾连。
美国前农业部长约翰·布洛克曾说过,粮食是一件武器,而使用它的方式就是把各个国家绑在我们身上。100多年来,四大粮商在全球地理大通道上,像八爪鱼一样广泛布局,在世界各地修粮仓、建港口、造驳船,一步步打造起一个遍及全球的物流网格。通过百年经营他们成功建立了一个像时钟一样精准咬合庞大的粮食生产体系。每一天,来自巴西的大豆、加纳的可可、乌克兰的小麦印尼的棕榈油被运往各地的工厂,加工成食品,销往全世界。历史上美国就多次利用对粮食的控制权,巩固自己的霸权地位。石油、粮食、美元。谁要是动摇了美国霸权的根基,就会被无情地打压!
美国粮食逆全球化、能源化和贸易寡头化正是全球粮食安全问题的根源。凭借粮食霸权地位,把粮食援助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美国一直在全世界抢饭碗、夺饭碗,甚至砸饭碗。如今,世界愈发成为共同体,人类命运紧紧相连,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急待全球协作。把口粮当作外交筹码和政治武器,全然不顾对贫穷国家和人群的生存发展,这不仅不道德,最后也必将砸了自己的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