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墨:俄罕见主动求和 乌埋头反攻充耳不闻
原创 程墨 远见笔谈 2022-10-31 16:12
晨雾 / 转帖
内容提要及重要提示:本号介绍俄乌冲突最新战况,以及这场战争对未来国际格局带来的深刻影响。本人炒股日记移到上面这个“远见所望”号发文,点击即可关注。俄乌战争走向并不以你我意志为转移,我只是做客观评述!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10月30日称,包括总统普京在内的领导层已准备好与西方对话。拉夫罗夫说,俄罗斯愿意以平等地位与西方国家对话,缓解目前的紧张局势。
同一天,俄总统发言人佩斯科夫接受俄罗斯“第一频道”采访时说,美国愿意倾听俄罗斯的关切并重新讨论安全保障问题,是普京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谈的首要条件。
这是俄乌战场上双方实力发生根本性逆转的情况下,俄罗斯方面直接发出的最为明确的主动求和信息。俄罗斯为何这次放下自尊,亲自、主动向西方阵营和乌克兰求和呢?
首先是战场形势对俄罗斯越来越不利,越来越严峻。俄军由今年2月全面进攻,3月-6月转入重点进攻,7-8月转入全面防御,9月开始转入赫尔松、卢甘斯克州重点防御,年底可能面临全部溃败。昨天,乌军一天击毙近千俄军,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震惊的巨大数字。
其次是俄罗斯通过中间人私下传话,遭到了乌方的断然拒绝。最近一个月,俄罗斯高层主动至少通过以下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向乌克兰传达了恢复停火谈判的信息:土耳其总统,法国总统,德国总理,奥地利总理,沙特王储,塞内加尔总统、非洲联盟现任主席马基·萨勒,几内亚比绍总统、西非经济共同体主席恩巴洛正。
(俄外长拉夫罗夫罕见公开求和)
之前俄罗斯请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私下传话,表达与乌克兰恢复和谈的意愿,这些私下传话被泽连斯基明确拒绝后,乌克兰按照外交礼仪没有公开。10月26日几内亚比绍总统、西非经济共同体主席恩巴洛正访问莫斯科后,到基辅会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时,乌方现场直播了两人会面的情形。
这位非洲领导人对泽连斯基说,普京总统让我给您带一个话,他愿意跟您坐下来进行停火谈判,立即停止这场战争。泽连斯基说,欢迎总统阁下访问基辅,感谢您前来传话。关于停火和谈,我们的态度非常明确,那就是必须先完全恢复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他还说,我们乌克兰已经通过了一个法令,排除那个人作为谈判对象。
即使乌克兰这样羞辱性地对待俄罗斯的和谈倡议,俄罗斯依然大人大量,展现出最大的和谈诚意,一是停止了大规模轰炸乌克兰后方城市;二是最近又与乌克兰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换俘,释放了乌方提出的马里乌波尔守卫者,以及一些急需住院治疗、康复的伤病战俘;三是前不久拉夫罗夫在联合国安理会上辱骂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后,最近提及乌克兰领导人表现得特别谦和有礼。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罕见地放下了自尊,直接出面求和。当然,他没有向乌克兰求和,而是愿意跟西方阵营坐下来谈。时间过去了24小时,我没有看到任何一个西方阵营国家出来回应。因为无论是态度强硬的美国、英国、波兰等国家,还是最初主张绥靖的法国、德国和奥地利等国家,甚至包括土耳其,在恢复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非常一致,且他们公开的表态也清清楚楚,任何跟俄罗斯讨论俄乌战争停火问题,都必须听取乌克兰的意见,由乌克兰方面亲自参与,他们无权代表乌克兰表态。
这就尴尬了!请人私下跟乌克兰说和,乌克兰断然拒绝:没打败俄军之前免谈;俄罗斯转而求助于乌克兰背后的美国和西方阵营各大国,他们全都假装没听见,要不就像美国从总统到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国务卿、国务卿发言人公开表态的那样,说他们无权替乌克兰作主,要谈就只能找乌克兰一起谈。乌克兰则还是那句话:先在战场上彻底打败俄军再说。因为西方阵营在消除俄罗斯带来的国家安全威胁上,实际上与乌克兰完全一致,何况不需要西方阵营派军人上前线,没有军人阵亡带来的民意压力,因此只要乌克兰敢打、能打、擅打,根本就不会对乌克兰施压以土地换和平,相反,只会拼命“拱火”。
乌克兰在国际和谈压力下,已经公开了和谈条件,核心内容有四条:一是恢复1991年国际公认的俄乌边界,完全恢复乌克兰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二是依据国际法将犯有战争罪的人送上海牙国际法庭;三是对乌克兰进行战争赔偿;四是对乌克兰提供永久安全保障。此外,乌克兰以法令形式,明确排除普京总统作为和谈对象,而只与俄罗斯新领导人进行停火和谈。
说到底,就是乌克兰上至总统下至普通士兵、市民,满怀对俄罗斯的深仇大恨,不仅要在军事上彻底打败俄罗斯,而且要在政治上颠覆俄罗斯普京政权。正所谓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在西方阵营的全力支持下,乌方发誓要一劳永逸地解除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威胁。用乌克兰军政高层的公开说辞,就是必须由他们这一代付出血的代价,做出最大牺牲,而不能把战争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不彻底打败俄军誓不罢兵。这样的谈判条件,其实就是把俄罗斯总统普京逼上不得不动用核武的绝境。
这就是我开战之初所预料到的: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绝不可能从谈判桌上得到;俄乌战争只有在战争上分出胜负,一方彻底打败另一方,才可能坐下来签署一个一揽子和平协议。我也说过,战争由俄罗斯方面发动,何时停火、以什么方式和条件停火,就不由俄罗斯说了算,而只能由赢得这场战争的乌克兰一方说了算。几个月前,有人认为我上面判断是天方夜谭,各种嘲讽和质疑,现在则变成了现实。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视察前线)
克里米亚塞瓦斯托波尔军港10月29日凌晨受到无人机、无人艇大规模攻击,黑海舰队受到重创后,俄罗斯当天以乌军袭击了俄罗斯军港为由,宣布无限期暂停落实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但联合国协调中心10月30日宣布,联合国、土耳其和乌克兰仍将继续推进乌克兰粮食外运安排,16艘运粮船定于10月31日从乌克兰港口启航。
俄罗斯宣布退出粮食出口安全保障协议后,遭到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的严厉抨击。北约发言人朗杰斯古(Oana Lungescu)说:“普京总统必须停止将食品武器化,并结束他对乌克兰的非法战争。我们呼吁俄罗斯重新考虑决定,并赶紧续签协议,使粮食能够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发言人说,古特雷斯对俄罗斯决定暂停落实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深感担忧,并推迟一个外访行程,以试图劝说俄罗斯回心转意,恢复这项旨在缓解全球粮食危机的协议。
现在不清楚是否联合国和土耳其跟俄罗斯协商好了放行,还是联合国机构与乌方决定不顾危险擅自闯关。如果俄罗斯袭击这些联合国协调中心主导的运粮船,那就落入了乌克兰和美国设下的道德陷阱:乌克兰指责俄方制造借口封锁黑海粮食走廊,美国批评俄罗斯把粮食当武器,可能导致全球粮食短缺。
我不认为俄罗斯有胆量攻击联合国主导的这批运粮船。在俄军战场上陷入极度困境的今天,即使俄罗斯嘴上不认输,心里还是相当恐慌的。俄罗斯需要与联合国、土耳其这样至少表面上保持中立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合作,避免陷入四面楚歌,却无人充当调停、劝和者的尴尬境地。
(乌敖德萨港运粮码头)
最近几天,中俄媒体大量报道了俄罗斯中央军区司令亚历山大·拉平上将已经被解除中央军区司令的职务。其实2月24日以来,普京总统走马灯地换将,对乌作战总指挥换了三批人,俄罗斯四大军区和空降兵司令全换了新人。这个对战局其实没有任何实质性影响,只会让俄军指挥系统更加混乱。
关于俄乌战争接下来的走向,简体中文网络上有两种比较普遍的极端观点:
亲俄人士认为,俄罗斯依然是世界第二大军事强国,只是出于对乌克兰的兄弟情谊,以及防范西方阵营的入侵,目前并没有使力,还有许多大杀器没拿出来,最精锐的部队还没有出手,因此俄罗斯稳住阵脚之后,会继续扩大战果,实现对乌克兰的去军事化、去纳粹化目标。最坏的结果无非是打成胶着,俄罗斯占着克里米亚和最近并入俄罗斯的乌克兰四州版图,乌克兰和西方阵营无可奈何。俄罗斯已经生米煮成熟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而且会一直保住这个胜利果实。
亲乌人士认为,俄罗斯军事实力不过如此,西方阵营应该扩大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甚至应该直接出兵,一举消灭俄罗斯军队。即使西方阵营不愿意出兵,只要提供乌克兰最先进的坦克、飞机,乌军也轻而易举将俄军打得满地找牙,很快将俄军驱逐出乌克兰领土。
更接近实际的情况是,俄罗斯无论是核力量还是常规力量,都无法与西方阵营相提并论,但是俄罗斯毕竟是一个军事强国,而且拥有庞大的核武库。要在军事上打败俄罗斯,同时又不引发可能对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核战争,西方阵营必须小心翼翼地拿捏好分寸。
我认为,无论是因为西方政客不愿承担挑起核战争的政治和道义责任,还是因为给乌克兰最先进的战机、坦克需要长时间人员培训,且建立相应的后勤、维修体系需要很长时间,西方阵营都不会很快提供乌克兰最先进的战机和坦克。
目前俄军最好的常规武器已经消耗大半,绝非留了一手;最能打的中下级官兵也消耗大半,绝对没有什么王牌精锐还没有出动。俄罗斯方面的武器和兵力都是越打越差,越打越少。相反,乌克兰方面持续获得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越来越好的武器,而且是越打越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些武器不是西方阵营最先进的装备,但用来打俄罗斯超出许多档次;同时,北约成员国培训的大批乌军都受过良好培训,士气高昂,装备精良,越打越多,越打越勇。
加上俄罗斯受到西方严厉制裁,经济和科技发展遭遇前所未有之困境,而乌克兰得到整个西方阵营和联合国下属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全力支持,因此,俄乌双方军力此消彼长之势,绝对无法逆转,而只会随着时间推移差距越来越大。以俄乌战争的高烈度带来的巨大消耗,俄军无论是人员还是武器,绝难支持一年半以上。到了某个临界点,就会全面溃败。这是战争开打一个月左右,我就判断俄乌战争将于明年5月底之前结束,届时乌军将在战场上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主要依据。现在我依然维持这样的判断不变。
关于俄乌战场实力发生逆转的详细分析,请参阅我的9月12日所发的文章《程墨:俄乌战场实力发生逆转 俄全线溃败成定局》(链接: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813012400996514),不再重复赘述。
(乌军持续反攻中)
过去24小时,俄乌双方依然在各个战场上厮杀。相对而言,北部战场和顿巴斯地区较为平静,最激烈的战斗依然发生在第聂伯河右岸(又称西岸、北岸)的赫尔松地区。
在北部战场和顿巴斯地区,过去24小时只有班排级别的小规模地面进攻,而赫尔松多处发生营级战术群的地面攻守战。目前各处都是以乌军主动进攻、俄军被动防御为主。
以下为乌方单方面公布的俄方战损情况统计图,未经第三方验证,但我综合各方面资料判断,可信度较高。这是观察战斗激烈程度的一个最重要观察窗口;为保密原因,乌方可能人为调整日内战损,在一周时间内对数据做调节。请注意,俄军发射的导弹和无人机若未被击落,不计算在乌方公布的这个战损统计图上。同样地,俄军医疗中伤重不治的死亡人数,自行坠毁的战机等,以及像黑海舰队总部军港被袭这样乌方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的俄方损失,都不统计在这个战损图中。
最新战况统计显示,俄军死亡人数和装备损失依然惊人,620人阵亡,被击落1架战机、1架直升机,摧毁14辆坦克、32辆装甲车、8辆油罐车和后勤载重卡车、4门火炮、1架无人机。显然,乌军对俄军和谈喊话充耳不闻,依然在埋头猛烈反攻。
(乌10月31日统计的俄军战损)
自2月24日战争爆发以来,按乌方统计的俄军(含亲俄武装)死亡人数接近7.2万人,其中包括2位中将,10位少将(俄第20集团军第144摩步师长佐科夫少将9月24日重伤未死,不计算在内),约2200名中尉到上校军官;我根据公开资料推测,乌军阵亡官兵约2.4万人(乌武装力量总司令8月22日透露近9千名军人牺牲,不含已知的被俘人员共7千多位官兵失踪,这与我当时的推测极为接近),另有1万多名乌克兰平民遇难(简中网说马里乌波尔11万平民遇难既无依据也绝无可能)。战争带来的人命损失,真的触目惊心!
乌克兰国防部副部长汉娜10月16日称,南部战场俄军阵亡人数为乌军6.5倍。我认为她这个说法是可信的。因为南部战场两个多月来,除了10月初乌军一次大规模的深夜突击,其他时间主要是利用远程炮火对俄军进行精确打击。南部战场俄乌双方的阵亡人数之比,不代表整个乌克兰战场。
总体而言,俄军阵亡人数远超过乌军,截至目前大约为3:1。多个国际权威机构的报告,跟乌方透露的战损统计极为接近。俄军之所以有这么多的阵亡,主要有四大原因:1、医疗保障远不如乌军;2、单兵素质较差,训练不足;3、苏式武器不如北约武器先进,尤其精准度太差;4、战略战术陈旧落后。
让我们持续恒切祷告:愿上帝赐下和平,止息战争;让恶人得报应,善良者受庇护。
信息来源:2022-10-31 微信公号 远见笔谈
ID:yjbt-303
【声明】本文为转发分享,已经注明来源。不代表本平台赞成或反对原作者的观点,文责和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