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好像再度活跃过来,不知是出于对欧洲当今状况的不满,还是对德国的前景有所担忧。
当地时间10月6日,默克尔在《南德意志报》创刊周年纪念活动中,再一次提到了自己对于俄乌冲突的看法。
她表示2月24日将会是一个意义深远的转折点,“我们在保护乌克兰领土完整和主权的同时绝对不能放弃对未来的看法”。
默克尔认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固然是不正确的,但是在任何国际框架下,欧洲的和平和未来发展都必须包含俄罗斯在内。
所以从默克尔的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其高明的处理建议以及敏锐的政治嗅觉。
但是有人发出对俄平和的呼吁,自然就有人发出对俄激进的号召。
当地时间10月6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一次视频演讲中表示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和军事联盟应该先发制人,对俄罗斯的核武器进行打击。
言外之意就是在怂恿北约对俄罗斯开战。面对这一号召,俄罗斯自然是极不满意。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就表示,这会导致不可预估的世界灾难。
面对这两份截然相反的呼吁,欧盟给出的做法好像已经表达了自己的选择。
当地时间10月6日,欧盟委员会宣称欧盟已经批准了对俄罗斯的第八轮制裁方案,具体制裁措施即将生效。
毫无疑问,欧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外界表达了自己将继续与俄罗斯为敌的态度,丝毫不管默克尔给出的警告。
而面对欧盟的选择,俄罗斯方面也是毫不留情地予以回应。当地时间10月6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俄罗斯会选择将石油出口到与自己友好的国家。
除此之外,扎哈罗娃还谴责了美西方对于俄罗斯的制裁方案与市场经济原则相违背,他们这样做只不过是为了削弱俄罗斯罢了。
不得不说,欧盟依旧头铁,俄罗斯也依旧强硬,所以表面上看,这轮制裁与前几次没有什么区别,但是笔者想说的是欧盟这一次可能要吃大亏,原因就是欧佩克选择了减产。
自从10月5日,欧佩克+对外宣称从11月开始,该组织成员将会日产量减少200万桶原油。
该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了国际舆论的轩然大波,众多媒体都将矛头指向了拜登和美国,认为这是对拜登政府的巨大打击。
没错,此次欧佩克+减产一方面会让美国的实际收益大幅减少——因为国际石油的价格一定会保持原本的趋势,不会因为对俄的制裁到时国际油价大幅降低。
另一方面对于拜登领导下的美国政府的威信会有巨大打击,因为今年七月份拜登亲自飞往中东,乞求中东各国增产石油。
结果倒好,现在不仅不增产,还要进一步降低,这明显是向世界坦白,美国已经不能影响中东的选择了。
但是,笔者想说的是,此次欧佩克+减产对于欧盟的影响同样巨大,原因有二:
第一,欧盟此次制裁刚出炉便夭折。我们要知道,第八轮制裁的核心就是限制俄罗斯的石油出口价格。
现在倒好,全球石油减产导致的是石油供不应求,其价格只会不断上涨,因此欧盟想限制俄罗斯石油价格的诉求不攻而破。
第二,欧盟能源危机进一步加剧。此次石油减产导致的局面就是国际油价会一路飙升,进一步加剧欧盟的能源危机。
没错,油价上涨是全球的问题,但是这一消息对于欧盟的影响绝对最大,因为他们缺啊,已经没了天然气,如果石油价格再上去了,欧盟人民还能答应?
所以说,此次欧佩克减产最应该担心的还是欧盟。
总而言之,国际博弈就是这么风云变幻,正所谓“你有你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现如今一个石油减产足以打的欧盟措手不及,接下来就看欧盟如何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