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申即补,建议国家建立帮困基金,加强对低收入群体常态化救助


湖南科技大学为每月去食堂就餐次数多,且消费总金额少的2000名学生,无须其申报,直接将补助打到其卡上。一方面真正让贫困学生受益,又照顾了其自尊心。

这种将补助精准滴灌的做法值得肯定和推广。

经过持续脱贫攻坚,尽管现在我国虽然已消灭了绝对贫困现象,但近两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少行业重新陷入困境。

据某省最新抽查,去年个体工商户亏损面达90%,30%的门面频繁变动,今年对未来预期好的个体工商户仅有30%。

受脱钩断链等影响,原来经济发达的江浙、广东地区工厂,因产品卖难停产倒闭时有发生,许多工人无工可打,大学毕业生加入失业大军,低收入群体规模不大扩大,很多人生活重陷贫困!

值此特殊时期,国家倡导共同富裕,应当在加大对低收入群体帮扶上下更大功夫。既应当扶持其就业创业,提供更多公益岗,又应对暂时失业的人给予经济援助。

比如仿照湖南科技大学救助模式,利用微信和支付宝消费数据,对消费总额明显低于正常消费水平的居民,发放消费券或直接发放现金补助。

所需资金专项列支。若有缺口,也可对高收入群体征收特别税、拨付专门党费或号召高收入公务员、党员干部捐赠等方式筹集,作为扶危济困专项基金。

大家认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