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反腐,湖南啃下这些“硬骨头”!

2022年09月15日22:46:24 国际 1397

9月15日,全面从严治党主题新闻发布会在长沙召开,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关情况。

10年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立案19.1万件、处分18.06万人,移送检察机关5916人……发布会披露了一系列重要数据,点名10多个“老虎”,折射出湖南一年接着一年抓,一仗接着一仗打,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

透过下面这些关键词,让我们一起感受下这10年来,湖南正风反腐的坚定步伐。

十年反腐,湖南啃下这些“硬骨头”! - 天天要闻

9月15日,全面从严治党主题新闻发布会在长沙召开。(图源:新湖南)

政治监督

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衡阳破坏选举案,教训惨痛。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用换届“大考”检验政治生态,以铁的纪律确保各级换届风清气正。

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聚焦“七个有之”,严肃查处对党不忠诚不老实、阳奉阴违的“两面人”,10年来,全省查处违反政治纪律案件2543件,处分2852人。

从深挖彻查洞庭湖“下塞湖”非法矮围,到严肃查处衡南社保资金、涟源易地扶贫搬迁案,从深入开展耕地保护、粮食购销、教育、人防、供销、统计、金融、工程项目招投标等领域专项治理,到持续推进“洞庭清波”专项行动,湖南始终坚持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以一个个“小切口、硬措施、实效果”的专项治理,推动“国之大者”落地见效。

十年反腐,湖南啃下这些“硬骨头”! - 天天要闻

一体推进“三不腐”

10年来,湖南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的决心,坚如磐石。

以雷霆之势反腐惩恶,重点惩治“一把手”腐败,严肃查处陈三新、刘和生、龚武生、李荐国、杨懿文、曹炯芳等多名原市委书记。

紧盯政治生态“病灶”,严肃查处高建华、唐湘林等“小圈子”“小团伙”问题。深化国企、金融、政法等领域反腐败,查办卢平、张建国、李微等典型案件。

重拳打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彻查新晃“操场埋尸案”等重大案件中的腐败问题,打掉周符波、欧阳旭等涉黑涉恶“保护伞”。

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在全国率先探索行贿人“黑名单”制度,向检察机关移送审查起诉行贿人690人。持续开展“天网行动”,深入清理“一人多证”,追回外逃人员133人、赃款14.65亿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审查调查立案件数、处分人数、移送检察机关人数,分别是上个10年的2.4倍、2.4倍、2倍。在纪法威慑和政策感召下,党的十九大以来,3.01万人向纪检监察机关主动投案或主动交代问题。

“不敢腐”的强大震慑效能持续释放,“不能腐”的刚性制度约束也在不断提升。针对案件暴露的腐败突出表现、重点领域、易发环节,省委出台相关禁止性规定,集中整治“打牌子”“提篮子”“拉款子”和领导干部涉砂涉矿、违规经商办企业等问题,做到查处一案、治理一域。

湖南还将正风肃纪反腐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推动发展贯通起来,深化同级同类警示教育,着力以案促改促治。

随着清廉湖南建设的推进,和源头治理的不断深化,“不想腐”的思想教育优势逐步彰显。

十年反腐,湖南啃下这些“硬骨头”! - 天天要闻

巡视巡察

十年磨一剑,巡视利剑频频出击,腐败分子纷纷落马。

10年来,省委开展了29轮常规巡视、4次专项巡视、4批次机动巡视,较好地完成了巡视高质量全覆盖任务。

瞄准重点,聚焦政治生态、重点领域、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深化政治巡视,对原贫困县和扶贫牵头部门优先巡,对生态环境部门专项巡,对粮食购销领域三级联动巡。

坚持人民至上,十一届省委巡视受理群众信访件11万多件,办结率超过90%。2020年以来,省委巡视推动解决了15.9万户不动产办证、110万人饮水等一大批民生问题;市县巡察推动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3.1万个。

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市县两级共巡察党组织1.38万个,发现各类问题33.7万个,移送问题线索3.9万件。

省委带头把巡视整改抓在手上,省委巡视机构强化整改督查评估,省委巡视整改完成率超过97%,推动查处省管干部140余人,推动开展省级专项整治11个,较好地实现了监督、整改、治理有机贯通。

十年反腐,湖南啃下这些“硬骨头”! - 天天要闻

纠治“四风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这是人民群众的由衷赞许。

10年来,湖南以钉钉子精神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

紧盯“关键少数”,坚持问题导向,对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红包礼金、违规发放津补贴、违规配备使用公车等突出问题重拳出击、专项整治。10年来,全省查处奢靡享乐之风问题2.18万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3.31万人,党纪政务处分1.85万人。

开展蹲点调研,设立基层监测点,大力整治“文山会海”、督检考过多过频、违规摊派报刊征订任务等加重基层负担问题,10年来,全省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8166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61万人,党纪政务处分8602人。

2019年9月以来,省纪委监委连续36个月向社会公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数据,通报曝光典型案例31批次178个,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

十年反腐,湖南啃下这些“硬骨头”! - 天天要闻

脱贫攻坚

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无疑是过去10年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全省纪检监察机关闻令而动、尽锐出战,全力护航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三年行动”,查处问题1.94万个。“纪委喊你来领钱”活动,成为金色名片,退还群众被“蝇贪”贪污挪用的扶贫资金4.4亿元。

省纪委监委班子成员每年带队赴51个贫困县蹲点明察暗访,组织省市县乡四级纪检监察干部驻村入户督查和“回头看”,发现并跟踪解决各类问题和群众诉求1.89万个。

创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全省扶贫项目资金、村级财务情况全部晒在网上,让广大群众足不出户即可监督举报。持续开展涉贫涉纪信访举报“动态清零”行动,梳理办结信访举报3500余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100余人。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纪检监察机关坚持监督不停步,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全省开展“一县一清单”监督、“一领域一专题”治理,公开征集乡村振兴等领域问题线索,对疑难信访件挂牌督办。

十年反腐,湖南啃下这些“硬骨头”! - 天天要闻

民生领域

纪检监察工作是政治工作、人心工作,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

数据最有说服力。比如,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问题专项治理,查处问题7181个,处理1995人;社保基金管理防风险堵漏洞专项监督,查处案件431件,追回5.46亿元;“清廉医保”专项监督,查处问题404个,追回5.13亿元;养老领域专项监督,摸排风险主体256个,涉及老年群众26万人……

桩桩件件,都是百姓的堵点、难点和痛点,通过持之以恒反腐为民,让群众有更多更实在的获得感,感受到更多公平正义。

为了揪出更多对民生疾苦麻木不仁、对民生资源巧取豪夺的“硕鼠”“蠹虫”,开展“纪委为您来解难”带件走基层活动,主动征集处置民生领域问题线索。

2019年以来,省纪委监委每年挂牌督办100件重点案件,推动把问题解决在群众家门口。党的十九大以来,全省查处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2.6万个,处分3.1万人。(来源:湘伴)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春天的“精灵”唤醒哲古草原 - 天天要闻

春天的“精灵”唤醒哲古草原

天刚蒙蒙亮,哲古社区牧民曲扎迫不及待来到羊圈,拿着奶瓶给新出生的小羊羔喂奶,顺便为刚刚生产的母羊开起了“小灶”。“家里养了230多只羊,这几天已经产了30多只小羊羔,大概4月中旬产羔将全部完成。”曲扎说,接羔保育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尽管很辛苦,想到牧业增产,
上海地铁瓜太猛!男主社死三连暴击:身份扒光 + 丢饭碗 + 家宅塌房 - 天天要闻

上海地铁瓜太猛!男主社死三连暴击:身份扒光 + 丢饭碗 + 家宅塌房

最近,上海地铁上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猥亵事件。光天化日之下,一名男子在地铁车厢内对女性进行骚扰,整个过程被目击者拍下并迅速传播。事发后,这名男子在24小时内被公司解雇,成为2025年上海第一例地铁猥亵案的“主角”。他的行为不仅触犯了法律,更引发了公众的强烈愤慨
深化校会媒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落户长春人文学院 青创市集赋能大学生创业项目招募启动 - 天天要闻

深化校会媒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落户长春人文学院 青创市集赋能大学生创业项目招募启动

4月11日,由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长春人文学院、吉林城市融媒主办,长春人文学院文学院、中国网东北振兴频道、搜狐吉林融媒体中心承办,吉林省生态环保志愿者协会、吉林省时尚产业联合会协办的“校会媒协同,产学研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揭牌暨校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长春人
坐不下挤一挤,真的没事吗?这辆超员载客面包车被蜀黍查处…… - 天天要闻

坐不下挤一挤,真的没事吗?这辆超员载客面包车被蜀黍查处……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为市民群众出行创造良好条件,汕头公安交警部门持续聚焦“两客一危一货”、6座以上小客车等重点车辆,严查严处超员超载、违法载人、疲劳驾驶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坚决做到“发现一宗、查处一宗,教育一群”,切实筑牢道路交通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