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政客频繁窜台捞钱,想把台湾“吃干抹净”,民进党要认清现实

以美国参议员斯蒂芬妮·墨菲为首的8人跨党派代表团于日前抵达台湾地区,这也是美国今年以来最大规模的窜访活动。据悉,美代表团将与台当局讨论军事合作、投资贸易等问题。

佩洛西窜访台湾以来,已经有多批次美国官员窜台,包括美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亚太小组主席马基、印第安纳州州长霍尔科姆、参议员玛莎·布莱克本、亚利桑那州州长杜希等。

双方勾结之频繁前所未有,充分暴露了美国掏空“一中原则”的险恶用心,同时给国际社会作出了相当消极的示范。

另外,法国参议员西里尔·佩莱瓦特也在当天率领代表团窜访台湾;德国议员贝克尔等8名议员将计划于10月窜访台湾;此前日本国会议员古屋圭司也与蔡英文进行了一系列谈话。可见在美国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明目张胆地与台当局勾结起来,完全无视与中国的双边关系,执意挑动地区形势升温

看起来都是为了响应美国号召,达到“以台遏华”的政治目的,实则不然,从多个代表团与蔡英文当局讨论的话题来看就知道,他们的本意并非是为了支持台湾地区,而是“掏空”台湾,嘴上全是主义,心里却全是生意

以权谋私,包藏祸心

从最早的佩洛西开始,她的窜访计划就明显夹带了私货。从佩洛西亚洲行的照片中可以发现,她的儿子保罗也在随行人员中,且并没有出现在正式访问名单里,甚至都不是美国政府的工作人员。

这就引起了外界的质疑,为什么一个平头百姓要偷偷摸摸地见蔡英文?

据媒体爆料,佩洛西虽然是出了名的反华派,但保罗却与中国保持着密切的商业联系,入股了多家国际公司,在亚洲地区营商牟利。其中就包括一家矿业公司,为台湾地区的半导体生产提供原材料。虽然佩洛西否认儿子与台当局存在商业往来,但一个非政府人员能和一个地区领导人聊什么呢?

实际上佩洛西本人就是美国国会最富有的人之一,其大部分财富来源于丈夫的投资,最令人咋舌的是这位炒股达人的投资回报率高达56%,吊打股神巴菲特。这就让人不得不怀疑他利用妻子佩洛西的政治人脉搞内幕交易,本来“金元政治”就是美国特色,政商勾结早已是不成文的规定了

为了改变这种不良之风和平息公众疑虑,有议员提出要禁止国会议员进行股票交易,防止其利用国会见闻牟取私利。结果,身为议长的佩洛西不出意料地否决了这一提案,这也坐实了她以权谋私的事实。也正是部分美国政客这种极度的利己主义,让中美关系陷入了空前的危机

政治绑架,强买强卖

有了佩洛西的“成功案例”,其他的美国官员们也争相效仿,频繁窜访台湾地区,虽然嘴上说着美国会保护台湾地区,其实都是为了用政治示好换取资本利益。蔡英文当局也很配合,愿意用经济利益换政治资本,还专门低调处理这些商业行为带来的争议,然而这种“卖台”的勾当终究是纸包不住火。

就在几天前,台湾华航临时董事会宣布将以不超过46.08亿美元采购16架波音787-9客机,搭配8架选择权。注意是临时董事会确认了这笔交易,也就是说这笔生意根本就没有经过充分的讨论,到底有无必要,是否有益于华航完全不知道,仓促决定只能说明美国人催得很急。

早在今年4月的时候,美国议员葛理汉就窜访台湾,“要求”蔡英文购买24架客机。那这个数字就对上了,先买16架,另外8架看情况,正好24架。不一次性全款收单说明台当局的确没那么多预算,一口气吃不下,这也印证了美国狮子大开口,以“台美友好”为由大薅羊毛

实际上华航的经营一直都接受台当局领导,而后者又受美国干涉,只不过以前还比较低调,现在装都不装了。比如这次的生意,虽然是4月份就谈好了,但蔡英文并不想搞得人尽皆知,所以就一直没公布。

如今美国人不停提这茬,稍微一施压蔡英文就没办法了,现在台海局势紧张,也只能咬牙签字。显然,商业行为的政治化并不能给华航带来任何利益

这种只要说好话就能赚钱的买卖谁看了不眼红,日本也是很懂的。之前日本“日华议员恳谈会”会长古屋圭司与蔡英文会面时就极力推销日本的新干线,希望台湾地区采购日本的高铁车厢。要知道日本可是比佩洛西更早窜访台湾的,给足了蔡英文面子,现在也到了要求回报的时候了

日本声称“台湾高铁是台日之间坚固友谊的具体象征”,本来两地民间交流就甚为密切,这下日本直接来道德绑架,不买就是破坏所谓的“台日友谊”。

蔡英文表面上唯唯诺诺,实际上并不敢把消息公之于众,因为日本开出的价格是市场价的2.5倍,如果答应了那不就纯当冤大头吗?诸如福岛核食、美国莱猪等丑闻数不胜数,蔡英文为了“倚外谋独”不惜出卖台湾地区利益,已然被广大台湾同胞唾弃

资本外逃,经济堪忧

在外国政客的轮番“带货”冲击下,台湾地区的经济形势非但没能改观,反而每况愈下,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逃离台湾地区。今年1到8月,台当局一共支出了167亿美元外汇,而流入的外资仅剩2128.55亿美元!

事实上这是一个全球性趋势,美国经过几轮加息回笼了世界各地的资本,外资流失是不可避免的,资本总是逐利的,但更追求安全和稳定,大量资本离开台湾地区主要还是受台海危机的影响。

随着美国不断消磨大陆的耐心,地区擦枪走火的可能性也在与日俱增,一旦爆发冲突,台湾岛将像解放军演训时被封锁,再想抽身就困难了,何况大陆对台经济惩戒已经开始奏效

8月份,大陆海关总署暂停了台湾100多家食品输入。数据显示,2021年台湾外销调制食品20.2亿美元,大陆占了6.5亿;外销柑橘2886吨,大陆占了86%;外销竹䇲鱼4226吨,大陆占了50%……

台湾地区生鲜和冷藏水果等产品的最大输出对象就是大陆,台湾地区的产品就真的好吗?不见得,这完全是大陆为了照顾同胞特别施行的惠台政策

一系列禁令无疑对台湾食品、农渔等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地产、制造业亦然,尤其是天然砂禁令,台湾地区砂石资源匮乏,严重依赖进口大陆,受到制裁后势必造成各行各业停工停产,加重人民生活负担。

当然大陆并是要“穷台”,对台经济制裁还是留了余地的,一些进口管制只针对个别商品而非一棍子打死,主要针对“独派”的票仓行业,目的只是敲响警钟。

如果台当局继续执迷不悟,将会逐步升级制裁,如果完全把路堵死,反而会加重台湾同胞的不满情绪,只有根据“台独”势力和外部干涉势力的挑衅对等加码,才能让民众认清因果责任。

“卖台求独”,本末倒置

在经济承受巨大压力下,蔡英文仍然透支着财政。9月6日,美国务院批准总价约11亿美元的对台军售案,这是拜登任期内的第六次对台军售,金额与前五次的总和相当。

不仅如此,军售种类包括大量攻击性武器,数量和质量都有提升,整个执行过程十分迅速,蔡英文自然照单全收。

实际上现在两岸军事实力差距悬殊,不是靠买一些枪炮就能找补回来的,蔡英文花费大量预算其实和交保护费一样。美国也很清楚,但钱还是要挣,至于能不能兑现要看心情,目前没交付的军售项目已经高达140亿美元,不过对于目前美国内经济情况来说,这点收入只是杯水车薪。

军售收入太低就找别的生财之路,于是美国把目标对准了台积电。近期美国推出了一份《芯片与科学法案》,打压中国大陆的半导体产业,作为高端芯片代工巨头的台积电自然要发挥重要作用。美国的想法也很简单粗暴,我出钱,你把台积电搬到美国

而且美国这也不是商量,完全就是要明抢,掠夺台湾地区的支柱产业和技术优势,垄断高端芯片研发制造。一旦两岸统一,还能避免技术流入大陆之手。关键是蔡英文还叫好,这不就是“卖台”吗?

从成本上来说,搬到美国肯定不如搬到东南亚划算,何况台积电是台湾地区为数不多的优势产业,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台湾地区经济价值的重要体现,如果舍弃,那作为棋子的战略价值将更低。

总而言之,外国政客轮番窜访台湾地区无非两个目的:名、利。只要说这是个人行为不代表国家,就能撇得干干净净,至于对台的承诺那都是场面话,反倒是“带货”才是主要目的。这样一来既能捞到“政治正确”的好处,还能薅台湾地区的羊毛,稳赚不赔。

然而这种错误言行,只会向“台独”势力传递错误信号、加剧台海危机、坚定台当局“倚洋谋独”的野心。实际上民进党最清楚目前台湾地区的政治形势和经济状况,勾结外部势力已经让台湾人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且这种困境会越来越严重

一旦被榨干油水就会失去利用价值,到时候留下来的只会是一个经济凋敝、民生多艰的台湾,这绝不是两岸人民愿意看到的。但愿台当局能认清现实,悬崖勒马,停止透支台湾地区,否则只会是人心尽失,玩火自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