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去东石吧!
近日,蔡长益老师做客《相等五里桥》-乡村文化振兴系列,讲述晋江市东石特色村落和东石风物人文等内容。
节目合影
历史景点:南天禅寺
南天禅寺,初号石佛岩,又称石佛寺,清朝将军吴英重修石佛岩,取“泉南佛国”之意,更其匾额为南天禅寺。位于东石镇许西坑岱峰山上,为晋江市第一批开放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南天禅寺石佛和摩崖石刻,1985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闽书》及《泉州府志》、《重兴南天禅寺碑》载:“相传未岩时,石露夜光三道,宋嘉定丙子(1216年)僧守净募镌弥陀、观音、势至三尊。旁刻摩崖石刻‘泉南佛国’四大字,据说为南宋泉州郡守王十朋所书,字高六尺许。”寺内三尊石佛,依崖雕镌,高六米,莲座三米,是福建省最大的摩崖石佛造像。此三尊佛像,虽然历时八百多年,犹素洁清新,栩栩如生。三尊石佛精雕细琢,富有唐代雕刻手法的风格余韵,是宋代泉州石雕艺术的瑰宝。
寺内石壁上有大明弘治六年岁癸丑镌一“心”字,“心”中一点放下,旁题云:“放下全无事,提起万般生”,颇富禅意,发人深省。
南天禅寺自南宋以来,殿堂时废时修,现存殿宇为清朝土木结构。如今自在佛殿经晋江金井塘东旅菲华侨蔡玉峰先生于1961年和1982年两次捐资重修,古刹重光,梵宇生辉。
南天禅寺在理山法师的住持下,2000年结合寺院山势,做了寺院扩建的整体规划。经过十几年的建设,现已完成山门牌坊、天王殿、大雄宝殿、钟鼓楼、东西护廊、法堂、念佛堂、五观堂、僧寮、报恩堂、净观楼、弘法教育楼等,所有建筑尊重历史风貌、保持闽南佛教古建筑艺术风格。2010年9月,东石镇政府在南天禅寺前方,规划了115亩作为石佛山生态公园,植树绿化,已于2014年竣工。庄严的寺院,与生态公园相益得彰。
南天禅寺以弘法、教育、慈善为宗旨,住持理山法师着重于弘法教育,净化社会人心,发挥佛教在社会的功能与价值。南天禅寺成立了省级慈善机构,长期开展慈善扶贫济困活动,培养慈善义工深入社会关怀弱体群众。南天禅寺已成为修学佛法、传播佛教慈悲大爱的文化圣地,更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人间净土。
历史景点:龙江禅寺
龙江禅寺(又名天竺寺、西山寺、景福寺)建于东石龙下村,据《西山杂志》记载,龙江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公元65年),几经兴废重修,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当时汉明帝刘庄下诏,在长江以南建三十六座天竺,所以泉南建有三座天竺,分上天竺(龙山寺)、中天竺(龙江寺)、下天竺(竺世庵)。龙江寺建筑造型美观别致,寺中佛像雕塑精良,诸多楹联皆出自名家之手,寺前两个“八卦窗”尤为特别,表明当年道教与佛教的和谐共生。1991年该寺被列为晋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景点:东石寨
东石寨位于东石镇镇区,北望晋南山岳村落,向南虎视围头湾,与金门岛遥相呼应。与东石寨相连的是佛门圣境大觉寺。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是泉州南安石井人,他曾经在此安营扎寨、操兵演练。人们登上寨台,会看到有一块奇石耸立,上刻“棣径”,中刻“丹心”二字,字体刚劲,相传为郑成功所书,此石也是东石镇标志性景观,更是郑成功爱国爱乡的历史见证。郑成功是一代儒将,不光写得一手好字,诗词也写得极好,可惜英年早逝,传世之作极少,因此甚为珍贵。东石寨还有以自然景观命名的双层八角亭“朝曦亭”,最高处的“观潮亭”,大埕中有新兴建的“待月廊”,石刻“郑成功诗廊”等等。东石寨不仅有关夫子庙、大觉寺、福海庙,还有奉祀孔子的“圣贤阁”,是以儒、释、道融为一体的文化胜地。东石寨现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景点:天后宫
东石天后宫原称“天妃宫”,俗称“妈祖宫”, 现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天后宫始建于宋庆元三年(公元1197年),至今800多年,座北朝南面海。整体为砖木结构,古色古香。宫中主祀妈祖娘娘,正门题匾“龙江奇境”。现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宫内匾额珍贵,相传大理学家朱熹不顾病魔缠身,为宫额书写“帆樯织锦”与赠。庆元六年(1200年)朱熹撒手人寰,此四字便成为字字珍贵的千古绝笔。三块大碑坊为明永乐间府同知蔡靖书“惠风和畅”;清乾隆年间大学士蔡新书“光万里月”;乾隆九年重修时,乾隆皇帝御书“贯一江风”与赐。东石天后宫的长盛不衰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东石港繁荣、兴盛的景象,这对东石早期的海洋文化也是很有研究价值的。可惜天后宫于2017年端午节凌晨2点多突发火灾,庙宇内部几乎全部被烧毁,2018年开始重建。
人文景点:鳌江书院
鳌江书院,又称“朱文公祠”,座落于东石第二社区。是目前晋江市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书院,占地面积190平方米,坐北向南,硬山顶,砖石外墙,抬梁式木构架,雕饰非常精美1991年被列为晋江市文保单位。相传始建于宋,为朱熹讲学学堂,历代有修葺,现存建筑修建于清嘉庆年间。东石人对朱熹充满了崇敬和感激,因此建了朱文公祠,而且历代都进行过修缮,在清光绪十年(1884年)进行重建。东石镇政府于2018年按修旧如旧进行重修,得以面貌一新。
人文景点:龙江吟社
龙江吟社前身“弢社”,创办于元大德年间,清道光十五年改名龙江吟社,至今已有700年历史,是晋江市最早的诗社。龙江吟社以“吟”为名,由此可见其“闽南语吟唱”历史之悠久。用闽南语吟唱楚辞、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调等,其韵律和谐,平仄相合,声调优美,悦耳动听,有着浓浓的古早味。明末尚书黄景昉(东石镇檗谷村人),曾著有闽南语吟唱专著《双声叠韵谱》,可惜现已失传。2016年“龙江吟社闽南语吟唱”正式入选晋江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人文景点:古檗山庄
古檗山庄,位于东石镇檗谷村北,至今一百多年的历史。主人黄秀烺,晚清华侨巨子,占地1.7万平方米。庄园围墙成四方圆角形,坐西北朝东南,中轴线上依次为进门、坊门、半月池及黄秀烺家族墓10座,四周有“景行”、“瞻远山居”、“景庵”、“檗荫楼”、“息庐”等5座中西混合式建筑。题写匾额的名家有张謇等,名人题刻190余方。行、草、楷、篆、隶俱备,堪称近代书法大全,山庄的书法石刻吸引众多文人墨客。古檗山庄现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近代人文:瑞金法师
瑞今法师(1905年~2005)晋江东石人,姓蔡。字寂声,号谁真。12岁于南安小雪峰寺,从转敬和尚出家,20岁受足戒于莆田梅峰光孝寺。遍参太虚,常惺,兴慈,弘一诸师。入安徽迎江佛学院,为常惺入室弟子。后执教于鹭江初期闽南佛学院。曾与觉三创办南山小学于漳州南山寺,开闽南佛教界创办教育的好风气。1930年,创办养正院于南普陀寺。后尝与慧云、广洽诸师刊行佛教公论杂志,任小雪峰寺住持及南安佛教会会长。1940年以后,南渡马尼拉任菲律宾信愿、华藏二寺住持多年,热心于弘法、慈济事业,创办能仁学校,并受请赴韩传授菩萨戒。1952年,成立世界佛教徒联谊会菲律宾分会,出任会长。1993年,瑞今法师在东石兴建“晋江大觉寺”。
现代人文景点
东石文化中心
座落于东石寨的东石文化中心大楼,内设有文体活动场所,有乒乓球、羽毛球训练馆等,并为各社团提供必要的办公和活动场所,如:东石镇南音社、龙江吟社、龙江畔读书社等社会团体,配套设施完善,功能齐全,为东石的文化活动中心点。
现代人文景点
母亲的房子图书馆
母亲的房子图书馆,2019年由《皮囊》作者蔡崇达兴建,为公益性图书馆,内设有“恒昌讲堂”,是新时期晋江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地标,也是东石对外文化宣传的窗口,母亲的房子图书馆建成后,将有利于推动东石文化进一步发展。
恒昌讲堂 合影:蔡崇达与蔡长益
来源:《相等五里桥》 吴娜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