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是大考,关键时刻党组织就是“主心骨”,党员就是“防火墙”。10月31日凌晨,汕头市潮阳区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对和平、铜盂、贵屿3个镇全域实施临时管控措施并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迅速启动“双报到双服务”战时机制,组织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分赴和平、铜盂、贵屿镇增援,做好应报尽到、尽锐出战,同心聚力筑牢疫情防控的“红色屏障”。
火速动员部署
吹响一线防疫“增援令”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潮阳区委第一时间部署铺排,区领导班子成员全员下沉挂钩联系防控一线指挥督阵,确保疫情防控工作衔接有序、压茬推进。

结对联系、增援区直单位、镇街党员干部在和平镇、贵屿镇引导群众有序进行核酸检测。
潮阳区委组织部连夜发出《关于区直单位、镇街党员干部“双报到双服务”助力疫情防控结对联系、增援的通知》,落实结对联系和平、铜盂、贵屿镇的区直有关单位立即到联系点报到、服务,统筹安排面上10个镇(街道)及44个区直单位在保证本单位基本运转的基础上,其他力量尽锐出战,共组织2236名党员干部到和平、铜盂、贵屿报到、增援。在市委组织部下拨市管党费20万元的基础上,配套区管党费10万元,并第一时间下拨有关镇,专项加强保障支持。
各镇(街道)主要负责人带头抓落实,层层扎紧疫情防控责任链条,和平、铜盂、贵屿3个镇党委迅速对辖区范围内落实临时管控措施,争分夺秒对区域内所有人员实行核酸检测“3天3检”。各地各单位党组织积极响应号召,于早上7时半前全部在和平、铜盂、贵屿集结到位,紧急助力基层一线疫情防控工作。
“点线面”联动
筑牢抗疫一线“红色堡垒”
战疫当前,潮阳区坚持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工作优势,各结对联系、增援单位在和平、铜盂、贵屿镇党委的统筹协调下,混编捆绑搭配到76个村(社区)406个治理网格,在交通卡口、留观服务点、临时核酸检测站等成立164个临时党支部,“点对点”扛起责任,做实做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织密基层抗疫“红色防线”。

村(社区)党员干部、党员志愿者、团员志愿者在铜盂镇、贵屿镇指导群众登记相关信息。
镇、村(社区)两级党组织强化党建引领,整合凝聚各类组织、各支力量、各种资源,近1500名驻村干部、村(社区)“两委”成员、村(居)民小组长、小区物业管理负责人、群众志愿者,连同辖区民警、卫健人员,组成若干防控网格三人排查组,并建立报到党员(干部)工作联络群,上下联动、密切配合,全面开展地毯式大排查,形成全员参与、全链联动、全面覆盖的疫情防护安全网。
党员带头先行,扬起基层抗疫先锋旗帜。在区、镇两级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广大党员勠力同心、奋勇当先,自觉服从镇、村(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统一指挥和调度,自发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先锋岗等,佩戴“红袖章”,身穿“红马甲”,同镇、村(社区)党员干部并肩作战,协助做好全员核酸检测、社会层面管控、人员聚集场所查验“两码一证”、外来人员摸排登记与核查等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据统计,目前和平、铜盂、贵屿镇共有4500多名农村基层党员参与到疫情防控中来,组建党员突击队125支、设置党员先锋岗461个,让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
【记者】黄嘉锋
【通讯员】肖树鹏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黄嘉锋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