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间博物馆雇了一群猫员工,开放游客领养,退休了还能去猫咖养老

2020年12月04日22:04:06 宠物 1336

一个法国人去世了,根据他的遗嘱,他的遗产被分为好几份,除了留给家人的部分,有一笔钱被要求捐赠给一间博物馆里养的猫,这令博物馆主任感动不已。

这间博物馆就是俄罗斯著名的冬宫。

这间博物馆雇了一群猫员工,开放游客领养,退休了还能去猫咖养老 - 天天要闻

冬宫曾是俄罗斯沙皇的皇宫,始建于1754年至1762年,当年它在俄罗斯地位极高,以至于有这样的规定:圣彼得堡所有的建筑物都不能比冬宫高。

这间博物馆雇了一群猫员工,开放游客领养,退休了还能去猫咖养老 - 天天要闻

现在的冬宫经过重建,已经变成了俄罗斯文物博物馆,除了拥有众多文物之外,对喜欢猫咪的游客来说,这里也是不错的撸猫圣地。

这间博物馆雇了一群猫员工,开放游客领养,退休了还能去猫咖养老 - 天天要闻

冬宫养猫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彼得一世(1672年6月9日-1725年2月8日)在位之时,冬宫就有了猫。冬宫的第一只猫叫做瓦西里(Vasily),传说是彼得一世特别从某个商人那里买下来,并且要求一定要养在冬宫里的,专门用来对付老鼠。

这间博物馆雇了一群猫员工,开放游客领养,退休了还能去猫咖养老 - 天天要闻

到了1745年,彼得一世的女儿伊丽莎白·彼得罗夫纳(Elizaveta Petrovna)更是颁布了一项法令,要求冬宫的猫必须来自俄罗斯喀山地区。传说喀山猫素质优秀,捕鼠水平一流,拥有“能为家庭带来财富”的美誉。这项法令的颁布,让喀山猫的地位又上了一个档次。

这间博物馆雇了一群猫员工,开放游客领养,退休了还能去猫咖养老 - 天天要闻

后来凯瑟琳二世把住在冬宫的猫分成了两个等级,高级的是用来做观赏的宠物猫,住在室内,低级的则是专供抓老鼠的猫,住在室外,这一传统延续到了现在。

这间博物馆雇了一群猫员工,开放游客领养,退休了还能去猫咖养老 - 天天要闻

冬宫养猫的历史在二战时期有了短暂的休止,在持续了871天的列宁格勒大封锁中,冬宫所有的猫全都死了,被改造成防空洞的冬宫里,成了老鼠的天堂,当时的市场上,一只猫的价值和一条面包相当。

这间博物馆雇了一群猫员工,开放游客领养,退休了还能去猫咖养老 - 天天要闻

好不容易挨到战争结束,马上就有5000只猫被重新引入圣彼得堡,将这里的居民从鼠患中拯救了出来。

这间博物馆雇了一群猫员工,开放游客领养,退休了还能去猫咖养老 - 天天要闻

现在改造成博物馆的冬宫依然保留了养猫的传统,而且猫咪依然分为两个阶层:负责装点博物馆的“贵族”猫咪们养尊处优,有自己的猫碗、猫窝、猫厕所,住在博物馆各场馆中,而负责抓老鼠的“雇员”猫咪们,则每天忙碌地穿梭于博物馆的院子、阁楼和地下室。

这间博物馆雇了一群猫员工,开放游客领养,退休了还能去猫咖养老 - 天天要闻

别看“雇员”猫咪好像很辛苦,它们却拥有另外两项福利:其一是游客们可以选择对眼缘的“雇员”猫咪,在冬宫每年开放的特别日子里,领养这只“雇员”猫咪,并且获得一份“冬宫猫的主人”证书,以及终生免费参观冬宫的资格。

这间博物馆雇了一群猫员工,开放游客领养,退休了还能去猫咖养老 - 天天要闻

如果“雇员”猫咪到年老时还没被领养,则有另一项福利,它们可以退休,然后到指定的猫咖或猫咪博物馆里安享晚年。可以说冬宫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们为这些猫咪考虑得十分周到了。

这间博物馆雇了一群猫员工,开放游客领养,退休了还能去猫咖养老 - 天天要闻

当然,为了防止猫咪破坏珍贵的文物或文件,冬宫的一些特别的房间,比如阅览室之类的地方,是禁止猫咪们出入的。这些常年住在冬宫的猫咪,早已默默学会了在这间博物馆的生存之道,它们悠然地和工作人员、文物、游客一起,成为冬宫博物馆的重要一部分。

这间博物馆雇了一群猫员工,开放游客领养,退休了还能去猫咖养老 - 天天要闻

为了保护这些捕鼠功臣,冬宫博物馆的院子里甚至有一个特别的交通标示,写着“小心猫”,冬宫博物馆的停车场要求所有车辆只能以人类步行的速度驾驶,而且不能随意鸣笛,避免惊吓或伤害到那些在院子里散步晒太阳的猫咪们。

现在很多博物馆里都饲养了猫咪,有时候猫咪的关注度甚至超过了博物馆本身,比如说故宫猫。

这间博物馆雇了一群猫员工,开放游客领养,退休了还能去猫咖养老 - 天天要闻

一方面,这些猫咪能够帮助工作人员捉老鼠,间接保护了建筑和文物,一方面猫咪的存在又能为游客们增添观赏的乐趣,使得博物馆这本来稍显死板的地方多了几分生机,另一方面也能为博物馆带来不少话题,可以说是猫和人类相处的绝佳典范了。

宠物分类资讯推荐

泰媒:从佩通坦到普坦,泰国一周内出现三个总理 - 天天要闻

泰媒:从佩通坦到普坦,泰国一周内出现三个总理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泰国原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普坦3日被任命为代理总理,国王玛哈·哇集拉隆功为新内阁主持宣誓就职仪式。泰国《曼谷邮报》当天报道称,普坦成为泰国一周之内出现的第三位总理。被停职的总理佩通坦宣誓就任文化部长。佩通坦受佩通坦与柬埔寨参议院主席洪森的通话录音遭泄露一事影响,泰国宪法法院1日宣布,暂...
多地陆续宣布解禁土狗!网友:大黄可以回来了 - 天天要闻

多地陆续宣布解禁土狗!网友:大黄可以回来了

近日,“中华田园犬禁养”引发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记者了解到,最近几个月,广州、深圳、长沙等多地宣布对中华田园犬“解禁”。2025年6月长沙多方人士等经过热烈讨论后一致认为,可以将中华田园犬(土狗)移出《危险犬只目录》。
公园偷偷埋骨灰?宠物墓地超万元?宠物“安葬生意”亟待规范 - 天天要闻

公园偷偷埋骨灰?宠物墓地超万元?宠物“安葬生意”亟待规范

近年来,不少机构推出包括遗体清洁、告别仪式、火化安葬等项目在内的宠物殡葬服务。然而,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各家宠物殡葬店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宠物骨灰的处理方式也存在较大差异。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宠物火化后,大多数宠物殡葬店可提供骨灰寄存服务,每年收费数百元到上千元不等。还有商家表示,有合作的寺庙,...
全国多地“解禁”中华田园犬,长沙呼声也很高!养殖场老板:中华田园犬看得最顺眼 - 天天要闻

全国多地“解禁”中华田园犬,长沙呼声也很高!养殖场老板:中华田园犬看得最顺眼

近日,“中华田园犬禁养”的话题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讨论。随着上海、广州、深圳等多个城市将中华田园犬移出禁养目录,其他城市也表达了“解禁”的呼声。长沙,也正走在对中华田园犬“解禁”的路上。6月19日上午,一场决定中华田园犬命运的禁养犬只管理专题论证会在长沙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召开。市人大代表、相关动物...
“大而美”法案获得参议院通过,它究竟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大而美”法案获得参议院通过,它究竟是什么?

最近随着中东地区的消停,最引人注目眼球的变成了美国内政。这个大而美法案,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懂王和马斯克,继第一次吵架,双方和解之后,第二次又在骂骂咧咧,分道扬镳?今天咱们来说一下这个事。 ....
多地解禁土狗!童年的“大黄”可以回家了 - 天天要闻

多地解禁土狗!童年的“大黄”可以回家了

近日,“中华田园犬禁养”引发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记者了解到,最近几个月,广州、深圳、长沙等多地宣布对中华田园犬“解禁”。2025年6月长沙多方人士等经过热烈讨论后一致认为,可以将中华田园犬(土狗)移出《危险犬只目录》。
妻子刚出电梯就被毒蛇咬伤!丈夫“教科书式”急救保命 - 天天要闻

妻子刚出电梯就被毒蛇咬伤!丈夫“教科书式”急救保命

近日重庆一小区居民赵女士刚出电梯就被盘踞在电梯间的毒蛇咬伤脚踝电梯内的摄像头记录下了赵女士被咬的过程可见这是一条呈灰黑色的蛇事后赵女士回忆“先感觉脚有点疼看到有黑色的血往外冒然后小腿膝盖就麻了”面对妻子被毒蛇咬伤的紧急情况丈夫冉先生的处理堪称“教科书式”他迅速取下裤腰带将妻子伤口上方捆扎同时拍照取证...
你早,河北|半年打下32“虎”;大到暴雨+大暴雨;中华田园犬该不该解禁;“大而美”还是“长而丑”? - 天天要闻

你早,河北|半年打下32“虎”;大到暴雨+大暴雨;中华田园犬该不该解禁;“大而美”还是“长而丑”?

习近平7月1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7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半年打下32“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6月累计公布的落马中管干部达32人,与2022年全年中纪委通报查处的...
虐待动物者应受惩处,完善规则也很重要 - 天天要闻

虐待动物者应受惩处,完善规则也很重要

近日,有网友发文称,在《桂林市2025年度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工作人员进入考察人选名单》中,考生苏某某曾因虐猫被华中农业大学给予严重警告处分。7月1日,记者从平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经考察核实,根据《桂林市2025年度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工作人员公告》第一条第四点、第十点规定,该考生不符合招聘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