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大选被名嘴钦定?台湾政党为啥老是软弱妥协?

提前三年表态参选2024的赵少康,近来摸排自己的竞选对手。

他说:

国民党的麻烦就是小资产阶级、瞻前顾后,不敢放胆放手或豁出去拼。

九合一选后,侯友宜民调碾压所有人,有老百姓充分的支持就知道所谓落跑不落跑,根本不是问题。

赵少康显然是将侯友宜视作国民党2024最强候选人。

赵少康还在其他表态中说,郭台铭不妨借由同舟再回国民党,选选2024也不是不可以。

绿营的吴子嘉也透露过美丽岛内部民调,无论是侯友宜还是郭台铭,只要代表国民党,都能赢赖清德。当然,侯友宜赢的幅度更大些。

从这个角度来看,侯友宜是理论和实践层面国民党最强的候选人,郭台铭是理论层面第二强,赵少康就是陪衬了。

所以,对赵少康来说,帮帮第一的场子,他日侯友宜当选,说不定自己会有意外收获。

此处无意去断定国民党2024候选人及其前途,但对于赵少康那句话:国民党的麻烦就是小资产阶级、瞻前顾后,不敢放胆放手或豁出去拼,蛮值得一论的。

小资产阶级,或者精确点说,城市小资产阶级,是五星红旗的四个小星星之一,在大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前,是一个蛮重要的群体。

读过《毛选》的朋友,应该有印象,他们的一大特点,就是妥协性和斗争性并存。

什么意思呢?

城市小资产阶级老是在关键时候掉链子,在平常时候又比较靠谱。存在两面性。

指望小资产阶级独立承担革命任务,是不可能的。

最好的策略,是既团结又斗争,以斗争促团结。这就提到了统战城市小资产阶级的问题。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城市小资产阶级作为单一阶级不存在了,其中相当一部分成为工人阶级。

因为有其他阶级及其政党负责领导,比较好地克服了小资产阶级“瞻前顾后,不敢放胆放手或豁出去拼”的问题。

但是,当小资产阶级本身独立存在,如何克服这个问题?恐怕就很难了。

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时,明确了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国家杜马党团,必须无条件服从中央的领导。

不仅是国家杜马党团,掌握在本党手上的宣传机器,也不许擅作主张,必须服从命令听指挥,要不然编辑部就换人。

从这个角度去看,小资产阶级政党能否借由加强党纪,尤其是服从中央领导,来克服自身局限性?

怕也是不能。

有的党主席把决策权下放到党团,明面上是党中央领导党团,实际上是党团凌驾党中央。

有的党主席的决策,党团基于所谓“党团自主”压根就不听,党团架空党中央。

这样看来,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软弱性根本克服不了。其本身就是个大杂烩,一旦严格,反而分崩离析。

即使是民进党新潮流,过去号称最制度化的派系,如今也不能做到派系一致,公推卓荣泰选党主席,赖清德领表2020,一大堆派系中人都被蒙在鼓里,事后却没有任何惩处,在选举导向的情况下,政党变成实力说话,中央党部不过是橡皮图章。

所以,这时候,小资产阶级软弱性克服不了,放弃治疗吧。

但如果把这里的“小资产阶级软弱性”理解为小布尔乔亚作风,就是那种脱离群众的高高在上的作为。

比如有人骂记者帮对手说话,有人拿蒜拍照以后不买下反而还给菜贩,有人说郑成功亲自部署台北建设,有人在造势场合唱不来《爱拼才会赢》,有人说群众太不进步跟不上本党的“进步”,还有人说超买不是走私……

这种就该严厉批判。

被批判后,这种小布尔乔亚至少明面上可以避免,尽管实际上也是改不了。

如何彻底改变呢?

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有的经典作家主张“清洗”党员,这里的“清洗”又分为两个流派。有的主张干部参加劳动,避免夸夸其谈、长期脱离群众。

还有一个一脉相承的存在:就是与时俱进地用无产阶级思想改造非无产阶级思想。

无论上述哪一个,选举社会想要落实,基本等于做梦。

因此,克服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放弃吧,还是共存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