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自二战后的首次动员令之后,俄乌局势乃至于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关系,正在悄然之间发生着变化。普京曾在全国电视讲话中明确表示,俄罗斯武装力量会使用“所有武器装备”以及“所有军事力量”完成使命。对于普京的这番表态,西方舆论普遍认为,这是普京在为动用核武器做铺垫,有趣的是,虽然西方媒体一致认为普京是在虚张声势,但是欧盟外长博雷利却警告称,当对方说自己不是虚张声势时,一定要认真对待,而美国国安顾问沙利文更是直接,称白宫已经多次向俄方发出警告,一旦动用核武器将面临“灾难性后果”。
而就在俄欧危机有可能进一步扩大之际,曾执掌德国长达十六年之久的前总理默克尔,近日非常罕见地在公众媒体上露面。据《观察者》援引德媒发布的报道,默尔克在出席一场公开会议的开幕式时,就当下的俄乌冲突以及此前普京宣布部分动员令发表看法。
默克尔表示,普京作为一个“认真的对话伙伴”,他的讲话理应被严肃对待,不能从一开始就将其视为虚张声势。默克尔强调,这既不是绥靖也不是懦弱,而是政治智慧的体现,对话有助于保留甚至是开辟新的斡旋空间。
事实上,自从默克尔卸任之后,不仅很少在公共媒体上露面,更鲜少对俄乌冲突发表看法,在俄乌冲突爆发初期,默克尔的这种做法在西方世界遭受了很多非议甚至是抨击。直到今年六月份,默克尔在一次讲话中对俄罗斯的做法进行谴责,但还是在大声呼吁西方国家与俄罗斯保持对话。其实作为一个已经卸任的政治人物,如今无官一身轻的默克尔还能得到西方舆论的关注,究其根本,是整个欧洲体系都找不到一个有能力,或者说有胆量与俄罗斯进行平等、冷静、理性对话的关键人物。
默克尔作为一个经历过两德时期的前国家元首,深知欧洲的繁荣安全与俄罗斯是密不可分的,二者没有独立存在的可能性。但德国自己能够保持理性,不代表德国背后的欧盟和北约也能如此,因此在默克尔卸任之后,德国的外交政策就发生了颠覆性变化,从过去的“相对独立”变成了如今的“趋炎附势”。
朔尔茨政府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从始至终都没能发挥平衡态势的功能,这种表现让所有旁观者都大跌眼镜,以至于当普京宣布了动员令之后,已经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还对德国平衡俄欧关系抱有希望。当然,从现实角度来看,默克尔即便还在任上,她能发挥的能量其实也受到了严重制约。首先,这场地缘冲突的核心,是美国为了彻底掀翻欧洲的安全和经济秩序,让俄欧双方再无和缓余地,让欧洲可以死心塌地在安全上依附美国,为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开辟新销路。
同时,冲突导致的能源、粮食危机正在摧毁欧洲摇摇欲坠的经济,而资本外逃正在抽干欧洲制造业的血液。如果说俄乌冲突的起源,是俄罗斯与北约之间,还没有彻底清算的冷战旧账,那么欧洲经济衰退,就是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国家,长期以来对美国听之任之的必然结果。可以预料得到的是,如果欧盟领头羊德国和法国,不能诞生一位能够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领导人,那么欧洲的衰落几乎已成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