芗城区小学语文林丽珊名师工作室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黄美华 摄
24日,芗城区小学语文钟素丽名师工作室第二期启动仪式举行,为全区教师教育质量的提升再添新平台,目前,芗城区现有中小学含幼儿园特教名师工作室21个。近年来,漳州市芗城区着力深化教育改革,提升基础教育水平,为本土优秀教育人才提供链条式的成长空间,带来教育资源的稳步提升。
作为漳州中心,芗城区的教育发展一直受到关注。近年来,漳州市教师进修学校通过经验积累,探索出多层次、链条式的教师成长举措,保障、提升教育水平,为教育现代化打好基础。
“通过‘跨校带教,以优带新’的方式,让我能学习到更多教学技巧和经验,这些都是书本上没有的,对我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提升。”漳州市芗城实验小学科学教师郑春霞告诉记者,她在2014年作为新教师参加了跨校带教,2019年还参加了区“十三五”第二期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等,如今她已经成为芗城区首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培训班学员。
“通过市区中心校、单列校的优秀骨干教师以一对一的模式带乡村的新教师,突破了区域和校际的界限,让新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升。”芗城区教育局党组成员、漳州市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柯顺德告诉记者,这项措施于2009年在芗城区率先探索实施,目前已形成一个成熟的培育体系。
此外,针对名师名校长的培养机制也在逐步探索中,2019年,芗城区教育局印发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遴选培养实施方案通知,首批13位名师、9名校长获得培养机会,为教育领军人才队伍打造阶梯式提升平台。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终身学习,不断地提升专业水平。”芗城实验小学副校长、林丽珊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林丽珊告诉记者,她的工作室于2020年9月份成立,研究课题为《绘本阅读和统编教材融合》,目前工作室成员与学员共21名,由全区各小学的骨干教师组成。
“通过工作室的探讨研究,我们希望填补低年级精品教材的不足,让课堂更加生动。”林丽珊说,有了名师工作室这一平台,教师与教师之间、工作室与工作室之间沟通更加便利,能够实现自我提升,不断精进自己。2021年,林丽珊的课程案例入选全国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
“通过辐射、引领、带动的作用,让基础教育资源走向均衡化,打破城乡、校际教学资源的壁垒,使芗城区教育资源得到更好的发展。”漳州市教师进修学校书记李瑄告诉记者,“接下来,学校将继续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将优秀教学经验请进来,让更多新老师走出去,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来源:新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