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包红包有讲究,并非越大越好,许多人包错了得罪人还不自知

农历新年即将到来,大街小巷过年的氛围也越来越浓。一提到过年,最开心的莫过于孩子们。

和孩子们掰着手指期待着过年的状态有所不同,过年对于大人们来说,过年有时候是一种压力,是焦虑的来源。这种压力与焦虑感一部分和过年大人们有包红包的任务有关。

包红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很多地方,过年红包的金额也越来越大。

小艾来自一个非常注重传统的家庭,今年小艾第一年参加工作,有了赚钱能力,正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人”。

因此,还没到过年,小艾的母亲就提醒小艾,今年需要准备好给亲戚孩子们的红包。

刚开始小艾对这个新任务还不以为然,觉得自己已经参加工作,已经有包红包的实力。

但是当小艾准备去取现金,计算红包总金额的时候,她自己都被这个数目吓了一跳。

给各个亲戚孩子的红包金额加起来,比小艾一个月的工资还多。小艾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都是“月光族”,开销并不小。

“还好过年领了一笔年终奖,不然这个红包任务还得需要刷信用卡才能完成。”小艾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小艾既然没这个经济实力,就不要打肿脸充胖子,少包一点就得了。

小艾并不是没想到减少红包的金额,但是她却做不到,因为这些亲戚长辈,在小艾小的时候都非常慷慨,给小艾的红包一年比一年大。

今年轮到小艾扮演长辈的角色,她怎么都不能“掉链子”,在红包的金额上面失了面子。小艾第一次觉得原来成年人的过年,还需要承担这么多压力。

难怪很多人觉得越长大,年味就越淡了,这和我们所扮演的角色变化也有一定的关系。

其实除了过年的红包的金额越来越大,会让人觉得“亚历山大”,包红包的种种讲究,也会令人感到“费神”。

尤其是对于小艾这样的没有包红包经验的人来说,如果稍不注意,可能就会花了钱还得罪了人。

过年,怎么包红包有“讲究”,许多人包不对,得罪人还不知道

讲究一:包红包宜用新钱

有些人平时就比较“粗线条”,不拘小节,但是在过年包红包的时候,不拘小节可不是一个好的习惯。

因为红包在现代,不仅仅是长辈们对孩子们的一种美好祝福,很多时候还和人情世故相关。

因此,我们在包红包的时候,最好能够注意好细节,别因为忽略了一些小细节而得罪了人。

小艾在这点上面做得比较好,因为她早在过年前,就去银行取了包红包所需的钱,并且所取的是新钱。

过新年是“除旧迎新”,因此长辈们给孩子们所包的红包最好使用的是新钱。这样孩子们在拆红包的时候心情会更好,孩子的父母们也能感到包红包者的一片用心。

讲究二:包红包要注意红包袋的选择

包红包其实是一件需要提前准备的事情,我们需要准备的不仅仅是现金,还有包红包的红包袋。

长辈们给孩子们包红包是过年的一项传统的年俗,是过年非常重要的一种“仪式感”。既然是仪式感,我们就要做到位,让红包接受者感受到这份满满的用心。

如果你今年需要给孩子们包红包,最好提前购买一些喜庆的新年红包袋。在这里并不建议大家沿用去年的袋子,因为一不小心就会闹出“尴尬事”。

试想一下,孩子们收到的新年红包上是印着的是去年的年份和生肖,这让孩子或者孩子的父母会作何感想。

勤俭节约是中华的美德,但是在包红包这件事上,为了避免亲戚之间产生不愉快,大家最好可以提前购买当年的新红包袋。

讲究三:发红包要当着大人的面

为什么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给孩子发红包要当着大人的面呢?因为孩子在过年期间会收到很多亲戚的红包,孩子很容易弄混淆不说,还容易忘记哪个亲戚给了红包,而哪个亲戚没有给。

因此,当着孩子父母的面给孩子红包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孩子的父母会帮助孩子管理好红包,不会出现你明明给了但是孩子没说或者弄混淆的情况。

当着大人的面给孩子包红包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避免孩子乱花钱的情况出现。

有些孩子故意隐瞒收到红包的金额或者收到红包的事实,就是为了充实自己的“小金库”。

如果父母发现了这件事,可能还会怪到你的头上,怪你没有告知给孩子红包这回事。

如果当着孩子父母的面给孩子包红包,我们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面避免这方面的责任。

讲究四:不宜用“电子红包”

既然过年是传统的节日,那么我们就要用传统的方式来给孩子包红包。虽然说现在电子支付非常流行,但是电子红包并不能取代传统红包,尤其是在创造“仪式感”、和增添“年味”这方面,“电子红包”比起传统红包要逊色太多。

“电子红包”虽然方便,但是会让接受者感觉不用心,不真诚。因此,大家不要为了图省事,就直接转账或者用电子红包来取代传统红包,不然很可能花了钱还让人感受不到诚意,得罪了人。

结语

过年是家人们团聚的日子,大家都应该是高高兴兴的。如果你有包“红包”的任务,在准备红包的时候也要多用点心,多注意其中的“讲究”,千万别因为自己的不小心破坏了过年的氛围,影响了一家人之间的和气。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上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