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欧洲被美国逼急了

2022年11月02日08:56:15 国际 1022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深陷能源危机、通胀漩涡,经济濒临衰退边缘。欧洲在现实面前开始日益清醒。

此前美国的欧洲盟友们,受制于美国的战略裹挟,在加码制裁俄罗斯问题上几乎对华盛顿“百依百顺”。而现在这些盟友们正清楚地看到,“欧洲之危”变成了“美国之机”。

美国不但以数倍高价把自产液化天然气卖给欧洲,导致欧洲能源密集型产业因生产成本高涨纷纷减产甚至停产,而且重新玩起“美国优先”套路,通过让优势制造业流向美国,把欧洲推向“去工业化”的深渊。

这次,欧洲被美国逼急了 - 天天要闻

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称,美国经济成了欧洲能源危机的大赢家。

面对如此现状,作为欧盟“双发动机”的法德两大国终于爆发了。

“闹翻”的他们找到新共识

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德国总理朔尔茨日前在巴黎举行会谈,一致认为美国的所谓《通胀削减法案》是对市场的扭曲,目的是把欧洲等地的企业“吸”到美国。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法德两国近期一直在能源、防务等问题上存在分歧,但面对美国的保护主义政策,马克龙和朔尔茨达成了共识:如果美国继续推进《通胀削减法案》,“欧盟不能坐视不理”。

这次,欧洲被美国逼急了 - 天天要闻

美国“政治报”新闻网报道截图

法德领导人矛头所指的《通胀削减法案》,是美国总统拜登8月签署的最新一项大规模开支计划。

该法案在大喊应对气候变化和投资发展可再生能源口号的同时,设定了美国政府为本土电动车产业提供高额补贴的条款,并把“整车在北美当地组装”等条件作为享受补贴的前提。

这次,欧洲被美国逼急了 - 天天要闻

当地时间8月16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通胀削减法案》。

此举引发欧盟方面强烈不满。而法德领导人的最新表态,被外界普遍解读为是“将对美国进行贸易报复的警告”。

针对美国的乘人之危,法国总统马克龙率先发起“反攻”。

他近日呼吁,对选择欧盟产电动汽车的消费者和公司给予更多支持。

他还表示,作为对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反制,法国将从2024年起推出一项试验性的补贴租赁计划,让低收入家庭以每月100欧元的分期价格购买电动汽车。

美媒称,以往在与美国就贸易问题展开对抗时,法国一直是欧盟中最直言不讳的国家。现在,面对一场可能掀起的电动车贸易战,再次唱起“白脸”的法国不会孤立无援,因为德国汽车工业也深受拜登政府“买美国货”政策的冲击。

“但这并不是的唯一的矛盾焦点。欧洲越来越依赖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的事实,把欧洲的不满情绪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次,欧洲被美国逼急了 - 天天要闻

美国“政治报”新闻网:法国商业游说团体相关负责人伯纳德·斯皮茨抱怨说,美国从俄乌冲突中获得了经济利益,但遭受的经济后果却比欧洲要小,这一点“几乎无可争议”。

新的欧美贸易战,会来吗……

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会不会引发欧美贸易战尚未可知,但双方一度松缓的贸易关系将会再度紧张起来几乎是无疑的。

当地时间10月31日在捷克召开的欧盟贸易部长非正式会议上,欧盟委员会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指出,《通胀削减法案》规定的许多绿色补贴对欧盟的汽车、可再生能源、电池和能源密集型行业形成不公平竞争。

这次,欧洲被美国逼急了 - 天天要闻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左)和捷克工贸部长西克拉(右)在记者会上发言

欧盟和美国两大经济体占全球经济总量的一半、全球贸易额的三分之一,且双方互为重要贸易伙伴。

2013年,欧盟与美国正式启动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即欧美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但奉行“美国优先”政策的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全面搁置了谈判,试图通过贸易保护措施倒逼美国企业将产业链迁回本土。

从对欧洲等地钢铝产品增收关税,到针对美欧航空企业补贴争端率先展开贸易报复,特朗普政府挑起的美欧贸易战一度发展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虽然拜登政府上台后为修补破裂已久的跨大西洋关系,暂时中止了美欧贸易战,但其实际做法却和特朗普政府如出一辙。

早在去年初上台后,拜登便宣布了“买美国货”政策,旨在帮助美国公司更容易挤掉外国竞争对手、赢得美国政府利润丰厚的合同。

这次,欧洲被美国逼急了 - 天天要闻

纽约时报》:当地时间2021年1月25日,拜登签署行政命令支持购买美国产品。

不仅如此,拜登政府自去年以来以各种名义出台的《两党基础设施法案》《芯片与科学法案》以及《通胀削减法案》都包含了歧视性的电动车补贴条款,加剧了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经济衰退风险。

彭博社援引欧盟委员会前贸易委员塞西莉亚·马姆斯特伦的话指出,“美国本届政府嘴上大谈支持盟友和与盟友合作,但他们并没有充分地与盟友合作”。

这次,欧洲被美国逼急了 - 天天要闻

“如果你怀念欧美之间围绕空客波音争吵的时光,那么一场关于绿色科技的争端有望填补这一空白。随着双方补贴竞赛的展开,这在政治上可能比空客和波音的补贴之争更糟糕。”

英国《金融时报》在一篇评论文章中如是警告。

这次,欧洲被美国逼急了 - 天天要闻

《金融时报》报道截图

文章认为,解决美欧贸易问题需要双方采取更具建设性的态度,尤其是“经常采取单边措施”的美国。“在努力建立具有约束力的合作关系的同时,跨大西洋伙伴关系最不需要的就是另一场旷日持久的补贴争端”。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榕江县委书记、县长流泪了 - 天天要闻

榕江县委书记、县长流泪了

6月24日、6月28日,贵州榕江县遭遇两次罕见特大洪灾,洪水肆虐导致基础设施损毁、房屋进水、农田被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严重威胁。危急时刻,来自全国以及省州及兄弟县市的抢险救灾队伍第一时间驰援榕江,日夜奋战在清淤保畅、抢修设施一线,为灾后重
马斯克最新发声 - 天天要闻

马斯克最新发声

俄新社等媒体报道,马斯克6日在社交平台X上发帖称,“我们应该什么时候在哪里举行‘美国党’的首次代表大会?这将会非常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