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黄培军 摄影报道
4月11日中午,一只野生动物闯入康县大南峪镇花庙村油菜地,正在播种水稻秧苗的花庙村村支书记强世岩和村民王建林发现后,立即联系大南峪林业站工作人员,站长杨贵荣赶赴现场,发现该野生动物疑为赤麂,因下山觅食误入村庄油菜地,无明显外伤,状态良好。
随后,工作人员将这只赤麂带到附近林场进行放生。放生现场,工作人员一解开绳子,赤麂就迅速跳进旁边的树林里,身影迅速消失在茂密的丛林深处。
据了解,赤麂为麂类中体形最大一种。成年赤麂体长约1米,尾长17至21厘米,体重25至30千克,一般单独活动,习性胆小谨慎,多在夜间或清晨、黄昏觅食,白天隐蔽在灌丛中休息,受惊时能发出极为响亮的类似狗吠的叫声。
工作人员表示,赤麂活动范围一般很固定,被追捕逃跑时,无论跑多远,最后又会回到自己原来的活动区域,主要生活在低海拔山区丘陵的森林、灌丛,以植物嫩枝、叶、花、果实和农作物为食,列入我国2000年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本文来源:新甘肃客户端
监制:马智泉 责编:张美乐 编辑:陈番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