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美美术教育——四只不一样的可爱又丧的日本娃娃

从江户时代流传下来的人偶可能是最早期的“日本娃娃”了,在三月与五月的女孩节和男孩节上摆放的穿着和服与铠甲的小人偶是我们最初印象中日本娃娃的形象,在日本人偶非普通意义上的娃娃,它是最庄重的护佑者,跟随孩子从出生到成年。但随着时间迈入当代,说到日本,再说到娃娃,可能最具代表性的早已不是身着日本传统服饰的黑发圆圆脸的小孩子了,而成了一个色调柔和,脑袋大大的,露着两只小鼻孔,眼尾上吊的小女孩,你已经知道我在说谁了对吗?对,就是那个只看一眼就能记住的小女孩,奈良美智笔下的娃娃。

平滑的彩色蜡笔、漫画式的线条、样貌天真但又眼神中“不怀好意”的幼女,作为日本现今著名的现代艺术家,奈良美智的娃娃既有儿童的天真,又有着人类的复杂,将二者如此默契的结合在一起,成就了特别的日本娃娃。当然,奈良美智不是全部,除了他,还有更多艺术家创造出了独具自己风格的日本娃娃。

中村萌

中村萌,1988年生于东京,毕业于女子美术大学美术研究所。在大学时期中村萌主修油画,但她却对雕刻产生了兴趣。她的娃娃都与“植物”有关,她擅长将木头雕刻成小孩子的形象,仿佛丛林中的小精灵,将小娃娃与各种植物结合,使得她的作品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与活力。中村萌爱上雕刻的原因可能就在于“曾经活着耸立的大树倒下变成木块,木块被雕刻成作品继续呼吸活着,循环不断,生生不息。”怪异又可爱,中村萌真的把自己的作品“萌”到了极致。粗糙的木质上承载着细腻的幻想,中村萌捕捉到了捣蛋的小怪兽乖巧安静的那一刻,把它们定格了下来,而每个观者又能从她的作品中感受到独特的属于自己的童年联想。

另外,中村萌毕业以及作为讲师所任教的女子美术大学也是一所非常知名的日本艺术院校,女子美术大学是于1900年设立的日本唯一女子教育机构,1949年建立日本私立大学,是日本国内最具历史的私立美术大学,也是东京五美大之一。女子美术大学在创立之初,就以“通过艺术使女性自立、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培养女子艺术教育者”为办校理念,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女性艺术行业从业精英,例如hello Kitty的创作者山口裕子,就是毕业于此学校。

下田光

下田光,生于1984年,毕业于京都嵯峨艺术大学,曾于长野艺术学院担任讲师。下田光最初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福岛的核泄漏事故,而在这场事故中,拥有纯真无邪的小孩子又是最能与这场人类灾难形成强烈反差的形象。她所描绘的娃娃,都有着犄角和翅膀,像小天使,身处黑暗浩瀚的宇宙,这些娃娃面无表情,但眼里充满了无限的光。从小受到日本动漫影响的下田光,喜欢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明亮的糖果色,但这本应表现出活泼欢乐的颜色,却拼凑出了黑暗、阴郁的娃娃,令人感到愤怒、绝望和失望。本该天真可爱的娃娃在下田光的手里开始与邪恶的环境做抗争,浪漫悲哀,向死而生。

小泉悟

有人说小泉悟会是日本下一个奈良美智。小泉悟,1983年生于宫崎县,毕业于冲绳县立艺术大学造型艺术研究所。他同样是以木雕见长,和中村萌的植物小精灵不同的是,他的木雕娃娃是“动物系”的。身穿长颈鹿、狮子、熊猫等动物外衣的娃娃们,眼神带着些许疲惫、迷惘。小泉悟在作品中重建了自然、动物和人类的联系,用可爱表达了人类的孤独,小泉悟透过作品提问:“高度文明的社会之中,我们终生营营役役,追求着无尽欲望,但不知不觉间是否丧失了生命中那些单纯的感动与喜乐?”

如果要找出以上三位艺术家与奈良美智的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创作的娃娃都带有与大众固有印象中孩童气质不相符的“丧”,但联想到日本的文化,你也不难理解这股丧劲儿是怎么来的了,可能日本的娃娃天生就带有一股气质独特的幽怨吧。而他们创作作品时所采用的绘画与雕刻技艺手法,也是日本艺术教学中的非常传统的教学内容。

艺术家都是童心未泯的成年人,每个人内心都有属于自己的娃娃。如何去表达和描绘自己内心的这只娃娃,让它被更多人所看到呢,或许今天的四位艺术家可以对你有所启发。