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表中的一些物种可能会令人惊讶。不是因为它们特别奇怪或闻所未闻,事实上恰恰相反。如果你认为所有的骆驼都是一样的,而且你知道全世界估计有 3500 万骆驼……你的第一反应不会是它们濒临灭绝!
这就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物种野骆驼和其著名的同类家养双峰驼混淆的地方。这种混乱对急需保护的野生骆驼造成了不利影响,目前已知野生骆驼不到1000头。
历史上曾存在于世界上的很多地方,但至21世纪仍在野外生存的仅有蒙古西部的阿塔山和中国西北一带。是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濒危物种,它可以承受干旱、食物短缺甚至核武器试验的辐射!该物种于4600多万年前在北美进化,并开始在亚洲迁徙,在它们祖先的范围内已经灭绝了。
自从迁徙以来,这种双峰骆驼已经很好地适应了严酷的戈壁沙漠,那里植被稀少,水源有限,温度从-40°C到40°C不等。它们吃其它食草动物不吃的刺和干燥、咸味的植物,而且它们是唯一一种可以喝咸的或半咸的水而不受伤害的陆地哺乳动物。由于脂肪储存在驼峰上,它们可以连续没有营养,当它们找到水源时,它们会迅速大量饮水,以补充身体缺少的营养。他们一次可以喝下多达57升的水!
骆驼红细胞和人红细胞的区别
野生骆驼和它们的近亲与所有其它哺乳动物不同,因为它们有椭圆形(而不是圆形)的红细胞。它们细长的细胞形状意味着它们甚至可以在粘稠的血液中循环,并通过狭窄的血管传播,防止脱水的常见后果。骆驼的红细胞也能在不破裂的情况下扩大到原来的240%而不会破裂;大多数动物的细胞只能扩张150%。不仅如此,与其它有蹄哺乳动物不同,它们的身体负荷不是在蹄子上,而是在脚掌上,而且只有蹄子的前端接触地面。
每年的1-3月是野骆驼的发情季节,雄兽争斗时,主要是将头部伸到对方的两腿之间,绊倒对方后再用嘴撕咬。这时常常见到单独行动的野骆驼,往往都是求偶争斗的失败者,也有发情的雄性跑到家骆驼群里,与雌性家骆驼交配的情况发生。
野生双峰驼在繁殖期都是“一夫多妻制”,即每个种群由一峰公驼和数头母驼及未成年幼驼组成。它们有固定活动地带,并非以前猜测的长途迁徙。公幼驼一旦到了两岁就被逐出种群外,去别的种群争夺统治权,经过打斗优胜劣汰,最后存活下来的才能适应严酷的生存环境。
两个月大的野骆驼和它的母亲
雌性每2年繁殖一次,怀孕期约400天,翌年3-4月生产,每胎产1-2仔(很少2仔)。幼仔出生后2小时便能站立,当天便能跟随双亲行走,幼崽在母驼身边呆 3-5年。4-5岁时性成熟,成年寿命可达35-40年。
双峰驼 (a) 和野骆驼 (b) 的形态差异 野生骆驼具有较小的金字塔形驼峰、较小的身体、较细的腿和较扁平的头骨。
正如你所看到的,它们是一种非常独特和稀有的物种,但它们的数量持续下降,主要是由于捕猎、栖息地丧失以及与引进的牲畜争夺资源。保护野生骆驼对它们的生存是必要的,但野生骆驼和国内骆驼之间的混淆正在减少公众对该物种处于灭绝边缘的认识。
知道保护对野生骆驼的生存至关重要,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两位研究员,我国罗布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袁磊和蒙古大戈壁特别保护区的 阿迪亚·亚达姆苏伦。在他们获得奖学金期间,他们收集了为制定长期保护战略提供信息的数据。这一策略为野生骆驼和严酷的沙漠生态系统中的人类居民带来了好处,但总是可以做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