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野外放生370条鳄鱼,不怕伤人吗?不要慌,你打得过它

据了解,安徽省从2003年就开始在做扬子鳄的野外放生工作,而从2019年之后,开始大规模的野外放生人工养育的扬子鳄,2019年放归120条,2020年放归280条,2021年野放530条,而今年的放生工作已经在6月10日前全部完成。

与往年的野外放生量相比,今年安徽省总共野外放生了370条人工繁育的扬子鳄。

扬子鳄

扬子鳄,古代被称作鼍(tuó),民间俗称“土龙”或“猪婆龙”。是中生代时期(距今约2.5亿年~距今约6500万年)残留下来的古老的爬行动物

也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由于目前野生扬子鳄的数量极其稀少,自然栖息地面积也十分有限,所以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外动物。

在20世纪50年代,扬子鳄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江西彭泽、安徽黄山、以及江苏和浙江的太湖一带,70年代以后,由于农业的扩张和不断捕杀,扬子鳄的分布范围缩减为安徽南部和邻近浙江很有限的区域,而到了80年代末,便只剩下安徽省东南部的5个县市还有稳定的扬子鳄种群生存。

为了保护扬子鳄不被灭绝,在1979年,安徽宣州市夏渡镇成立了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并且从野外捕捉212条成年扬子鳄进行人工圈养繁殖。

目前,该中心人工繁育出来的扬子鳄总数已经超过了15000条。

可毕竟是人工繁育的扬子鳄,没有办法发挥出生态价值,而原生的野外扬子鳄的数量极其稀少,所以从03年开始进行扬子鳄野外放生,以此来恢复生态平衡。

扬子鳄濒临灭绝的原因

虽然成年扬子鳄在自然界并没有什么天敌,可是,打不赢你,还打不赢你儿子吗?扬子鳄的幼崽可谓是天敌众多,白鹭夜鹭,甚至夜猫等肉食动物,基本都可以捕食它们,所以扬子鳄的幼崽成活率非常低, 一般就只有2%的个体能够活到成年。

由于幼崽成活率低,自然栖息地减少,加上扬子鳄全身都是宝,肉曾是宴席上的佳肴,皮是制造高档革制品的上好材料,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因此遭到人们的乱捕滥杀。又因为扬子鳄是一种肉食性动物,能在圩堤上挖穴打洞,农民曾把它当作有害动物,见了就捕杀。所以扬子鳄才处于几乎要绝灭的境地。

不过,鳄鱼,人们向来都是避之不及,大规模放生扬子鳄,难道不会伤人吗?

虽然是鳄鱼,但是扬子鳄的性情较为温顺,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而且和其他鳄鱼相比,扬子鳄的体型也相对较小,成年的它体长一般在1.5米—2.1米之间,而体重也才60斤—90斤左右。

并且扬子鳄喜静,白天常隐居在洞穴中,偶尔出来晒晒太阳,一般听到动静后会主动躲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过野生扬子鳄伤人事件,但是,和其他动物一样,在繁殖期脾气暴躁时会有攻击倾向,但这种攻击通常并不能对人形成实质性的伤害。

所以大家还是可以放心的!

放生扬子鳄的作用

扬子鳄为肉食性种类,处于食物链顶级,对于维持食物链的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据研究,鳄类的骨骼与恐龙类的骨骼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体表都被有排列整齐的鳞甲,说明鳄类与恐龙类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因此,研究扬子鳄对研究恐龙类的起源以及中生代爬行动物时代的情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