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禁令”伤害了欧洲半导体行业,继续下去欧洲将失去中国市场


据外媒报道,荷兰光刻机制造巨头ASML企业的CEO温彼得(Peter Wennink)在一次会议中就美国对华下达“芯片禁令”一事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温彼得表示,美国的这一做法已经伤害到了欧洲半导体行业,如果持续下去,将推动中国半导体自主化的进程,到那个时候欧洲供应商很可能会彻底失去中国市场。

欧洲地区的大部分半导体企业对美国半导体方面的知识产权具有高度依赖性,这就导致欧洲半导体在市场竞争中不得不遵守美国制定的规则,因此,在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进行打压期间,在没有得到美国政府的许可前欧洲地区的很多企业是无法将有关芯片制造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出口给中国的,而这也就导致了一些欧洲企业的利润明显下降。

据了解,由于美国方面的介入,早在2019年荷兰政府就已经暂停向企业颁发高端光刻机(EUV)对中国出口的许可,虽然这一举措并未导致ASML的营收利润下降,但失去巨大的中国市场对ASML而言确实是得不偿失。

总的来说,继续按照美国制定的规则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往来非常不利于欧洲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温彼得在采访中也曾表示欧盟与中国的贸易应该建立在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因此欧盟不应该切断对中国高端技术的出口。

为了尽快摆脱对美国技术的依赖,进一步在全球半导体贸易中夺得发言权,欧盟目前正在加快速度建立一条自己的半导体供应链。

去年12月就有消息传出称欧盟17国已经签署了联合声明,希望在未来两三年内投入1450亿欧元来打造欧洲自己的半导体生态系统,争取以最快的速度摆脱对美国技术的高度依赖。

接着在今年3月份,欧盟又官宣了一项新计划,表示希望在2030年前使其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份额提高至20%,同时还官宣了将攻克2nm先进制程的计划。为了更好地推进对高端芯片制造产业研发的步伐,欧盟国家还计划用高额补贴来吸引台积电、三星英特尔等全球知名芯片制造商赴欧洲建厂,前不久英特尔方面已经给出了回应,表示愿意赴欧洲建厂。

从欧盟发力投资高端芯片产业的一系列计划可以看出,欧盟想要摆脱对美国技术依赖的决心是非常坚定的,但也不得不承认,美国对中国科技的制裁确实影响到了欧洲企业的发展。

事实上,不只欧洲企业受到了波及,几乎全球相关的企业都受到了美国“芯片禁令”的影响,此前日媒就曾报道,美国对中国芯片领域的打压严重扰乱了全球新芯片供应链,是造成全球缺芯的原因之一。受此影响,很多国家都意识到只有建立起自己的半导体生态系统才能更好地避免半导体危机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