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呼吸病专家刘又宁:新冠后遗症真的有吗?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到目前为止,已报道的所谓新冠后遗症都是以患者主观感觉为主,如疲劳、乏力、局部疼痛、睡眠障碍等,这些症状,特异性很差,各种原因都能引起。

某些传染病确实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比如脊髓灰质炎会导致长期下肢瘫患。在SARS期间,我们也观察到,像其他病因引起的严重肺炎一样,少数病人会留下肺部条索状,甚至类网格状阴影伴轻度肺功能减退。但在半年到一年内阴影基本吸收、肺功能恢复正常。那么当前大家最关心的新冠会怎样?会留下很多、很严重的后遗症吗?

提到“后遗症”或“长新冠”,首先必须要有一个众所公认的定义。笔者此较赞同的是来自世卫组织WHO)的一个比较严格的定义。后遗症的诊断要满足以下三条标准,简言之就是:第一,患病后不短于3个月;第二,相关症状、体征或实验室检查结果持续存在2个月以上;第三,排除原发病以外的原因。

在刚刚结束的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上,钟南山院士的学术报告及随后的讨论中,多数专家认为真正的新冠后遗症少之又少。

上述三条诊断标准中最重要、也是最难满足的就是第三条,即排除新冠以外所有可能的原因。到目前为止,已报道的所谓新冠后遗症都是以患者主观感觉为主,如疲劳、乏力、局部疼痛、睡眠障碍等,这些症状,特异性很差,各种原因都能引起。而真正的证据确凿的、伴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的器质性损伤则很少。

钟院士在学术报告中引用了国外一项附有严格对照组的研究,其结论是:那些各种异常的主观感觉的发生率,在对照组中甚至要高于新冠感染者组。

对于上述结果,读者可能很难理解。让我举我自己的实例来说明。我在武汉疫情时处在第一线工作了50余天,与来自全国各地年轻的军医们同吃、同住、同战斗。回京以后就一直有乏力、易疲劳、睡眠不踏实的感觉,直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消失。

完全可以确定的是,我没有感染过新冠病毒,之所以出现这些症状可能与当时工作、生活环境,特别是较长期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有关。笔者认为,那些没有严格对照组,以主观症状为主的临床调查结果,不管在何种杂志上发表,其可信度都是有限的。

笔者认为,后遗症发生与否也与以下因素有关:第一,新冠病毒种类,原始株病毒德尔塔病毒有一定的可能性造成后遗症,但奥密克戎毒株则可能性很小;第二,重症者有可能发生,而轻症、特别是无症状感染者几乎不可能发生;第三,接种疫苗既然能减少重症,当然也会减少后遗症。

总而言之,目前我们对新冠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尚不能武断地说不会有任何后遗症发生。但是,已经有足够的证据表明,真正的后遗症少之又少。如果你感染了奥密克戎,又属于轻症或无症状感染者,又接种过疼苗,那么就完全没有必要担心会有后遗症发生。和其他疾病一样,如对患病本身过度担心和/或相信了那些证据不足的不实报道、言论,由此产生的心理负担可能比患病本身影响还要大!

(作者系著名呼吸内科专家、解放军呼吸病研究所所长)

本文来源:医学界

本文作者:刘又宁

责任编辑:向宇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 End -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