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地时间9月19日上午,英国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葬礼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举行。
“铁打的女王,流水的首相”。就在十几天前,时任英国外交大臣伊丽莎白·特拉斯刚刚接受女王任命,正式成为英国第56任首相,也是英国历史上继玛格丽特·撒切尔、特雷莎·梅之后的第三位女首相。因女王逝世,特拉斯的政治蜜月被迫暂停。
世界的目光正聚焦特拉斯。约翰逊给继任者留下通货膨胀、能源危机、工人罢工等多重经济和民生问题。女王葬礼结束后,特拉斯所带领的保守党政府不得不迎难而上。
在受访专家看来,英国的内部问题要大于所谓外部挑战,接下来考验特拉斯的是,如何在任内做出成绩,并平稳过渡到2025年大选。若英国在“泥沼”中越陷越深,特拉斯可能也只是一届“流水首相”。
何以胜选?

△
当地时间9月6日,就职演讲结束后,特拉斯与丈夫在首相府门前。图/人民视觉
当英国议会下院保守党籍议员团体“1922委员会”主席格雷厄姆·布雷迪公布竞选结果后,特拉斯随后发表了获胜演讲,英国前财政大臣苏纳克坐在台下不时鼓掌,并全程听完了演讲。
苏纳克曾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接替约翰逊的人选。过去两个多月,在358名保守党下院议员进行的五轮投票中,他均以第一名胜出,并最终进入到同特拉斯的“二选一”决战。也是在这轮投票中,苏纳克却最终与首相之位失之交臂。
根据英国民调机构舆观(YouGov)8月进行的一项调查,特拉斯当时的支持率为69%、苏纳克为31%。但最终的计票结果显示,特拉斯和苏纳克获得的保守党成员选票占比分别为57%、43%。据悉,这是自2001年保守党实施党内选举新规则以来优势最微弱的一次胜选。
持续关注选举动态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俄欧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田德文对苏纳克的表现印象深刻:“他不仅专业,而且温和,比较务实,在下院里人缘不错,对解决英国目前的困难情况应该说要比特拉斯合适得多。”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也向《中国报道》记者表示,身为印度裔的苏纳克先进入投行工作,随后投身政治,有比较强的技术官僚背景。

△
苏纳克出生于英国南安普顿,2015年成为议员,2020年担任英国财政大臣。图/新华社
“苏纳克的出身和身份代表着创新和包容,这使他在精英层更受欢迎,但对于保守的普通党员来说,无论是他的移民后裔背景还是早期的从商经历,反而会成为弱点。”在崔洪建看来,最后一轮投票并非全民大选,只是16万名基本党员进行的内部选举,特拉斯战胜苏纳克,暴露出英国保守党内部的分裂,尤其是精英层和基本党员在选人上标准不一。
责任内阁制下,内阁阁员不与首相共进退会被质疑忠诚度。受访专家均强调了苏纳克“反水”约翰逊给自身带来的不利影响。
今年7月初爆发的约翰逊政府官员辞职潮中,彼时任财政大臣的苏纳克带头辞职,被指是“逼宫”约翰逊的关键人物之一。“特拉斯相对比较谨慎,到最后一刻也没有放弃对约翰逊的支持。”崔洪建分析称,尽管约翰逊最终下台,但在基层党员中仍有一些人气,其支持者显然会更倾向于特拉斯。
女性、白人、连续在三届保守党政府里担任要职,崔洪建认为,特拉斯的这些特点引发了保守党内最保守一派的共鸣。田德文表示,反观苏纳克,英国保守党的传统派并没有做好迎接第一届非白人首相的准备。

△
特拉斯7月15日参加保守党党首竞选电视辩论活动时,被指有意模仿撒切尔夫人1979年第一次参与其保守党党首辩论时的装扮。图/网络
田德文还指出,忠实模仿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给特拉斯带来了加分项。“撒切尔夫人号称‘铁娘子’,其执政期也是二战后保守党政府最辉煌的一段时期。特拉斯在穿着、行为举止上刻意模仿,大打情怀牌,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保守党内部的怀旧情结。”他说。
崔洪建还提到,在最后一轮竞选之前的辩论中,特拉斯都较为成功地迎合了民众和投票者的心理,比如旗帜鲜明地提出减税、给能源价格设置上限等。“不管政策上可不可行,对于普通党员来说这是他们想要的。这实际上是一种明显的讨好支持者的做法。”在崔洪建看来,苏纳克有技术官僚背景,又主管财政,做不到特拉斯那样“不管效果如何只管先推出政策”,这也导致他对选民的吸引力有所下降。
英国民调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2%受访者认为特拉斯会成为一位“好”或“极好”的首相;高达52%受访者认为,她将是一位“不好”或“糟糕”的首相。
田德文和崔洪建均提到,严格意义上,特拉斯政府“合法性不够”,因为特拉斯只是是党内选举产生的,能否经受住议会选举的考验“就看特拉斯能干成什么样,如果一塌糊涂,一是保守党有可能像抛弃约翰逊一样抛弃她,二是可能会遭到反对党弹劾,甚至将2025年的大选提前都是有可能的。”田德文说。
难以驾驭的挑战
特拉斯胜选后仅3天,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崔洪建向《中国报道》记者指出,这是特拉斯履新后的一个突发事件。“新政府组建后本应有其他更优先的事情要做,因此短期内会考验特拉斯和王室在处理一系列后续事宜上的组织协调能力。”
崔洪建预测,长期来看,特拉斯需要适应与新国王查尔斯三世间的磨合,以及查尔斯继任后会给英国王室政治和现实政治之间带来的新变化。不过,女王去世也未尝不代表着机会,“可以借机在英国国内或联邦内开展一系列内政外交活动,进一步提振民心,提升英国政府在英联邦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事实上,更为棘手的是,特拉斯接手了一个经济低迷、民怨沸腾的英国。

△
一辆油罐车在英国赫默尔亨普斯特德的一个油库区灌装燃油。图/新华社
据英媒报道,为缅怀英国女王,英国铁路、海事和运输工会等取消了原定在9月开展的多项罢工行动——此类罢工先前已在英国多地爆发,各行业工人呼吁更大幅度的涨薪,以负担高昂的能源开支等家庭账单。
英国《卫报》的最新民调显示,23%的英国民众今年冬天不打算使用暖气,70%的英国民众今冬将会少开暖气,28%的英国民众则表示需要贷款支付能源账单。能源账单问题折射出通胀率的居高不下。来自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英国7月份CPI同比上涨10.1%,高于前一个月9.4%的涨幅,这也让英国成为今年首个通胀率突破两位数的G7国家。
受访专家表示,经历了脱欧、新冠疫情,以及俄乌冲突带来的能源价格上涨,英国民众正经历着一场生活成本危机。在9月6日发表的就职演讲中,特拉斯将经济、能源和英国国民保健制度列为三个优先事项。两天后,特拉斯公布政府紧急能源计划,该方案将把家庭平均燃气费和电费控制在每年2500英镑,比将于10月份实施的限额低1000英镑。
“给能源价格设置上限,能得到多数英国民众的支持,接下来的问题是,政府替民众买了单,但谁替政府买单?”崔洪建进一步解释,英国电价接近失控状态,是因为有内外两个市场——外部和国际能源市场的联系太紧密,国内电力则高度市场化,仅限价而不改革国内电价市场,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可能还会制造出新的问题。
竞选过程中,减税也是特拉斯打得最清楚的一张牌。“我将在就任首相的第一天把钱放回人们的口袋,推动经济增长,为民众提供机会。”她曾说道。
“这和苏纳克反对贸然减税,先管控通胀再考虑减税有鲜明的对比,可能也是她最终赢得竞选的一个主要原因。”崔洪建表示,减税问题上的分歧恰好表明特拉斯是个典型的政客——只是给到民众政治承诺,至于会给经济带来什么长期影响,尤其是减税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特拉斯是回避掉的。
回顾特拉斯的从政生涯,她尤擅通过适应不同角色来发表观点,例如,从早期支持自由民主党转而投向保守党,从主张留欧到坚持脱欧,特拉斯因此被冠以“政治变色龙”称号。
“她的作秀成分更大,特拉斯政府可能推不出更新的举措,只不过是继续约翰逊政府的政策,或者说加大实施力度。”田德文表示:“英国首相其实并不需要是各个方面都精通的行家,特拉斯应做到不过于干扰下面务实派技术官僚提出的方案。”
“但即使是这种要求,从她党内竞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大嘴’特质看,也并非易事。如果说苏纳克体现了约翰逊务实的一面,特拉斯体现的则是约翰逊虚骄的一面,现在英国需要的是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没完没了的作秀。”田德文称。
角色转换考验外交智慧
不仅仅是“内忧”,刚刚上任的特拉斯还面临脱欧遗留问题、俄乌冲突、外交政策平衡等问题。
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作为脱欧协议一部分的《北爱尔兰议定书》。根据此前协议,北爱尔兰地区留在欧洲单一市场与欧盟关税同盟内,以防止爱尔兰岛内出现陆上“硬边界”,而从英国大不列颠岛进入北爱尔兰地区的部分商品则需接受海关和边境安全检查。但由于具体执行时存在困难,英国和欧盟曾就《北爱尔兰议定书》中的部分内容多次协商。
今年6月,还是外交大臣的特拉斯向英国议会提交议案,正式公布单方面修改《北爱尔兰议定书》部分内容的具体计划。有分析人士曾警告称,特拉斯就任首相后若推进修改该议定书,将导致英国和欧盟关系紧张,甚至触发贸易战。
“《北爱尔兰议定书》是英国脱欧的一个基础法律文件,当时若没有,欧盟不会跟英国签署脱欧协议。”田德文分析称,特拉斯的举动同时也得罪了美国,美国的爱尔兰裔公民对美国政治的影响很大,特拉斯的态度已经惹恼了这部分人,后面要看她会不会有所收敛。
“特拉斯立场多变,转脸就放低身段跟欧盟重新接洽《北爱尔兰议定书》也是有可能的。”田德文说。
崔洪建也认为,特拉斯在外交上不是“素人”,先后担任过国际贸易大臣、外交大臣,在英欧美三方之间怎样找协调找平衡,是有经验的。

△ 9月12日,行驶在哈尔科夫地区的乌克兰军车。图/中新网
提及特拉斯对俄乌态度将有何转变,崔洪建向《中国报道》记者指出,在西方普遍形成一种所谓政治正确性的氛围下,即不能对俄罗斯说软话,而且要尽力支持乌克兰等,特拉斯的立场可能不会后退,表态上会和约翰逊一样,甚至更强硬。
“约翰逊下台表明,民众对英国政府的内政外交已经有所不满,特拉斯如果捕捉到这个民众动向,其实是有机会做一些平衡的。可以继续说狠话,但不一定要花更多纳税人的钱支援乌克兰,或者不继续搞僵同俄罗斯的关系。”崔洪建说。
竞选期间,被问及如何看待法国总统马克龙时,特拉斯直言“马克龙是敌是友暂无定论”;在对华问题上,称要给中国贴上“威胁”标签。今年是中英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50周年。舆论认为,特拉斯的口不择言给英国外交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田德文看来,英国在外交上其实已经没有翻脸的余地,无论是跟欧洲还是跟中国。“在经济、政治甚至军事上,英国对国际上的重要行为体都相当依赖,否则国家利益会受到很大损害。”他表示,保守党内部还有靠反华起家的其他政客,因此特拉斯当选首相,对中英关系来说并不是最差的选项,对特拉斯要“听其言观其行”。
但在崔洪建的观点里,约翰逊政府希望维持对华平衡的对话政策,特拉斯则可能使这种平衡演化为失衡。“尤其在一些涉及到干涉中国内政的问题上,她的表态会更积极,和美国的配合也会更多。但同时特拉斯也必须找到一个新的平衡,不能任由中英关系从失衡发展为完全失衡。”
田德文和崔洪建均强调了中英在经贸领域合作的重要性。数据显示,2021年,双方双边货物贸易额首次突破1100亿美元,中国是英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货物进口来源国。“中国是英国服务贸易的重要出口国,最重要的货物贸易出口国。英国退出欧盟单一市场后,目前为止中英的经贸合作还没有受到特别直接的影响。”田德文称。
崔洪建表示,无论从英国现实利益,还是对未来国际环境的理解,思考如何处理和崛起中国家中国的关系,都是非常必要的。“我觉得这个时候是真正考验特拉斯是否有智慧的时候。”他说。

撰文:《中国报道》记者 陈珂
责编: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